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暢談自己過往感到恐懼,甚至厭惡身旁人們将議題和目光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換句話說許多人對于「成為衆人的焦點」感到不自在,甚至深覺相當不舒服。 根據學者統計每七十五人就有一人患有恐慌症,而恐慌症的發作是突如其來的密集性壓力,沒任何緣由的蔓延着恐懼,甚至獨自待在家、一個人搭計程車時都有可能發生,恐慌症其實和愛情也密不可分,以下五種人格能帶你了解何謂「戀愛恐慌症候群」。
仔細回想身邊是否有些人的生活作息日夜颠倒?早上時刻總是特别疲累,但當夜幕來臨卻感到精神奕奕容光煥發;生活和工作都是令人感到疲憊的,每天隻要睜開眼睛,迎面來的就是準備掙錢和掙口氣,甚至有時生活太有趣,都會讓他們覺得睡眠太浪費時間。
想要安逸的生活,卻無力面對平穩步伐,是以無能為力感充斥着四周,于是熬了夜醒來後,承接的是情緒過度低落且沒了方向,頓時間迷失方向和自我;日夜颠倒的作息其實不是一種錯,而是恐懼正在體内蠢蠢欲動想掙脫無法選擇的軀殼。
換句話說,我們不必太過逃避原有的自己,隻要接受自己并承認自己、和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共處,如此一來就不會虛度任何一寸光陰。

親密關系通常意味着自在地展現自己,并在一段關系中無論思想上、身體上都能全心地表達真我,唯有「真實與信任」才能真切地體會到親密關系,倘若此觀念建立得健康周全,那麼這段愛情将帶來很多的幸福養分。
不願投入親密關系的人通常對于「真實做自己」感到不自在,他們會認為這樣太過赤裸毫無隐私可言,于是選擇把自己包裝得好好,隐藏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往往如此性格的人卻都更渴望能和人們近一步接近。
盡管這樣可以暫時保護自己,但你真的愛如此的自己嗎?
真正愛你的人會愛上你的任何一面,無論是你完美的一面抑或是你不滿意的那一面,他們都會愛得無可自拔,因為他愛的純粹就是你。
必須得厘清在一段愛情裡面,我們擔心自己擔心對方的程度,是不是已經大于關心自己和對方了?當一件事情發生之後大家急着提水滅火,你卻提油救火将自己推進熊焰火堆裡頭,非得燒它個三天三夜不可罷休。
每個人都擔心在一段愛情裡面被狠狠抛棄、擔心自己某天成了他人替代品;我明白在愛情裡的「擔心」都屬天然現象,但擔心已遠大于關心,那這些黑暗念頭會随着時間磨耗你該擁有的真愛機會。
别忘了,這世上隻有你不會背叛你。盡情地充實自己展現自己,即便對方已經在你身上沒有任何挂念變了心,你也不會落得一無是處。
當他人不斷揣測你的同時,你卻吝于透露些線索給他們,說穿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靈魂長居在自己體内,而我們卻隻願将一種靈魂的樣貌展示給别人看,擔心那美麗動人的「好感」無法永久居留,于是掩蓋了另一面截然不同個性的靈魂。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都害怕受傷,頓時之間歡樂感會突然消失,徒留慌亂和緊張情緒充斥着血液、竄流在我們身體任何一條神經,那種緊繃恐懼的心情如同從電視機老派肥皂劇爬出來,無論你跑多快它總能追趕得上你。
揣測和拆穿并非全然壞事,我們忘記了站在原地與恐懼面對面,那就是最好的逃避。因為願意讓恐懼蔓延攀爬全身,正代表着我們已經不害怕它們的存在了。
記住,隻有你才能懂你,也隻有你才能療愈你自己。勵志文章看得再多,都不及你一句:「放手吧,我能好好地過着日子。」
在這偌大空蕩的城市住在令人感到壓迫的房裡,我們體内那顆心應該是完整圓潤的心,但卻因某個人變得殘破缺憾,本該容光煥發如今憔悴得令人憐憫找不到方向。
盡管目前還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我們卻可以毅然決然地離開原地,因為離開就是走出陰霾的一種方式,相對也是逃避自我的一種方法,暫且逃離那些灰蒙蒙的自己,就是為自己着想的最佳方式。
恐懼症是醫學所說的「雙向障礙症」需要花點時間琢磨、花點力氣去适應并了解它與它和平共處;對許多人來說,恐懼隻要不留意輕輕觸碰,就能使人粉身碎骨,一口接着一口地讓它吞噬自己的太陽。
别忘了任憑多堅強的人,身體内還是可能竄流着恐懼。恐懼症最大的敵人是積極且正面的能量,有時我們會忘了一顆缺角的心,也在等另一顆缺角的心來填補彼此空缺,而我們總擁有一顆缺角的心。
你呢,想要停滞不前仍站在原地,
還是和陰暗面背道而馳,迎向陽光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