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出口總值達2222.5億!惠州前三季度外貿同比增長近3成

作者: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麗媛 通訊員 陳芊 張弋

日前,記者從惠州海關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市進出口總值達2222.5億元,同比增長27.4%。其中,出口1533.1億元,增長29.1%;進口689.4億元,增長23.9%。從月度資料來看,惠州市外貿已連續15個月保持正增長,其中第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創下年内新高,達870.7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惠州海關連續推出“暖企八條措施”“新一輪五條措施”等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措施,持續推進惠州外貿高品質發展。随着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惠州整體外貿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前三季度惠州外貿形勢趨穩向好,結構持續優化

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惠州市季度進出口規模逐季擡升,但增速逐漸回落。具體來看,惠州市前3個季度分别進出口625億元、726.7億元、870.8億元,同比增長36.6%、31.3%、18.8%,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勢。此外,惠州市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加工貿易進出口1162.1億元,增長17.5%,占52.3%;一般貿易進出口946.4億元,增長37.9%,占42.6%;保稅物流進出口106.6億元,增長61.8%。

出口産品方面,惠州市機電産品和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均呈增長态勢。據統計,機電産品出口1197.5億元,增長29%,占同期惠州市出口總值的(下同)78.1%。其中,液晶電視機、電子元件、電工器材、電腦及其零部件、手機合計出口699.1億元,增長32.9%,占45.6%。同期,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227.4億元,增長28.8%,占14.8%。

從進口方面來看,內建電路、原油對整體進口拉動作用較大。內建電路、原油分别進口201億元、92.9億元,增長65.1%,77.1%,合計拉動惠州市進口21.5個百分點。同期,電工器材、初級形狀的塑膠、銅材、基本有機化學品進口均增長。

政策紅利“打包”釋放,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今年以來,惠州海關聚焦最新改革部署和進出口企業訴求,連續推出兩輪累計13條政策紅利,包括今年初的“暖企八條措施”和9月份剛出台的“新一輪五條措施”,以更加高效便捷的監管措施持續推進惠州外貿高品質發展。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外貿增長近3成,出口規模逐季擡升,穩外貿穩外資成效顯著。

據介紹,在推進集團企業加工貿易改革過程中,惠州海關轄區已有17家優質加工貿易企業納入試點企業庫。企業在集團内保稅料件、裝置、倉儲場所共享,精簡了業務手續,減免了部分環節擔保,企業生産資源使用效率明顯提高,營運效能明顯提升。在推進證照分類改革中,惠州海關縮減了企業實施注冊登記的範圍,降低了出口貿易企業門檻。目前僅對輸入國家或者地區有明确要求的部分企業實施注冊登記,并将相關企業注冊登記環節由原來的10餘項申請資料縮減為1項通用資質備案申請,行政審批的辦理時限減少了20工作日,進一步激活了惠州地區市場主體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海關作為全國首批加工貿易殘次品管理改革試點機關, 選取4家企業參加試點,企業在以往的退運、補稅或委托第三方等處置方式基礎上實作了殘次品自行銷毀,大幅縮短了企業處置殘次品周期,有效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升市場競争力。海關在核批、監督、征稅、核銷等業務環節緊密配合,為企業高效完成銷毀處置提供保障,同時對企業銷毀活動實施一定批次的實地監督,嚴密防範業務風險。目前,試點企業已按規定辦理銷毀殘次品248噸。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德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