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殼蟲是柑桔、柚子、柿子樹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

雄性介殼蟲是一種長有翅膀的介殼蟲,非常善于飛翔,一般來說,對果樹的危害還不是很大;而雌性介殼蟲則沒有翅膀,它的幼蟲一經羽化,便會終生寄居在果樹的枝葉或果實上,進而給果樹帶來持續的重大危害。凡是滋生有介殼蟲的果樹,其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而且,還經常出現煤污病。
蚧殼蟲的蟲體上有一層堅硬的外殼,披有蠟粉,抗藥能力非常強,一般藥劑難以進入其體内,防治起來非常困難。是以,果樹上一旦發生蚧殼蟲,就非常難以清除幹淨。
不過,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公司總部位于德國勒沃庫森的拜耳公司研發成功了一種被稱為“蚧殼蟲克星”的殺蟲劑螺蟲乙酯,對于殺滅蚧殼蟲有比較好的作用。
拜耳公司為世界上最為知名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在全世界六大洲的200個地點建有750家生産廠;全公司總共擁有120000名員工及350家分支機構,幾乎遍布世界各國,是德國最大的産業集團。該公司建立于1863年,在1899年時生産出了被人們稱為“世紀之藥”的阿司匹林,從此之後,該公司名噪世界。
據資料介紹,拜耳公司生産的新型殺蟲劑螺蟲乙酯是一種季酮酸類化合物,是具有雙向内吸傳導性能的現代殺蟲劑之一。該殺蟲劑一旦進入植物體内,就能夠在植物體内随意移動,進而使植物體的全身(包括葉片)都布滿藥液,進而使刺吸類植物害蟲難逃被毒殺的厄運。同時,由于螺蟲乙酯的藥效可長達8周,噴灑一次,能夠将害蟲的卵和幼蟲全部殺死,是以,螺蟲乙酯也被稱為“長效殺蟲劑”。
另外,螺蟲乙酯也被稱為“廣譜高效殺蟲劑”,不但能夠殺滅蚧殼蟲,而且,還能夠殺滅蚜蟲、薊馬、木虱等各種刺吸式口器害蟲,能夠廣泛應用于果樹、棉花、大豆、啤酒花、洋芋和蔬菜等對殺蟲的需要。
一般來說,防治柑橘樹介殼蟲時可使用240克/升螺蟲乙酯4000-5000倍液進行噴霧,殺滅蚧殼蟲的效果可以達到95%左右。為了增強螺蟲乙酯對蚧殼蟲的殺滅效果,部分果農會采用螺蟲乙酯+阿維菌素進行複配的方式對蚧殼蟲進行殺滅,能夠将殺滅蚧殼蟲的效果提高至98%。
據使用過複配方式殺滅蚧殼蟲的果農介紹:他們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時采用20%的阿維菌素+240克/升螺蟲乙酯3500倍液制成阿維.螺蟲乙酯懸浮劑對柑橘樹全株進行噴灑,18天後的防治效果可達98.73%,防治效果相當不錯,同時,這種複配制劑還可兼治紅蜘蛛、葉蟬、食心蟲等害蟲。感興趣的果農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