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采用油茶大苗移植造林,加快造林成效,讓林農早日增收

采用油茶大苗移植造林,加快造林成效,讓林農早日增收

聶曉琴

采用油茶大苗移植造林,是近年來太湖縣開展産業扶貧工作中采取的一種有效措施,目的是降低貧困山區的管理成本,加快造林成效,讓林農早日增收。至目前為止,全縣油茶大苗栽植面積達 2423 畝。為了進一步提高油茶大苗造林的成活率,保證在科學的管理下更早獲得經濟效益,必須掌握一定的大苗栽植及管理技術。

1 移栽前的準備工作

1 .1 造林地點的選擇

油茶為主根發達的深根性樹種,對土壤、溫度等條件要求不嚴,但土壤酸堿度及環境溫度和光照條件直接影響其生長和産量。油茶喜酸性,一般宜在 p h 值為 4.5~6.5 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對油茶大苗生長發育的影響雖然是間接的,但它們的變化能引起溫度、濕度、光照條件以及土壤條件的變化,其正常生長對溫度的要求是年平均溫度為 15℃~22℃,是以,造林地一般選擇海拔 600 米以下,土壤深厚(80 厘米以上)的丘陵地或坡度 25°以下山場中下部,光照充分的陽坡造林。從太湖縣油茶大苗的生長情況看,海拔 300 米以下的油茶大苗生長發育最好,陽坡的油茶較陰坡的油茶産量高,含油率高。

1 .2 整地打穴

造林整地具有改善土壤水分、養分和通氣條件,也可影響近地表層的溫熱狀況,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油茶大苗的生長發育。油茶大苗造林大多采用穴狀整地,株行距根據樹齡的大小可适當調整,一般為 3 米×3 米。為保證苗木根系舒展,應根據苗木大小及根系情況,加深加大定植穴,一般要求規格為 60 厘米×60 厘米×60 厘米。挖穴時取出的表土和底土要分别堆放,挖穴後,有條件的每穴施廄肥 15~20 公斤或餅肥1 公斤,再回填表土攪拌均勻後用土覆寫,以免肥分流失。有機肥至少應在植苗前一個月施好,在一定時間裡有機肥發酵後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定植時可适當添加磷肥,以利于發根和結果。

2 大苗采挖及移栽

2 .1 苗木品種和品質要求

油茶大苗品種的選用,主要是為了保證高産、穩産、優質,其次是抗逆性及其他經濟性狀。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首先在本地選擇出本地适應性和适栽性都好的當家品種,要引種本地沒有的品種或外地更優良的品種,應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選種實驗栽培後認定的品種,同時嚴格按照引種程式和要求進行。目前,在太湖縣栽植的油茶大苗品種主要是長林系列,包括長林 4 号、18 号、27 号、40 号、53 号、166 号等,從全縣的油茶生長情況看,長林 4 号、18 号、40 号果實産量較好,長林166 号果實出油率較高。除選擇适合本地栽植的好品種外,還應挑選枝繁葉茂,無病種害的大苗進行栽植。

2 .2 苗木采挖及運輸

為了提高油茶大苗的成活率, 保證所帶土球内有足夠的吸收根是關鍵,土球直徑一般為苗木地徑的 8~10 倍,高度為土球直徑的 2/3 左右,在采挖苗木的同時,應及時用草繩捆紮好土球,在苗木裝運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土球,避免破碎散坨。苗木産地最好就近選擇,做到随時起苗,馬上栽植,盡量在一天内完成,避免起出的苗木長時間遭受日曬和風吹。确實需要長途運輸的,最好用車載蓋布覆寫,并間隔一定時間掀起四周蓋布通風降溫,一方面減少運輸途中苗木因大風失水過多降低成活率,同時防止因内部溫度過高灼燒苗木。

2 .3 苗木修剪

因大苗栽植後發出新根需要一定的時間,且所帶的根多為吸收能力弱的粗根,根系恢複正常吸收水分過程較長。為保證大苗栽植後根系吸收的水分和蒸騰損耗的水分能維持平衡,栽植前必須對樹冠進行修剪,修剪主枝後可促進側枝生長,使樹冠盡早恢複到原來水準。同時剪除病蟲枝和徒長枝等,全株保留 1/5~1/8 的枝葉,既要控制栽植後大苗的蒸騰作用,又要保證樹木的光合作用。對修剪主幹後的較大截口,最好用塑膠薄膜封包,以免截口腐爛。

2 .4 苗木栽植

油茶大苗造林宜在立春到驚蟄的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春季栽植在 3 月 20 日前栽植完畢,秋季栽植從 11 月份開始,具體時間根據天氣情況确定。大苗栽植成活的技術關鍵是穴大根舒、深淺适當、根土密接,是以在栽植時應根據土球的大小,保證深淺适中,覆土的深度應與原來根際的深度等高或稍高。覆土時先把肥土、表土打碎填在根的周圍,後放底土,填土至一半時,握住樹幹輕輕上提或搖動,接着扶正苗木後再填土,要分層壓實,填滿後堆成饅頭型,有條件的可在上面覆寫一層 2~5 厘米的稻草,然後,采用泥土薄薄的壓實[,最後澆足定根水,確定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從太湖縣的油茶大苗造林成果分析,在荒田内造林,除開挖一定深度的前後排水主溝外,最好采用堆土淺栽法栽植,風大的地塊稍深栽,風小的地塊淺栽,可防止苗木因積水爛根死亡。

3 撫育管理

油茶大苗栽植以後,及時進行撫育管理,創造優良的生長條件,以滿足樹木對水、肥、氣、光的要求,對保證油茶豐産、穩産、優質是一項關鍵性的措施。

3 .1 肥水管理

“旱生根、濕生芽”,大苗栽植好後要适當控水。新栽大苗根系的吸水能力弱,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量較少,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破壞土壤的透氣性能,影響根系呼吸,不利于抽發新根,嚴重的會導緻爛根甚至死亡。是以,在栽植時澆足頭水後,後期在土壤幹燥時适量澆水,隻要保證土壤濕潤即可,切忌根部積水。大苗栽植成活後,基本進入結果初期,這一時期的撫育管理任務是在保護樹體健壯生長的基礎上,争取早期豐産,應除去栽植當年的花芽,確定有更多的養分供苗木正常生長發育。為增加林地肥力,可以結合撫育砍灌或割綠肥在林地壓青,增加土壤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為增加樹木生長所需養分,栽植第二年後可适當追施氮肥或複合肥,促使新生、次生根向四周擴充。施肥采用溝施或穴施,以樹幹為圓心,以比根系平均半徑多 30 厘米為半徑的圓周上開溝或挖穴,深度不低于 60 厘米,每株施肥 1 公斤左右,施肥後及時用土回填覆寫,以免肥料蒸發,降低肥力。油茶進入盛果期後,新陳代謝強烈,營養生長或生殖生長都很旺盛,這一時期的土、水、肥管理直接影響産量和品質。為改善土壤條件,在做好水土保持的前提下,應适時對林地進行夏鏟和冬挖。夏季正是林木及雜草生長旺盛季節,兩者之間互相争奪養分、水分,通過夏季淺鋤鏟山能及時消滅雜草,疏松土壤,減少水分蒸發。冬挖一般 3~4 年進行一次,深度要求 20 厘米~25 厘米,将土壤大塊翻挖過來,讓其冬季風化,起到加深熟化土壤和降低有害生物發生的作用。油茶進入盛果期後,林地養分就會逐漸減少,但林木需要更多的元素,否則就會出現“缺素症”,影響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是以,合理施肥就成為提高油茶産量和品質的一個重要手段。施肥主要以氮、磷、鉀肥為主,花前施肥,一般以施氮肥為主,适量搭配磷肥,能夠補充樹體養分不足,促進開花;落花後追肥,以追施氮、磷肥為主搭配鉀肥,可以促進果實膨大,防止落果。施肥以樹冠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外延開環形溝進行溝施或穴施,每畝施尿素 25 公斤,磷肥和鉀肥各 50 公斤。除土壤施肥外,也可以使用根外追肥或進行葉面噴施。

3 .2 樹體整形

整形是形成豐産穩産的樹形骨架,但必須通過修剪來維持;修剪可以調節生長枝與結果枝的關系,以保證均衡協調,達到連年豐産穩産。要達到整形修剪的效果,必須從油茶品種的生物學特性,生長結果習慣,年齡時期,環境條件和管理技術水準等方面全面考慮,根據“因樹修剪,随枝做形”的整形原則培育成“有形不死,無形不亂”的适宜樹形,達到早産、高産、優質的目的。油茶為無中心主幹形,一般造形為主幹 60~100 厘米,在主幹選留生長均衡,方向好,角度在 50°左右,錯落開三大主枝,主枝間距 30 厘米~50 厘米;在每個主枝上選留 2 對副主枝,錯開分布在主枝上,在副主枝上再選留結果枝,形成自然開心形或自然園頭形。進入成年階段後,除為了采摘方面要控制一定的樹體高度需要大剪外,每年修剪時,隻要适當疏删,減除重疊枝、過密枝和病蟲枝,使疏密适度,有利通風透光即可。

3 .3 有害生物防治

油茶有害生物防治必須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以營林技術為基礎,減少各類病蟲害的發生。從太湖縣有害生物監測結果發現,目前在全縣發現的油茶病蟲害主要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軟腐病、油茶煤污病、油茶尺蛾、茶天牛、油茶寬盾蝽、油茶象甲等。

3.3.1 生物防治 通過夏鏟冬挖加強油茶林的 撫 育管理,保 持适當的密度,使林内通風透光,增強油茶抗病力;結合修剪,徹底清除病枝、病葉和病果,集中燒毀,殺死蟲卵和蟲蛹,減少侵染來源,以免擴散蔓延。

3.3.2 病 害 症 狀 與 化 學 防 治 油 茶 炭 疽 病 是油 茶 的 主 要 病 害 ,果實、枝梢、葉片均可發病,病害發生後,引起嚴重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甚至整株衰亡。發病時噴灑 1%溶度的波爾多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水 500 倍液,或 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加水 800~1000 倍液進行防治。油茶軟腐病主要危害油茶葉、芽和果實,主要表現為葉肉腐爛脫落,果實開裂落果。發病時噴灑 1%溶度的波爾多液,或用 0.8%波爾多液内加0.5%塞力散噴灑;或用 50%可濕 性退 菌 特的 600~800 倍 液 噴灑一次;或采用 50%多菌靈 300~500 倍液噴灑防治。油茶煤污病發生在枝葉上,發病後造成落花落果,降低茶籽的産量和品質,重的枝枯葉落,終至全樹枯死。該病害發生後可及時噴施石硫合劑防治,夏季用波美 0.5~1°bé 液,冬季用波美3~5°bé 液,對煤污病具有良好的滅殺效果。對油茶林發生的蟲害,輕度時可在成蟲羽化盛期懸挂誘蟲燈誘殺,發生較為嚴重時,除采用對應的低毒農藥進行噴霧防治外,還可用相應的煙霧劑進行煙霧防治。

4 結語

綜上所述,油茶大苗移植造林是山區縣林業産業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掌握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油茶大苗移栽能夠達到 95%以上的造林成活率,同等條件下在山區造林,比用1~2 年生小苗的成活率提高了 20%以上 ,同 時采 果前 每 畝可以節約前期管理成本 1500 元左右,無論是經濟效益、生态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可觀。

采用油茶大苗移植造林,加快造林成效,讓林農早日增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