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三十歲,一無所有怎麼辦?》文章的标題其實跟我們身邊大部分人的疑惑。對啊,我現在都30歲了,什麼都還沒有,以後怎麼辦啊?這一章作者沒有明确的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辦,而是明确的告訴了我們,我們需要培養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他一共講了5點,分别是:注意力渙散;不鍛煉身體、拒絕體檢;不存錢;有執念;不學習。

其實在看這一章節時我都是有點反感的,甚至有點不屑,不是因為老師寫得不好,而是感覺他就是在說教。沒有人喜歡被說教,尤其是成年人。

但是當我将看的時候有點觸動和感觸的句子從新讀一遍時,發現他不是說教,而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從現在開始,有哪幾點沒有做到,就去培養自己吧,這樣就不至于到了40歲還像30歲一樣抱怨自己還是一無所有了。

這一節,感觸很深的一段話是“到了三十歲,我更加确定要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了,所謂做減法,就是要對沒有意義的執念做‘斷舍離’”。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在二十多歲時要給自己做加法,之後才配擁有這種心境。

為什麼我對這段話特别有觸動。我自己也不得而知,也許是因為自己是整理的緣故吧,正好我在正在籌備的課程内容裡就講到“到了三十多歲以後,要給家裡物品做減法”這一觀點和作者的觀點契合;也許是因為,在整章文章裡,我能夠有資格做到的,除了學習就隻有這一點吧?

我認為自己真的需要将這5點好好的剖析一下,同時也剖析一下自己已經經曆過的30年,我擁有了些什麼?可以舍棄什麼?需要放下什麼?在以後的生活中,我還需要培養自己什麼?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當我們30歲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