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作者:挨打的小奧特曼

手冢治蟲1928年出生于大阪市豐中(現大阪府豐中市)。1947年,他出版的長篇漫畫《新寶島》成為暢銷讀物。之後,他創作了《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等多部漫畫,成為日本戰後的漫畫巨匠。手冢治蟲自幼喜愛迪士尼的動畫,一直希望從事卡通片的創作。在參與了1956年東映攝制的長篇動畫《西遊記》之後,由于無法适應東映的作品風格,手冢治蟲在1962年創立了“蟲制作所”,拍攝的首部作品是自主創作的實驗動畫《某街角的故事》,他擔任了故事的編排和分鏡頭劇本的繪制。第二年,電視系列卡通片《鐵臂阿童木》開始播放。此後手冢治蟲在制作電視動畫的同時,還傾注精力發表了《人魚》、《展覽會的畫》等獨立制作的作品。1984年,他獨立制作的實驗性短片《jumping》榮獲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最高獎。1989年因胃癌去世,享年60歲。《森林傳說 part1》成為一部未完成的遺作。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宮崎駿1941年生于東京市本所區(現東京都墨田區),自幼對手冢的漫畫愛不釋手,曾立志成為一名漫畫家。後來觀看了1958年東映攝制的首部長篇卡通片《白蛇傳》之後,深受感動,自此開始對卡通片感興趣。1963年宮崎駿進入東映參與制作了《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穿長靴的貓》等。從這一時期開始,宮崎駿确立了以創作“構思圖”為基礎的深度介入劇本編寫和導演領域的獨特的動畫創作法,1971年退出東映。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1984年,宮崎駿根據自己的漫畫改編的劇場長篇動畫《風之谷》大獲成功,由此開始備受關注。1988年公映的《龍貓》,包攬了當年日本國内的各項電影獎,宮崎駿一舉奠定了其在動畫領域無可撼動的地位。之後,《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等連獲成功,2001年公映的《千與千尋》先後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美國奧斯卡長篇動畫獎,赢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漫畫之神」手冢治蟲與「動畫屆黑澤明」宮崎駿的愛恨情仇(上)

宮崎駿對手冢治蟲的批判

宮崎駿和手冢治蟲都十分在意對方的存在,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他們兩個對于對方的具體認識到底是怎麼樣的,更是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使之公之于衆的契機,卻是手冢治蟲的去世。

1989年2月手冢治蟲去世,包括各種動漫雜志在内,幾乎所有媒體都策劃了追悼手冢治蟲的特輯報道,刊載了各界人士的撰稿和訪談。理所當然,多家雜志也披露了宮崎駿的發言,不過他的發言内容,幾乎是對手冢治蟲在動畫領域功績的徹底否定,是以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

雜志《comicbox》中“宮崎駿的特别訪談”中有這麼一段:

對他在動畫領域所做的工作,我無法給予評價。“蟲制作所”的作品我不喜歡,不僅不喜歡,而且很不以為然。······ 總體而言,我對手冢治蟲“開創了故事漫畫的新領域,為我們今天從事的工作打下了基礎”這一點還是充分評價的。······ 但是關于他的動畫,我認為自己多少有發言的權力和義務,手冢治蟲迄今的所言和主張,全部都是錯誤的。

當然,宮崎駿在同一訪談中也承認自己受到了手冢漫畫的深刻影響,甚至披露自己為了擺脫手冢的影響,不惜燒毀自己的漫畫稿。也就是說,宮崎駿承認手冢治蟲在漫畫方面的功績,卻對他在動畫方面的功績給予了十分尖刻的評價。但即便如此,稱其“全部都是錯誤的”,也可謂不同尋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