「磚」是最古老的建築材料之一,給人以生硬、冰冷的。你可能從未想過,磚也可以是溫暖的、夢幻的、詩意的......
-01-
溫暖的磚——發光玻璃磚
van tetterode 玻璃工作室和飛利浦照明公司一起開發出的“發光玻璃磚”,通過質地與光感将磚這一古老的材料賦予了新的生命,讓“磚”脫離了原始材料的厚重與敦實變得輕盈、跳躍。而且發光玻璃磚的燈光顔色和強度,都可以随着天氣條件和行人流量進行自動調節。

發光磚的運用讓這一通道有了溫度,狹長的局促空間變得可以呼吸,給夜晚的城市帶來不一樣的新鮮,讓地下空間變得更具創新性和趣味性,其動态照明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安全。
▲白天與夜晚效果對比
-02-
嚴謹的磚——參數化水泥磚
當傳統建築材料與數字化相遇,一種“高與低”的碰撞,帶來不同的空間情緒。巴西coblogó 辦公樓的外立面,将磚這種當地材料,與國外引進的參數化高科技進行結合,創造出一種不同質感的數字化美學。
參數程式的運用使磚塊生成了豐富的旋轉弧度的細微變化,讓立面擁有了不同大小的開口,和不同角度的反光面。
這些經過數字化環境模拟而計算出的最佳陰影和照明組合,給人帶來的感官,更加具有科學性與現代性。
-03-
融化的磚——鹽磚
當材質的屬性與質感,在同一次元下進行變化,人的情感感覺與空間情緒,會随之發生怎樣的變化呢?這個名為 dissolving arch 的測試溫度裝置從拱頂到地面“鹽磚”随着熱浪或者大雨的侵襲,磚的形态進而發生改變。
▲dissolving arch裝置
為期三個月的展覽期間,濟州島的雨水和濕氣溶解了鹽岩磚,最後隻留下了水泥骨架。
▲“鹽磚”逐漸溶解
随着磚塊的逐漸溶解,剩餘的砂漿形成多孔骨架,并能讓光線通過等一系列變化,展現着人與自然之間的連接配接的更疊,在這裡,磚不再是單純的砌築材料,而是一個可以用來測量時間的工具,用來見證光陰變化的器皿。
-04-
搖滾的磚——鋁磚
當一個建築就是一整塊磚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來自丹麥羅斯基勒的搖滾博物館“金磚”共3100平方米,具有巨大的懸臂結構,主要承載博物館功能,同時也容納了一個禮堂、行政設施,以及一個酒吧。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它金色如鑲鑽般外觀,“閃閃發亮的、帶有棱角的表面和搖滾最配的鉚釘夾克有異曲同工之妙。
精妙的材質搭配,營造出岩石感的氛圍,金色氧化鋁鑲嵌的外立面向搖滾樂曆史前輩們緻以敬意。
-05-
會呼吸的磚——草磚
印度nudes建築設計事務所在非洲馬拉威構思了一項中學校的概念設計方案,其中建築有着子產品化木結構和草垛堆疊而成的弧形牆體。
草磚的使用不僅鼓勵了本地材料的使用和社群參與度,更給空間使用者熟悉、自然的心理感覺氛圍,表皮上植入的采光孔和通風口給建築提供了可呼吸的表皮。
幾何形狀的堆疊透露出建築的美感。同時學校結構系統亦由當地泥土和赤陶土建造,在降低維修難度的基礎上,還提倡了本土建造實踐,展現出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圍。
這個項目的方案雖然并不是最終的中标方案,但是當地覺得對環境的發展很有意義。建築師仍将繼續研究草磚的使用及推廣,并探索露天劇場形式的'課堂外'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