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在民國和新中國都是司令,90歲還創下了一個空前記錄

作者:曆史客棧

前幾天,曆史客棧發過一篇《他10歲成為共産黨員,周恩來說:如果沒有他,紅軍就完了》,說的是中央軍委二局局長戴鏡元,年僅10歲就成了共産黨員,是開國元勳中入黨年齡最小的。那麼,入黨年齡最大的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陶峙嶽,湖南甯鄉縣人。

他在民國和新中國都是司令,90歲還創下了一個空前記錄

陶峙嶽多少歲才入的黨呢?90歲,足足比戴鏡元大了80歲!連很多人都活不到這個年紀。

那麼,作為開國元勳的陶峙嶽,為什麼到90歲才入黨?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是起義将領。

大家都知道,在開國上将中,有三位國民黨起義将領:董其武、陳明仁、陶峙嶽,除了這三人,其餘54位上将很早就是共産黨員了,比如入黨年齡最小的肖華,14歲;年齡最大的是呂正操,32歲,也就是1937年。

在三位起義上将中,陳明仁因去世得早,沒有入黨;董其武和陶峙嶽都是在1982年入黨,年齡分别為83歲和90歲。

說起來,陶峙嶽的革命經曆非常早,連十大元帥都幾乎沒有比他更早的,是開國将帥中唯一一位參加過武昌起義的,也是唯一一位畢業于保定軍校的。在抗戰時期,陶峙嶽官至集團軍總司令;到了解放戰争時期,擔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新疆警備總司令,成為封疆大吏。

1949年率部起義後,陶峙嶽被任命為第22兵團司令、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司令,政委是大名鼎鼎的王震,足見陶峙嶽的分量。

他在民國和新中國都是司令,90歲還創下了一個空前記錄

(圖:陶峙嶽和王震)

陶峙嶽跟入黨第一次産生聯系是在1952年,在一次閑聊中,向來豪爽的王震開門見山地問:“老陶,你考慮過加入共産黨嗎?”

對這個問題,陶峙嶽當然考慮過,但在他心裡,入黨是人生大事,自己剛剛起義沒幾年,還沒做出什麼貢獻,入黨未免太早了點,于是就說了八個字——“是所願也,未敢請也。”

王震知道他一向謹慎,無功不受祿,就不再強求,說:“等你認為什麼時候合适了,共産黨随時歡迎!”

這一等,就是13年。到了1965年,陶峙嶽第一次向黨中央提出了入黨申請,交給了兵團政委張仲翰。張仲翰也很重視,馬上交給了兵團黨委。

關于陶峙嶽的思想轉變,他是這樣說的:“對中國共産黨的認識,是與共産黨人合作共事時開始逐漸加深的。首先,是在酒泉會見彭德懷副總司令和王震司令員,發現他們襟懷坦白,不謀私利,生活儉樸,展現了共産黨人的崇高品德。他們統率的人民解放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是真正的人民軍隊,令人無限敬佩。……在長期工作實踐中,我親身經曆了戰争和生産戰線上艱苦的戰鬥曆程,親眼看到戈壁灘成為綠洲,看到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新疆各方面發生了飛躍的變化。全國各條戰線也都是成績輝煌,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使我對中國共産黨更加欽佩不已。中國人民長期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如果沒有共産黨,不知何時才能擺脫三座大山的重壓。是以,我從實踐中确認到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的救星,也感到做一個共産黨員是非常有意義的,是無限光榮的。”

但可惜的是,就在陶峙嶽等黨中央準許的時候,“文革”開始了,很多工作都陷入了混亂,陶峙嶽的入黨也沒了消息。

他在民國和新中國都是司令,90歲還創下了一個空前記錄

直到“文革”結束後,1982年5月,陶峙嶽再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當年9月28日,陶峙嶽正式成為共産黨員。此時的陶峙嶽,已經是90歲高齡。

陶峙嶽一生位高權重,但從來不為自己和家人謀私利,他的小孫子陶習勤國中畢業後被發配到一家農場,幾年後,跟他一起去的同學都陸續被調回去了,隻有他一個人還在那裡。

終于有一次,陶習勤回去找爺爺,說自己在農場幹了6年了,别的同學都回城了。但陶峙嶽沒有理會孫子的意思,而是很高興地說:“我們陶家在你們這一代還沒有出一個農民,我看出一個農民就很好。”

陶習勤無奈,隻好又乖乖地回去了。

有一次,農場的上司跟他談起來,說,其實這幾年的招工都有你的名額,但上司們認為你是陶司令的孫子,你爺爺總會把你調回去的,是以就把你的名額讓給了别人,卻沒想到你爺爺始終都沒開口,太不可思議了。

陶習勤苦笑一聲,沒有說話。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嶽與世長辭,享年96歲高齡。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曆史,請關注微信公衆号:mashaohua10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