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本質是商業聯盟。賽場之上,用實力說話;賽場之外,要考慮商業生态。無論是官方認證也好、其餘權威體媒也好,還是街邊寫手也罷,為了賺取經濟以及流量效應,通過話題榜單或者古今對比的形式來當拉高現代球星的地位或者貶低某幾位現代球星并非什麼奇怪的事情。
無論是厚古薄今還是厚今薄古也罷,至少在退役之後多年之後能廣泛被球迷或者媒體提及以充當後輩的對比标杆對象,對于球星本人來說肯定不是什麼壞事,因為這其實是一種讓球迷不自覺重溫他們輝煌歲月的方法,總要比那些逐漸被球迷遺忘來得好。
在nba話題生态之中,總有這麼一批巨星球員在話題區的存在感很低。實際上,他們的榮譽又或者是曆史地位其實絲毫亦未必比另外一批老炮兒差,隻是缺乏了能被頻繁提及的賣點又或者是名梗而已。在本文之中,筆者将為大家盤點出最容易被球迷遺忘的十大nba巨星,以供諸位參考。當然,如有商榷或遺珠之選,自然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十、沃爾特·弗雷澤
沃爾特·弗雷澤,江湖人送外号【俠盜克萊德】,全盛時期主要效力于紐約尼克斯。在十三年的nba生涯之中,司職控衛的弗雷澤可以留下18.9分5.9籃闆6.1助攻的資料,在三年級之際,他就将自己提升為21+8+6級别的控衛,并将此一種級别的表現從69/70賽季維持到75/76賽季之久。
在得分能力以及籃闆猛出色的同時,弗雷澤同樣以防守能力以及搶斷能力見長,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一号位攻防大師。生涯七次入選全明星皆首發,四次入選第一陣容、兩次入選第二陣容、七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一陣,兩次以二當家的身份幫助紐約尼克斯奪下總冠軍。講道理,從最佳陣容、團隊履曆、生涯資料來說,弗雷澤均無可挑剔,不過在讨論曆史最佳控衛名單的時候,現代球迷大多是不會在前十名單裡想起這一位在70年代風靡了nba聯盟的控球名宿。除了年代久遠之外,mvp以及fmvp榮譽都還差了少許火候才拿到的遺憾,确實是讓後世球迷少了一個會提到弗雷澤的話題方向。
九、埃爾文·海耶斯
埃爾文·海耶斯,綽号【大e】。在nba曆史籃闆榜單上,張伯倫、拉塞爾、賈巴爾三座上古真神中鋒位居前三,而出現在第四名的強者則是生涯主要在司職大前鋒的埃爾文·海耶斯。此外,大e更是nba極具有代表性的鐵人球員,十六年的職業生涯之中,他隻缺席了九場比賽,這讓他成為曆史上出賽時間第三多的球員,上陣比賽場數則是第五多。
除了籃闆能力和身體耐戰度驚人之外,拿過賽季得分王頭銜的埃爾文·海耶斯作為内線的得分爆發力其實同樣不被後世球迷所熟知。作為活躍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的nba巨星,埃爾文·海耶斯在十六年職業生涯過後留下了場均21分12.5籃闆1.8助攻的資料,合計入選了多達十二次的全明星陣容(四次首發)、三次一陣、三次二陣。在77-78賽季,埃爾文·海耶斯幫助華盛頓子彈隊奪下總冠軍。時至今日,在球迷話題區關于超級大前鋒的曆史讨論文章之中,鮮有球迷會主動提到大e的存在。
八、威利斯·裡德
在十一年nba職業生涯過後,司職大前的威利斯·裡德留下了場均18.7分12.9籃闆1.8助攻的資料,合計入選了七次全明星(四次首發)、一次一陣、五次二陣。前文提到,弗雷澤曾經作為核心球員幫助紐約尼克斯兩度拿下總冠軍,但無緣fmvp的榮譽。這位一代名控衛兩度錯失fmvp的原因很簡單,正因為其時紐約尼克斯隊内有威利斯·裡德的存在。
放到現在,擁有兩次總冠軍、兩次fmvp經曆的球員會得到什麼樣的歡呼與愛戴,某程度上可以參考現役快船的頭牌人物,被某中文解說贈予【當代喬丹】美名的科懷·萊昂納德,何況威利斯·裡德還擁有一次mvp的榮譽呢。另外一個方面,在nba球迷圈,擁有一次mvp以及一次fmvp的經曆足以被球迷定性為超巨。在這個角度下,對比起諾維茨基,裡德還多出了一次fmvp、一枚老大總冠軍戒指,然而大家讨論的更多的會是達拉斯的獨行俠,往往忘記又或是從來不曾知道威利斯·裡德這一位麥迪遜花園最強者的存在。
七、多爾夫·謝伊斯
一次老大總冠軍、十二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六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六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多爾夫·謝伊是nba早期的巨星,是幫助nba聯盟從創立初期成長起來的重要球員之一,以雙手投籃的标志性動作以及兇狠的籃闆技術聞名一時。不過,由于年代久遠,知曉其大名的年輕球迷恐怕少之又少。時至今日,如果要找出猶太人球星的代表人物的話,恐怕還是要首推多爾夫·謝伊斯。
六、裡克·巴裡
在ncaa聯賽,老巴裡曾經留下過場均37.4分的超神級賽季得分資料。進入職業籃球聯盟之後,老巴裡繼續以不可阻擋的得分機器的姿态出現。在十年的nba生涯過後,裡克·巴裡留下了場均23.2分6.5籃闆5.1助攻的完美資料。在這十個賽季之中,老巴裡有四個賽季的得分破三十,最好一季的表現為場均35.6分9.2籃闆3.6助攻。
作為小前鋒,老巴裡在七十年代簡直是夢幻人物一般的存在。在74/75賽季,老巴裡帶領不被衆人看好的金州勇士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在決賽橫掃華盛頓子彈隊奪冠。當賽季,巴裡場均30.6分,而球隊的二号到五号得分手的場均得分全部在10分到14分左右。在筆者看來,當年的那一冠,絕對稱得上是被大家遺忘的單核奪冠之旅。此外,在aba聯盟,老巴裡亦有過奪冠經曆。以個體影響力在所在時代來計算的話,老巴裡的誇張程度絕不會在伯德、皮蓬、詹姆斯、杜蘭特這些耳熟能詳的小前鋒之下。
五、約翰·哈弗裡切克
一次fmvp獎杯、十三次全明星陣容(十次首發)、八枚總冠軍戒指、四次第一陣容、七次第二陣容、五次一防,哈弗裡切克在生涯之中獲獎無數。作為nba曆史上的豪門球隊,波士頓凱爾特人實在産出了太多的經典球員。不管是打首發還是打超級第六人,不管是擋拆還是運球突破,不管是籃闆還是傳球,作為全能側翼的哈弗裡切克都能做到最好。
隻不過,恐怕他們的隊史得分王約翰·哈弗裡切克不會出現在球迷優先反應過來的top5之列。年代久遠、缺乏視訊資料流傳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則歸屬于哈弗裡切克的崛起介于波士頓王朝的中間,真正接班成為球隊領袖之時年齡已頗大,缺乏傳頌的史詩感。後世球迷提到此人,往往第一反應隻會是那一記被傳頌為經典的【神之一斷】,而非他作為球員的立體印象。
四、喬治·麥肯
在nba聯盟經曆草創時代到穩定發展階段的生死過程之中,喬治·麥肯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作為一位劃時代的球員,麥肯在所在的五十年代裡統治力完全不亞于張伯倫、奧尼爾這樣的大個子。不僅僅是作為人氣巨星推動票房來源,喬治·麥肯的價值更在于他以過于強大的個人實力驅動了聯盟修改了諸多籃球規則,逐漸降低了籃球比賽對于非巨人球員的友好度,進而使比賽真正地變得成熟且職業化。
三、鮑勃·庫西
說實話,比起克裡斯·保羅,鮑勃·庫西更配得上【控衛之神】的名号。作為波士頓第一代王朝的後場核心,他的控球和傳球技術遠超當時的年代。光論開發弱側手運球、開發不看人傳球、開發背後運球等技巧,他給控衛這個位置帶來了革新性的變化。某種意義上,庫西的50%延伸出了100%的斯托克頓風格,另外的50%則衍生出了魔術師風格,長篇的榮譽不需再提,最為值得稱道之處在于,庫西讓籃球變得更加賞心悅目、啟迪了控衛發展的方向。
二、鮑勃·佩蒂特
在nba曆史上,第一代鷹王,鮑勃·佩蒂特是首位赢下兩次mvp榮譽的球員,早于拉塞爾、張伯倫、賈巴爾等人達成該成就。
在十一年的職業生涯之中,鮑勃·佩蒂特場均可以砍下26.4分外加16.2分以及3.0助攻的完美資料。就個人層面而論,在所在年代近乎沒有前鋒可以與鷹王一較高下。隻可惜,整個生涯佩蒂特都在老鷹隊效力,而後者整體戰力在該年代是比較疲軟,鮑勃·佩蒂特隻有一次總冠軍入賬,這亦導緻了老鷹王的名聲逐漸埋沒在了時光的推移之中。
一、摩西·馬龍
賈巴爾、拉塞爾、喬丹、張伯倫、詹姆斯、魔術師、伯德,還有摩西·馬龍。在nba漫長的曆史上,僅僅隻有這八個人赢得三次及以上的mvp。對比起前七位大神在話題區的超高讨論度,摩西·馬龍顯得就有點過于小透明。
摩西·馬龍吃虧在總冠軍次數以及總冠軍經曆的傳奇上,他隻收獲了一次總冠軍以及一次fmvp的榮譽。與杜蘭特有點類似,摩西·馬龍在生涯之中展現出了強烈的雇傭兵色彩。在奪冠的82/82賽季,摩西·馬龍是費城76人的新援,而費城76人是j博士耕耘了多年的地盤,且在陣容上早已是很強大。多年之後,杜蘭特會不會與摩西·馬龍進入【被遺忘俱樂部】呢,這一點還真不好說。
有一說一,在少一次mvp且沒有總冠軍加成的情況下,卡爾·馬龍在話題區的存在感完爆摩西·馬龍。這就沒辦法了,誰讓巅峰郵差面對的對手是飛人喬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