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開頭,太棒。
我年紀還輕,閱曆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這話不僅在說尼克出身優越,也有悲天憫人的人生洞見。在世上,太多人習慣在評判别人時推己及人,忽略别人的真實困境。
我不是宣揚“他弱他有理”的評判邏輯,而是在說,我們在評判别人時,别忘了世界上太多可悲之人皆有可憐處。
大多數電影都在宣揚巴爾紮克式的樂觀,人類“将粉碎一切障礙”,現實生活卻是卡夫卡式的悲觀,“一切障礙都将粉碎我”。
松子的一生就是被障礙粉碎的一生。

在她死後,松子弟弟說她度過了無聊的一生。
阿龍說松子是他的救贖。
小恵說松子是她不想放棄的閨蜜。
阿笙說松子令人敬仰。
同樣的松子,評價各有不同。
我想說,松子的一生,是被男權社會擊碎的一生。
小時候,為了讨好父親,她讀父親喜歡的學校,做父親愛笑的搞怪表情。
成為教師後,她要處理一件盜竊案。松子奮不顧身保護學生,自己攬下罪名,最後她丢了工作,愛情也凋謝了。
從此以後,她的人生開啟爛桃花朵朵開模式。
作家男友,暴脾氣無擔當,自殺。
當别人情婦,被玩弄感情而不自知。
不堪小野寺的背叛,殺掉男友。
逃亡途中,遇到苦出身理發師,以為自己可以過上平凡安穩的生活,後被判八年徒刑。
松子出獄後找理發師,發現對方已經開啟老婆孩子熱炕頭模式。
一次偶然的機會,松子遇到學生龍洋一,他無力承擔松子的愛,最後也抛棄了松子。
一段段有愛無果的愛情,擊垮了已然年老色衰的松子。終于有一天,松子接受閨蜜的建議,決定重新振作起來,卻被小流氓打死。
一個多災多難的人,最終倒下了。
她的一生是被原生家庭毀滅的一生,也是被渣男摧毀的一生,歸根到底是被男權社會戕害的一生。
原生家庭造就了她好強、偏執的性格。
在松子的原生家庭中,有一位冷漠偏心的父親。當她看到父親将全部的愛給了身患殘疾的妹妹時,她無比希望得到父親的關注和關心。
母愛的缺失加劇了她對父親的刻意讨好,這為松子悲劇的一生埋下了種子。
因為缺愛,見到男人稍微示好,她就奮不顧身。
她很用力愛每一個出現在她生命中的男人,卻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青春與容顔、金錢不在,她最後放棄自己。即便從頭再來,還被命運捉弄。
乍一看,這個不幸的根源都因為她有一位不會表達愛的父親,一個隻會在日記本寫“今天沒有松子的消息”的渣爹。事實上,在松子悲劇的背後,那位缺少作為沒話語權的母親,也難辭其咎。
在她的原生家庭中,遵循的是男尊女卑的價值觀,松子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個體。為了得到愛,她不惜學習小醜,做搞怪表情來讨好父親。
松子自始至終都沒能認清,她是獨立的個體,值得被尊重。
是以,她在男人面前,完全不懂得辨識是非,面對男性的暴力和侮辱,她隻會忍耐包容,從來不反思,被侮辱和被傷害不應該是她的命運。
松子最後死在小混混的棍棒下,并非友善結束劇情的偶然設定。
小混混用暴力回擊松子的教誨,就是男權帶給孩子們無意識的優越感。他們不接受女性對他們深夜不歸家的勸誡。
松子的善得到了少年們釋放的惡。
她最終死在男權文化的惡意中。
《被嫌棄的松子一生》有個很棒的設定,那就是影片不斷轉換叙述視角,回顧松子的一生。
這些回顧不是自傳,喪失了“我”的視角。
松子作為死者,不能作為第一叙述者,而是通過親人、情人、朋友等視角來展現。
這些人的回顧是不是松子真實的一生,我們不得而知。
這個缺少“我”的叙述視角,也是在呼應松子的一生是缺少自我的一生。她無法回顧自己的一生,無法解釋自己的一生,她的一生是别人和社會強加給她的一生。
阿笙高度評價松子:
“我對上帝一無所知,也沒想過。但是,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上帝存在的話,像姑姑一樣,讓人歡笑,讓人打起精神,愛别人,自己卻總是傷痕累累,那麼孤獨,完全跟不上潮流,傻到透頂,如果上帝就像姑姑那樣我到願意,信仰他。”
我相信他的誠懇。
因為通過松子的一生,他似乎醒悟了,如果保持自己當下的生活的節奏,他也會複制松子的人生。
影片開頭就用大量細節來證明,阿笙的堕落。
與父親兩年未見,來大城市追求音樂夢想,吉他蒙塵,夢想早已沉睡。
和家人關系緊張,在愛情動作片中尋找歡樂,他和堕落的松子何其相似乃爾。
至于他能不能找到人生方向,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松子的故事會講完,她的悲劇依舊會重制。
隻要歧視女性的土壤存在,這樣的悲劇不會玩,也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