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如果在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的房子裡生活,你能堅持多久呢?我怕是一個月都待不下去……

但是,就偏偏有這樣一對夫妻,住在沒水、沒電、沒網絡的原生态小屋裡,一住就是8年!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上圖這間小屋僅有50㎡,屋子裡沒有供電,且如果想要喝水的話,也必須要去最近的一條小溪去打水。

但是,夫妻倆人倒是有一快太陽能闆,用來給他們的拍攝裝置充電,但是天氣不好的時候,常常是24小時停電狀态。

另外,這棟小木屋離最近的商店要16公裡,離最近的城市要100公裡!可謂是非常原生态的家了……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一進入室内,這裡由于沒有電燈照明,隻能靠自然采光和蠟燭,是以感覺略微有些昏暗~

而玄關處的家具,則是夫妻倆從舊貨市場淘來的,雖然有些老舊,但也别有一番風味。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再往裡走去,是夫妻倆的小廚房,同樣沒有任何電器裝置,一張小案闆、幾個存放食物的瓶瓶罐罐,就是廚房的全部家夥什兒~有些中世紀農場生活的感覺。

做飯要到一旁的爐子上生火去做,後面我們會看到。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你别看這裡“又小又破”,但到處充斥着對生活的認真,不說打掃幹淨的台面,就連各種餐具,也用專門的抽屜進行了收納。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妻子戲稱他們的小櫥櫃夏天是櫥櫃,冬天是冰箱~櫃子裡溫度差不多在8-10度左右,放入一些零食、雞蛋也不容易變質!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櫥櫃旁的桶子,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自來水源”,這樣的桶有兩隻,夫妻倆常常會用它去溪邊打水,而後存在家裡,最起碼在過冬的時候是這樣的。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火爐部分,夫妻倆特意做了很多設計,我們一點點說~

首先是火爐的主體,其尺寸較大,隻要點燃爐火,50㎡的小屋裡沒幾分鐘就會暖融融的,爐子上面可以放上水壺,時刻保溫。

在火爐後方的位置設有衣架、上方設有手套架,外出衣服沾雪受潮後,隻需要挂在這裡,不一會兒就幹燥如初了~

當然,竈具也在一旁的爐子上~一個小小的爐子能實作如此多的功能,贊!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妻子在整理備用的柴火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來到一旁的睡眠區,這裡在屋外大雪紛飛的時候顯得格外溫暖,一張1.2米的小床睡下了夫妻倆人,難免有些擁擠。

他們還在旁邊給剛出生的孩子準備了一張小床~在燭火的點染下,倍感溫馨惬意。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餐桌位置,是夫妻倆最常待的地方,他們會在這裡讀書、寫作,或者是整理自己拍攝的生活點滴,很有那種老舊木屋的風格。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他們還養了兩隻貓和一隻狗,把窩設在了床底下,讓這個小家更有生機與活力~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在離開網絡和電的情況下,各種各樣的書籍是最好的朋友,陪伴二人度過了無聊的時光,這裡有園藝類書籍、種植類書籍,以及小說之類的消遣讀物。

一家三口住在50㎡林中小屋,沒自來水沒有電,過了8年原始生活

由于書越來越多,夫妻倆隻好在餐桌上方又加設了架子,用來進行書籍收納。

這間小屋雖然不大,但卻處處充滿了原始生活的理念,而且夫妻倆人已在這裡生活了8年,想必是非常喜歡這種生活狀态的吧?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