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公孫策,電視劇《少年包青天》中重要角色。

他,儒雅清俊,氣質非凡,妥妥的翩翩少年郎。看厭了包黑炭的黑臉,再看公孫策的帥臉,總覺得十分心曠神怡。

但,公孫策絕對不是空有其表的草包。身為廬州府尹的公子,他亦聰慧非凡。

“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公孫策全面發展,科科優等。

對對聯,亦是小菜一碟:

當高麗太子洋洋得意地說出:“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意圖刁難,公孫公子可秒回:“八目尚賞,賞風賞月賞中秋!”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自己創作的倒裝對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才濟濟的京都,多日無人對出。

猜字謎破案,更不在話下:

從千鯉湖的石碑題詩,他率先解出了崔明沖的名字;戚老爹留下的“冰冰涼涼血,疏疏密密風,誰共涉流水,倚杖石橋東”句亦是他參透了其中的秘密。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更難得是,年紀尚輕,沒有仕途經驗的公孫策,對于為官之道了解頗深。

上京趕考,他懂得提前造勢,先聲奪人;勘察案情,他能很快會意八賢王的所思所想,而旁邊的包拯還一臉問号。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公孫公子,鋒芒畢露。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然而,在這部名叫《少年包青天》的電視劇中,優秀的公孫策也隻能充當包拯的背景闆/助手。

他的聰明不亞于包拯,但“天下第一聰明人”的稱号隻有一個,且隻屬于包拯。

他的魅力有目共睹,但喜歡他的女孩子遠遠不如喜歡包拯的多。

他也參與破案,但是最後的功勞卻全部算在了包拯頭上。

而在運氣方面,公孫公子更是“輸”得一敗塗地。

八賢王來廬州審案,身為泸州府尹兒子的公孫策還未有幸結識八賢王,包拯已經在街上與八賢王相遇,并給八賢王留下了極好的第一印象;

京城閑逛,包拯偶遇一個秀才艱難地賣畫,心生同情,用一兩銀子買了下來,并給秀才以鼓勵,而此人竟然是皇帝陛下。

天鴻書院内,明明包拯五音不全,但音樂老師蒙放最喜歡的卻是包拯。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額,這樣的運氣呀,隻能用主角光環來解釋了吧。

關于包拯,公孫策隻能感歎“既生瑜,何生亮”。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事實證明,公孫策最開始對包拯也是充滿嫉妒的。

年少意氣,傲嬌如他。怎能容得下包拯蓋過自己的光芒。

于是乎,他多次刁難、揶揄包拯。

天鴻書院中他曾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線索,來出題“為難”包拯,多虧包拯聰明,方才化解。

包拯蹴鞠比賽,當守門員,表現不佳,公孫策對包拯的評價,脫口而出:“光腦袋靈活有什麼用?笨手笨腳的!”公孫公子,随時随地都想碾壓包拯。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審查案件,一個現場的紙條,都得公孫策自己先看過,才能“施舍”給包拯。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被懷疑是殺害展俊的兇手,包拯幫其脫罪,公孫大少爺也依舊盛氣淩人,不買包拯的賬。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最開始的公孫策,給人以心胸狹隘之感。滿身的盛氣淩人,讓人難以喜歡。

後來,事實又證明公孫公子,絕非狹隘到底的人。

對公孫策的改觀的轉折點是他打醒爛醉的包拯。

天鴻書院,展俊、蒙放接連死去,尤其蒙放之死,讓包拯大受打擊,終日飲酒度日,一蹶不振。

是公孫策親自勸說包拯,讓其振作起來。

其實,彼時是公孫策譏諷包拯,更暗黑一點,是“毀”掉包拯名譽的最佳時機,但公孫公子選擇的是另一條路——面對爛醉的包拯,他選擇了推心置腹地去激勵。由此,可以看出公孫策的坦蕩正直。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經此談心,公孫策與包拯關系親近了許多。

上京趕考,面對盤纏有限的包拯,公孫策坦然地說,食宿包在自己身上。包拯可是公孫策的最大競争對手,但他依舊慷慨解囊,交友當交公孫策呐。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由此可見,公孫策對包拯最初的嫉妒,隻是少年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但,這種優越感并沒有遮住公孫策的真心。

後來,無論是京城仕子謀殺案,或是相國寺大案,還是狸貓換太子案,公孫策都默默成為了包拯的最佳助攻,他的缜密和才華,成為了包公cp(包拯和公孫策),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為包拯照顧自己而沒有完成科舉考試,公孫策毒舌嘲諷:“真沒有,意氣用事,難成大器,婦人之仁。”但,天知道他心裡有多感動。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後來,包拯要法場救八賢王,公孫策眼含淚花,隻說一句“士為知己者死”,便不顧性命,跟着包拯去劫了法場。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最後,案件水落石出,八賢王感謝的是包拯,皇帝陛下親自挽留的是包拯,天下百姓所崇拜的也隻有包拯。

而公孫策隻收獲了:一切與我無關。

沒有人為他搬一個“天下第二聰明人”的名号,也很少有人記得在那些驚天動地的大案中,公孫策也出過股肱之力。

但,公孫策卻自足了。他用“天意”一詞,解釋了這一切。并欣然接受,此後,決定一身追随包拯。

由此可見,公孫策的氣度與格局,絕非凡人。

心理學上心理學中有一個“虛假獨特性效應”,指的是:

人總是習慣高看自己一眼,低看别人一等,尤其是身邊熟悉的人,以此來滿足提升自我形象的心理需求。

細究公孫策與包拯的最初的關系,他們是同校同學關系。這種近距離的人際關系,不産生比較,嫉妒很難。

是以,相比較于包拯一直以來的寬宏大量,公孫策的“小心眼”更為真實。

他為自己的年少氣盛、不服輸,傲嬌自滿過;也因為曆經了是是非非,而趨于成熟穩重。不再與包拯争孰高孰低的公孫策,活得一定很自在,很輕松。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私以為,包公cp,是屬于兩個強者的雙赢,更是兩個男人最美的爛漫。

《少年包青天》公孫策,高情商高智商,為何願意一生追随包拯?01020304【互動】

你還記得那年的公孫策嗎?來評論區和我們交流吧!

來評論區,和我們交流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