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陳彪

1921年7月底,中國共産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石窟門召開,後轉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進行。這條船也是以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紅船”,永載中國史冊。“紅船”承載着中國共産黨人的光榮與夢想,美術工作者們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再現了與“紅船”相關的光輝曆史,以史為鑒,不忘初心,繼往開來。

紅船破浪行 以畫為體,傳承“紅船精神”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何紅舟 黃發祥《啟航——中共一大會議》油畫270cm×550cm 2009年 中國美術館藏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的兩位畫家何紅舟、黃發祥于2009年創作的油畫《啟航——中共一大會議》上,采用了寫實主義的手法,再現了中共一大南湖會議的曆史瞬間。《啟航——中共一大會議》的構圖上,毛澤東主席處于中心位置,他身着藍色長衫,肩挎包袱,站在船頭回首眺望,顯得意氣風發,是人物組群的視覺焦點。烏雲壓底山雨欲來,暗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環境,而遠處東方的亮光,暗指了革命曙光的顯現。黑暗與光明,烏雲的黑暗與代表們堅毅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黨的締造者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躍然紙上。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金松 《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 國畫

浙江畫家金松對建黨先驅們的形象進行了細緻的描摹,《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構圖準确、線條細膩、賦色謹慎,把人物的神态、姿态以及狀态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作者運用寫實的手法來展現偉人不同的神韻,但他們的目光卻十分集中地凝視遠方,他們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覺醒”者。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孫遜 《南湖船上》 油畫

中央美術學院孫遜油畫《南湖船上》用勁道細緻的筆觸,明快潤澤的色彩展現了一大會議的現場,着重刻劃“紅船”上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韻,獲得形神兼備的效果。對人物的容貌、體形、情态、服飾及背景等作了生動而獨到的描繪。一束強烈的光線從東方投射進船艙,明暗的對比産生強烈的藝術張力,洋溢着昂揚向上、奮進不懈、開拓創新的氣象之美,深刻地表現出“紅船”上人物的精神特征。

跨世紀航程 以史為魂,走進紅色地标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顔文樑 《南湖》 油畫 1964年 35cm×69cm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顔文樑的《南湖》是最早描繪“紅船”的油畫作品,載入了新中國藝術史。《南湖》氣勢宏闊、粗中有細、靜中有動,畫面聚焦于一輪沖破雲霧的紅日,十幾艘大小船隻之間交錯、呼應、對比、烘托出複雜的空間關系,遠方是絢爛绮麗的水天一色。光線明暗、構圖層次、顔色變化等,都展現了顔文樑收放自如的油畫技巧以及對色彩、光色的長期研究,筆觸細膩靈動,色彩豐富飽滿,有一種催人奮進的精氣神。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朱屺瞻 《南湖留勝迹》 國畫 141.5×65.5cm 1961年

世紀老人朱屺瞻創作的《南湖留勝迹》以傳統山水畫的構圖展現了南湖的全貌,構圖平穩、筆墨雄勁、收放自如。湖心島處于畫面的中段,紅船是畫面的焦點。傳統山水的美學意境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意蘊、強烈的時代氣息,革命情懷油然而生。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錢松喦 《南湖》 國畫

江蘇老畫家錢松喦是創作紅船題材作品最多的畫家。他的《南湖》筆墨古拙而不失秀潤,色彩豔麗又不失莊重,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的柔和濕潤。畫面簡潔、層次分明,近景的松柏枝繁葉茂,翠綠如蓋,中景的依依楊柳與灼灼桃花互相交映,而遠景處點睛之筆的“紅船”行穩緻遠又蘊含深意。作者對于新中國南湖的表現,展現出了革命勝利後的新景象。

陳彪:美術經典裡的“紅船”

湯垚《南湖紅船》油畫 130cm×160cm 2001年

著名畫家湯垚的畫作《南湖紅船》抽離于具象的色彩,用厚重斑駁的油畫肌理展現當時動蕩混沌的中國,平穩的紅船在混沌的背景中形成動靜的強烈對比,預示着中國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主題思想。畫面用肌理增強物象的外在表現力,通過制作使畫作變得更加生動、鮮活,更加立體,同時運用強烈的冷暖色彩對比加強視覺上的沖擊力和張力,用後現代優化語言進行紅色主題表現,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探索。

建黨百年,美術作品中的南湖“紅船”,不勝枚舉。藝術家們禀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将藝術與主題創作相結合,用“紅船精神”根植于美術創作當中,讓“紅船精神”代代相傳,“紅船”将陪伴我們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征程:(文/陳彪 編/林文彬)

源自:湖南文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