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碟基礎知多少

前言

一.硬碟分類

all_kind_of_disk

(1)st-506/412和esdi在九十年代後就基本被淘汰了,st-506/412是早期希捷開發的一種硬碟接口,早期ibm pc/xt和pc/at機器就使用這種硬碟。而esdi是邁拓在1983開發的硬體接口,但由于成本過高,在後來與ide的較量中敗下陣來,最終被淘汰。

(2)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pata,ata是最早的ide标準的正式名稱。對比之前的其他接口,ide将控制器電路就駐留在驅動器中,不再需要單獨的擴充卡卡。

(3)serial 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ata,簡稱sata),是英特爾公司在2000年提出的硬體接口标準,2001年,幾大硬碟生産商正式确立serial ata 1.0規範,至此,sata正式登上曆史的大舞台。

(4)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其實不是什麼玩意兒,該接口早在1986年就已經出現,那時的标準還是scsi1.0。而現役主流的scsi硬碟一般采用第三代的ultra 320/640标準。

(5)其他硬碟接口

二.scsi vs sata

(1)總體性能上,scsi一般能比sata快上2倍以上。

(2)硬碟轉數上,sata一般是7200~10000rpm,而scsi一般是10000~15000rpm。

(3)價錢上,每gb容量的價格,scsi是sata的4倍以上,真要命...

三.硬碟的組成

(1)接口

(2)盤片

(3)磁頭

(4)電機主軸

四.硬碟性能名額

(1)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

(2)最大内部資料傳輸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

(3)緩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