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題圖 / jojo的奇妙冒險文 / hellven

如果你常年混迹于acg圈,不管你有沒有看過《jojo的奇妙冒險》,多多少少都會聽過它各種梗。這部從1987年開始連載至今,吸引全球無數鐵杆粉絲的神作,終于在距離上一部《jojo的奇妙冒險:不滅鑽石》播出兩年後再次推出了第五季 《jojo的奇妙冒險:黃金之風》,全世界的jo廚都已經high到不行。

本文要說的,是出現在第五季第七話《性感手槍登場》中一段時長50秒的“黑幫搖”(國外的粉絲稱之為“torture dance”),簡直足以讓所有人瘋狂到腦溢血。不管是音樂、舞姿、還是分鏡設計,每個細節都充斥着“緻死量”的毒性。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jojo圈的人早就不知道把這段舞蹈循環了多少遍,并且紛紛表示,就算再看一億遍也走不出這洗腦循環,甚至還有jojo粉絲把自己的模仿視訊放到了網絡上。雖然舞姿稍遜一籌,但已經算抓住了精髓所在。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這一段看似情節突兀且“不倫不類”的舞蹈何以吸引到如此多jo廚的喜愛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提到一個人——prince rogers nelson。prince是上世紀被譽為天才的流行歌手,他的名聲和michael jackson、david bowie可以說是差不多一個級别,他以全能的音樂才華,華麗誇張的服裝及舞台表演,膽大妄為且古怪的個性著稱。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 “黑幫搖”的背景音樂正是prince單曲《pussy control》的remix版。

《pussy control》屬于典型的funkrock,這首曲子旋律跳躍,節奏感非常強,混音也相目前衛,講述的是一個俏皮女孩的成長記。為了讓曲子更加貼合動畫内容,原曲中的歌詞被動畫制作方david production替換成了“黃金之風”劇情相關的内容。

有趣的是,《pussy control》所屬的專輯名稱《the golden experience》正是黃金之風主角喬魯諾的替身使者的名字。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其實這并不是荒木首次将歐美流行元素融入自己的漫畫當中。《jojo的奇妙冒險》第一季片尾曲《roundabout》出自歐洲前衛搖滾樂隊yes,第二季的片尾曲《walk like an egyptian》來自美國80年代由四位美女組成的手镯樂隊。荒木自己也曾經提到非常喜歡搖滾樂,并深受其影響。

制作組之是以在“黃金之風”裡插入《pussy control》,并不是沒有原因:荒木飛呂彥在2014年的一次采訪中明确表達了prince的另一張專輯《sign of the times》對自己創作的啟發。

“比起表面的視覺沖擊,prince歌曲的旋律給了我更多的靈感。它的旋律可以用古怪來形容,就是那些在卡拉ok裡最難唱的那種歌。正當你以為他在努力保持音樂的平緩時,他卻突然峰回路轉。我在畫漫畫時也試着去做這種變化。比如故事在第一章看似結束,卻在第二章突然有了一個全然不同的開始,這種風格對于我來說和prince的非常相近。讀者也會是以發出驚歎。”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這段采訪不僅說明了prince對荒木的影響,也解釋了為什麼《jojo的奇妙冒險》裡有不少神轉折劇情。“黑幫搖”其實也是這種轉折的一個典型,相信沒有人會想到三個黑幫分子在審問敵人的時候竟會突然尬起舞來。

在舞蹈的部分,“黑幫搖”的舞姿很明顯也跟美國另一名天王巨星——michael jackson有關。三人的部分動作與mj的《beat it》《thriller》《bad》等mv以及1995年頒獎現場中的舞蹈有高度相似之處,有的舞步甚至和近幾年才火起來的《seve》頗為類似。看來荒木老師不僅容顔不老,内心也一直保持着年輕。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除了優秀的音樂和舞蹈,這段50秒的動畫在分鏡設計上也頗為講究。按常理來講,用低幀率的動畫來表現流暢的舞蹈可能會是一場災難,但david production基本克服了這個難題。

從音樂響起開始,“黑幫搖”共持續了45秒,其中全身舞蹈鏡頭僅占1/4,而其餘鏡頭每一幀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局部肢體動作鏡頭的穿插增強了舞蹈的節奏感;被審問者的眼球受太陽光灼燒的迷幻鏡頭,将整個畫面的魔性提升了一個級别;以及在弗高加入舞蹈之前的推進鏡頭配合着接下來三人的動作,完美地将“黑幫搖”推向高潮。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而在以下三段充滿波普氣息極具色彩張力的鏡頭中,扭曲的人臉變化與洗腦背景音樂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對人類最原始最狂燥的審美沖動産生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撞擊。從左至右分别象征着三位舞者的替身能力:米思達的“性感手槍”;納蘭迦的“史密斯飛船”;以及弗高的“紫煙”,展現出制作組在劇情暗示上的小心思。相信我,盯着這張動态圖看,你會發現自己很難将視線轉移開。如果你并不關注jojo卻是以發出類似“我在看什麼,這東西為什麼如此好看”的感歎,那麼恭喜你,你也是一名jo廚了。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總的來說,《jojo的奇妙冒險》的風格就是荒木飛呂彥本人審美品味的大集合,而“黑幫搖”則是這部作品風格高度濃縮的展現。這些小衆而獨特的風格,為《jojo》在全世界積累下黏性極高的“硬核”粉絲。

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會帶有作者本人的審美和價值觀,創作者也常常将自己的日常愛好帶入作品中。就音樂這塊來說,就比如《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air/真心為你》的結尾,由著名配樂者鹭巢詩郎将《d大調卡農》和《hey jude》混合變調、庵野秀明填詞的《come on,sweet death》,這段打動人心的溫柔曲調,演繹出了最絕望的情感,升華了劇場版的主題。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除了音樂之外,大師今敏的《紅辣椒》,開片那段令人驚豔的蒙太奇将電影與動漫融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将賽博朋克發揚光大的《攻殼機動隊》,其創作靈感就是來源于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銀翼殺手》。以上種種無不是作者把自己的品味融入作品中的展現,而且基本都造就了一代神作。

在《JOJO》裡出現的“黑幫搖”何以如此洗腦?

​敢于堅持自己的風格不讨好主流審美的作品不多,而像《jojo》這種從上世紀80年代連載至今,仍能堅持自我風格的作品更是少數。正如荒木自己所說:“敢于突破的prince才是一個真正無所畏懼的人。”這也就是《jojo》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