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藥食兩用話薏苡仁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羅強

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藥食兩用的常用藥材之一。本品為禾大學植物薏苡的幹燥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幹,打下果實,再曬幹,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和雜質,收集種仁。中醫認為其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之功效。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洩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

藥食兩用話薏苡仁

薏苡仁主要含蛋白質,薏苡多糖a、b、c等多糖類,薏苡仁酯,甘油三酯,薏苡内酯,脂肪酸,内酰胺,甾醇類,三萜類化合物,亮氨酸、精氨酸、賴氨酸、酪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及礦物質,維生素b1等。現代研究揭示其有抗惡性良性腫瘤、增強免疫、降血糖、鎮痛消炎、解熱、鎮靜、降血鈣、誘發排卵、抑制橫紋肌的作用。

因炮制方法不同,薏苡仁又被分為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和麸炒薏苡仁,功效各有所側重。

藥食兩用話薏苡仁
藥食兩用話薏苡仁

生薏苡仁,性偏涼,偏于利水滲濕、除痹止痛,當出現小便不利、腳氣、風濕痹痛的時候可選擇使用。

炒薏苡仁是指用中火加熱薏苡仁後,炒至表面微黃色,性偏平,偏于健脾利濕。對于那些過食肥甘厚膩、運動量少的人來說,容易造成脾虛濕困,因而出現頭昏身重、四肢酸軟、舌苔厚膩等症狀,這時候可以選擇炒薏苡仁來健脾利濕。

麸炒薏仁是指把薏苡仁和麥麸一起炒制成微黃色,麥麸能使薏苡仁的藥性變得平和,且增強了健脾的作用。麸炒後薏苡仁的健脾作用要勝于普通炒薏仁。是以,如果有脾虛、經常拉肚子、吃得少卻肚子脹的症狀,可以選用麸炒薏苡仁,效果會更好。

薏苡仁的食療方法:

1. 薏米飯:在大米中加入少許薏苡仁(大米的1/10),可以增加米飯咀嚼時的口感。

2. 薏米粥:将薏苡仁同百合、蓮子等煮粥食用,可達到清火、安神、補虛、益胃的效果。對于久病體虛、産後恢複期、老人、幼兒等用薏苡仁煮粥服食,頗有裨益。

3. 薏苡仁湯:用薏苡仁和鮮冬瓜煮湯,既可佐餐,又能清利濕熱,效果極佳。

薏苡仁雖好,但對于脾虛無濕、大便燥結及孕婦者慎服。

參考文獻:

1.張豔,蔡秉洋,肖永華.降脂降糖好稷谷——高梁、薏苡仁[j].中醫健康養生,2019,5(12):56-58.

2.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一部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376-377.

3.翟江偉.藥食兩用話薏苡仁[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5):97-98.

4.劉想,劉振春,楊桦,等.薏苡仁的藥食價值及開發利用[j].農産品加工,2016(18):57-58,61.

圖檔來源于網絡,感謝圖檔作者,有關涉及廠家的品種僅供學習了解使用,不代表推薦立場!

審稿: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張紫萍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公衆号:psmchina),廣彙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衆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