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爾金的“漫遊女子”:把城市當作她的舞台,抑或藏身之所

作者:南方都市報

flâneuse,漫遊女子。名詞,來自法文。指漫遊的女人,閑逛的觀察者,常在城市中見到。這是陽性名詞“漫遊者”(flâneur)的陰性形式,也是一個虛構的定義。

與此同時,專家們卻判定“漫遊女子”這個詞不存在、認為女性無法與男性一樣在大都市中自由行走,大多數法語詞典中甚至沒有這個單詞。

為什麼男性“漫遊者”形象成為文學史上的重要概念,漫遊女子卻被認為不可能存在? 為什麼女性始終在公共空間中受到更多的限制? 為什麼女性走上大街被認為是顯眼的,卻又在漫遊史上絲毫不被提及?

埃爾金的“漫遊女子”:把城市當作她的舞台,抑或藏身之所

近日,《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勞倫·埃爾金漫遊于紐約、巴黎、東京、威尼斯、倫敦的都市街頭,感受并重制作家喬治·桑、弗吉尼亞·伍爾夫、瓊·裡斯、導演阿涅斯·瓦爾達、攝影師索菲·卡爾、記者瑪莎·蓋爾霍恩等女性在這些大城市中的創作和生活。

通過對文學、藝術、曆史的梳理,埃爾金闡述了城市環境對女性的影響與意義、探索了女性與大都市的關系,肯定了女性在曆史和城市中的存在和作用,力圖将女性重新繪入城市的圖景中。 譽為“當代蘇珊·桑塔格”。她的許多作品已在許多刊物上發表,其中包括《紐約時報書評》、《弗裡茲》、《泰晤士封包學增刊》,她還是文學藝術雜志《白評論》的特約編輯。

埃爾金是紐約人,于 2004 年移居巴黎,居住于左岸多年之後現居右岸,你會常常在美麗城附近看到她自在漫步的身影。

“行走是在用你的雙腿譜寫地圖,它幫你把城市拼接在一塊兒,連接配接起那些原本分離着癿鄰區,它們有如彼此關聯的不同星球,關系始終恒定卻疏遠。”“我行走,是因為它莫名地像一種閱讀。你秘密知曉了這些與你并無關聯的生活與交談,你能偷聽到它們。”埃爾金說。

自從開始尋覓漫遊的女子 ,埃爾金開始在世界各地辨認出她們的身影。她們可能是各種身份,從事各種職業,她們有時候乘坐大巴或火車,但大部分時候,她們一直在行走。

埃爾金的“漫遊女子”:把城市當作她的舞台,抑或藏身之所

随書附贈2張“漫遊女子”主題書簽

“我發覺她把城市當作她表演的舞台,抑或是她的藏身之所;她在城市裡追名逐利,抑或在其中隐姓埋名;她在城市裡反抗壓迫、解放自我,抑或伸出援手幫助被壓迫的人群;她在城市裡宣告着她的獨立,在城市裡改變着世界,或被這個世界改變。”

該書入選《紐約時報》、《衛報》年度最佳圖書榜單,是 “戴阿蒙斯坦-斯皮沃格随筆寫作獎”最終入圍圖書。《衛報》評論稱:“本書的叙述精彩,并且恰當地跨越了幾個曆史時段。在這本優雅的書中,埃爾金筆下的漫遊女子并不隻是漫無目的地遊蕩,就像埃爾金自己一樣:她用她的思考來質疑、挑戰和重新創造她所觀察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