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朝的跗骨之蛆:供養龐大的旗人隊伍卻無戰力

踏破璀璨的曆史長空,瞭望星輝裡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當機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曆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
大清朝的跗骨之蛆:供養龐大的旗人隊伍卻無戰力

馬戛爾尼使團的副特使斯當東對八旗子弟兵的印象是:“他們穿的是打裥的短衣和短裙,腳上穿一雙厚底的緞靴,既笨重又女裡女氣,沒有一點軍人氣概。”“好在這座廟宇有貼在大門上的神像來保護,外面鬼怪不得進來,這比這些士兵似乎還更可靠些。”

  這洋人也太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天朝上國的軍人威嚴豈容爾等說三道四的,可惜這些文字沒讓“十全武功”的乾隆知道,否則的話就等着吃不完兜着走吧。盡管洋大人這話不中聽,但事實就是如此。

  其實這情況乾隆自己也知道,早在乾隆元年的一道上谕中就說:“八旗從前風俗,最為近古。迨承平日久,生齒日繁,漸及奢靡。如服官外省,奉差收稅,即恣意花銷……而兵丁閑散惟知鮮衣美食,蕩費成風,旗人貧乏,率由于此。”不少人就連騎射之技也已忘卻,乾隆最後一次南巡杭州閱兵時竟有失落馬下的笑話發生,故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的一道上谕中就說:“朕于甲辰年(乾隆四十九年)随駕南巡至杭,營伍騎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堕地,當時以為笑談,此數年來果能精練乎?”

  第二年(1800年)秋,乾隆皇帝為了清除白蓮教的危害,開始大規模鎮壓鄂、豫、皖、川、陝、甘六省的收元教和混元教。這次行動不僅沒有徹底清除白蓮教,反而引來了更大麻煩,兩年後,白蓮教舉行大規模起義。

  有人造反了,這還了得,“十全老人”乾隆很是不明白,不知道我的“十全武功”嗎?不怕死嗎?那好,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于是,就把那些給馬戛爾尼、斯當東他們表演的八旗子弟兵派上了戰場。有道是“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這一遛,真要命,這八旗子弟兵還真不如跑江湖玩雜耍的(白蓮教首領齊林他們都曾以江湖賣藝為生),江湖賣藝的勇往直前,所向披靡,而八旗子弟兵呢,則是畏縮不前,勇于在後。

  據記載,在戰場上,将領們把臨時招募來的鄉勇放在前面,八旗子弟兵跟在後面。死傷是臨時鄉勇的,功勞是後面有編制的八旗子弟兵的。

  八旗子弟兵不怎麼樣,大清王朝依賴的另一張王牌——綠營兵也不咋地。綠營兵還不如八旗兵,軍紀嚴重敗壞,軍營中,酗酒、賭博、窩娼、吸食鴉片之風盛行。平時幾乎不操練,哪來的戰鬥力,從官到兵都是如此。

  的确像斯當東所說的那樣,這些八旗和綠營兵連廟前的神像都不如,神像還能吓唬吓唬鬼怪,他們呢?除了吃喝嫖賭玩樂,除了缺點還是缺點,一無是處。

  就這樣,普普通通的白蓮教起義,清政府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曆時9年才鎮壓下去。為鎮壓起義,嘉慶先後調集了全國十六個省的兵力,耗費白銀2億兩,相當于清政府當時4年的财政收入。在鎮壓起義中,20多名提鎮等一二品進階将領戰死,400多名副将、參将以下的軍官戰死,清政府的武裝力量也是以受到極大的削弱,清王朝受到自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清政府進而元氣大傷。也正是這次起義的影響,使得清王朝不得不在湖北、四川等内地部署大量軍力,使得後來鴉片戰争中英國軍隊來襲,清政府幾乎調不出軍隊應戰,遭到徹底失敗。

  可以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剛鎮壓了農民起義,這時八旗子弟生計問題也愈發困難,擺上日程。嘉慶真是為難啊,打仗時你們不行,要吃要喝一個比一個積極,但也沒什麼辦法,畢竟自己坐的這龍椅有人家祖先功勞。

  按照祖上規矩,所有八旗子弟全部由國家供養,但八旗子弟的義務是“以清語騎射為本務”。這種想法本身沒什麼不妥之處,我皇帝出錢養你們,你們好好練習騎射,保衛我的皇位。問題是,他沒有競争啊,沒有優勝劣汰啊,進而就沒有積極性啊,長此以往,隻能是腐化堕落,一無所能。

  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既然你們不能打仗了,那我就不再養你們了,你們自尋出路吧。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八旗子弟裁員和下崗,但嘉慶沒有這種魄力和手腕,嘉慶帝也隻能延續祖先的做法,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實在沒轍了,嘉慶還寫了一篇聲淚俱下地勸書。嘉慶十六年(1811年)六月十二日,嘉慶帝訓谕八旗:

  八旗子弟,國之世仆也,百有餘年,英才輩出,不可勝紀。但是,由于生齒日衆,其間也有失于教訓的子弟,又遇見一些不肯為國家作養人才、隻知道食祿保位的都統、副都統,再加上作奸犯科,開局哄騙的不良百姓,是以一些八旗子弟逐漸趨于下流,甘為卑污,如蛾投火,不知改悔。這些人隻圖檔時逸樂,不考慮一世身家,實在是很可憐的。奸匪棍徒多方引誘,最可恨的就是聚賭。那些開局的惡棍,用意隻在斂錢,一些八旗子弟受愚弄,昏迷不覺,實在可哀。好賭的人有五大弊害:食祿國家,不知節儉,妄希圖澤,終至困窮,其弊一也;上不能供父母甘,下不能顧妻子饑寒,其弊二也;學習文武,俱缺資本,終為無用之人,其弊三也;一入賭局,有敗無勝,典賣物品既窮,偷竊之心頓起,其弊四也;偶為鼠竊,未犯國法,膽益放恣,最後導緻身敗名裂,其弊五也。這五種弊害,賢都必不犯,不肖者必不改。特書此數語,誕告八旗,務令家喻戶曉。

  嘉慶帝還說:八旗都統、副都統七十餘員,何忍視國家有用之子弟,半為無用之匪徒,為什麼不對他們加以訓導呢?諸臣中能盡一分心力,國家受一分之福。如果一些八旗子弟能翻然改悔,日積月長,恢複舊習,成為良才,這實在是國家的福分;如果諸臣無一人盡心心力,八旗子弟無一人翻然改悔,這是國家的大不幸。

  嘉慶真聰明,他預料到了結果,果然是“諸臣無一人盡心盡力,八旗子弟無一人翻然改悔”,是以隻能大不幸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曆史和房産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甲,每天都會更新好文章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