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常感歎,伴君如伴虎。他們都認為陪伴君王如同陪伴老虎一樣,随時都可能有殺身之禍,古代的皇帝掌控着整個國家,擁有最高權力,甚至掌握所有人的生死。在古文《唐雎不辱使命》中提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君王喜怒無常,即便你是皇帝的寵臣,一時間得勢登上權力的高峰,但也需要時刻警惕,站得有多高,摔下來就有多痛。想要在複雜的朝廷中站穩腳跟,為人處世的方式很重要,尤其是今天要說的這位“六朝元老”王景,他又是如何成為時代的“不倒翁”的?

王景出生在唐朝末年,當時天下大亂,全國各地都在發生戰争,各地的藩鎮都想成為這亂世中的王者。在五代十國期間,王景卻有着非常傳奇的經曆,他的一生跨越梁、唐、晉、漢、周、大宋,政治履曆甚至比曆經四朝的政壇不倒翁馮道還要豐富,他後來還在宋朝被封王,獲得了古代大臣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王景的傳奇經曆是五代亂世的産物,同時也是中國曆史變遷的見證。
根據史書的記載,王景的祖籍是山東萊州,他家年也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戶,世代以耕田為生。然而,年輕時的王景卻“不事生業”,整天都忙着走狗鬥雞,騎馬射箭,甚至還和同鄉一起攔路打劫,成為臭名昭著的強盜。由此看來,王景當時完全是一個“問題少年”,鄉裡鄰居都很怕他。後來由于各地的割據勢力需要招兵買馬,王景便決定參軍入伍,加入了後梁大将王檀的麾下。當時由于後梁一直與後唐在争奪中原地區,二者經常互相攻伐,王景也是以參加了不少戰役,并立下很多戰功,其職位也不斷跟着升遷。
公元923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消滅後梁,入主開封城,王景也順應時勢投降後唐。盡管王景是一名降将,但由于當時的中原還并不安穩,他仍然得到了重用,而後逐漸升遷道都虞侯的位置。後唐末年,趙國公石敬瑭起兵造反,王景跟随大将張敬達圍攻石敬瑭的大學營太原,石敬瑭無力抵抗,于是向北方的契丹求救,還提出甘做“兒皇帝”,并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條件,進而換取契丹的幫助。雄踞北方的契丹人早就開始虎視中原,并一直就想找個機會加入中原戰局,于是借此機會,派出大批軍隊來支援石敬瑭。
在得到契丹人的幫助後,石敬瑭的困局自然就化解了,反而是張敬達的軍隊遭到圍困,最終走投無路,張敬達被手下人所殺,王景則帶領自己的部隊投降了石敬瑭。由于當時後唐尚未滅亡,後唐國主得知此事,直接就将王景的妻兒處死,幸好他的兩個兒子僥幸逃出。為穩住内部局勢,石敬瑭建立後晉時,直接就授予王景相州刺史的職位。後晉建立初期,國内的形勢并不穩定,地方節度使仍然擁有很大的權力,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直接宣布反晉,随後他的很多部下也都跟着反叛。王景所轄的相州隸屬範延光,但他沒有跟着造反,而是站在石敬瑭的這一邊。
石敬瑭很欣賞王景的忠心,于是提升他為耀州團練使,而後擔任京城巡檢使、洺州團練使等職務。與其說石敬瑭欣賞王景忠心,倒不如說是為了籠絡人心,他隻是擔心王景跟着造反,才選擇用官位來拉攏他。石敬瑭去世後,後晉與契丹的關系開始惡化,雙方直接爆發了戰争,期間互有勝負,王景也因軍功升遷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知州事,拜橫海節度使。而後契丹人使用離間計,後晉大将杜重威宣布反晉,契丹國主耶律德光進而順利進入開封城,俘虜了後晉皇帝石重貴,後晉是以宣告滅亡。
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後,直接建立起大遼,隻不過是一個短命的國家,僅在開封五個月後,耶律德光便灰溜溜地撤出城内,并于中途病死。王景看準時機,率領舊部殺回晉州。當時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時,留守太原的後晉北平王劉知遠便自立為皇帝,建國号為漢。耶律德光撤出開封後,劉志遠迅速占領開封,王景于是開始在漢為官,擔任滄州節度使兼任同平章事。隻不過後漢也未能堅持多久,各地的割據勢力實在是強大,反叛的事情時常發生,不久便滅亡了。
公元951年,後周太祖郭威消滅後漢建國,由于王景和郭威的關系比較好,于是王景又在後周為官,擔任侍中。柴榮即位後,王景被封為褒國公兼任中書令。後周可謂是五代十國最有希望的王朝,隻不過兩位雄主都很短命,傳至三代便被趙匡胤奪走政權。趙匡胤在周恭帝即位之初,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建立起北宋。王景懂得順應時勢,于是又在北宋為官,還受封太原郡王,直接達到人臣榮譽的極點。直到公元963年,75歲的王景去世,宋太祖追封他為岐王。
王景為何能夠成為時代的“不倒翁”,曆經六朝都能立足下去?他除了懂得順應曆史的大勢之外,還十分懂得自保。在處理君臣關系的過程中,王景總能夠維持“潔身自好”。石敬瑭建立後晉之初,曾問過王景還要什麼賞賜,王景回答:“臣自歸國,受恩隆厚,誠無所欲。”起初,石敬瑭對王景的這個回答很不滿意,在亂世中為人臣,怎麼可能是無欲無求,這樣的人也是最令人擔心的。随後,王景又說自己在當士兵時看上了一個官妓,想娶她為妻,石敬瑭認為王景還是有所欲得,這才放松警惕。
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君臣關系哪有什麼絕對的忠節可言,皇帝如同走馬燈般地更替,君臣之間也隻不過是利益關系而已,這一點王景也是非常清楚,他非常懂得自保。
王景的性格也非常謙退,隻要是有朝廷的使者到來,他都會十分恭敬,即便是對方的品級不如自己,他也會親自迎送,禮節也是十分周到,以此來擷取君主的信任。富而不驕,這是王景能夠成為時代不倒翁的重要原因。他戎馬一生,豈能不明白君主心中的意圖,同時他也嚴守自己作為臣子的本分,從來不做越權的事情,這樣的大臣,皇帝豈能又不喜歡呢?
以至于後來歐陽修、司馬光等人雖然不滿王景多次易主,但也不好直接對其進行抨擊,反而對馮道等人大加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