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五大軍團成立,為什麼選擇這五大産業

作者:小新體育 說

中國商報(見習記者 趙熠如)華為近日舉行了軍團組建成立大會,成立煤礦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海關和港口軍團、智能光伏軍團、資料中心能源軍團等五大軍團。此事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華為為什麼選擇這五個産業成立軍團?軍團組織能否帶動華為業績回升?

五大軍團整裝待發

近日,華為心聲社群上傳了《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軍團組建成立大會》的視訊。視訊中顯示,10月29日,華為在松山湖園區舉行軍團組建成立大會,成立了煤礦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海關和港口軍團、智能光伏軍團和資料中心能源軍團等五大軍團。包括創始人任正非在内的多位華為高管出席。

視訊中,任正非表示:“和平是打出來的,我們要用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打出一個未來30年的和平環境,讓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負我們,我們在為自己,也在為國家,為國舍命,日月同光,鳳凰涅槃,人天共仰,人們會記住你們的,等我們同飲慶功酒的那一天,于無聲處聽驚雷。”

據悉,今年4月,華為成立煤礦軍團;今年10月,華為内部發文,正式成立海關和港口、智慧公路、資料中心能源、智能光伏四大軍團。

軍團是什麼?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軍團模式是從谷歌那裡學到的,就是把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技術專家、産品專家、工程專家、銷售專家、傳遞與服務專家全都彙聚在一個部門,縮短産品進步的周期。

資深電信行業分析師馬繼華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這個軍團類似于戰争中為了特定戰役目标組建的方面軍或軍事集團,也類似政府經常組建的“專班”,有利于統一指揮和協同作戰,具有很大獨立性,也更會激發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軍團的組建可以圍繞行業痛點,進行深度定制研發,一方面縮短産品研發的周期,另一方面擴充了解決痛點的深度和解決方案的廣度。一個部門統一面對,避免了内部踢皮球問題,以及對客戶需求的調研和滿足膚淺等問題。”研發與創新管理咨詢專家、《華為研發》作者張利華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華為把各個方面的資源和力量集合起來,在這幾個領域下功夫,而這些又剛好與華為的5g、通信技術、智能化、雲計算等自身能力相輔相成。”資深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為什麼選擇這五大産業

軍團組建成立大會上,華為方面表示,在煤礦軍團方面,要“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煤礦安全、高效,做出開創性貢獻”;在智慧公路軍團方面,要“牢牢抓住在公路行業的‘建、管、養、運、服’的數字化機會”;在海關與港口軍團方面,要“深刻地洞察客戶的需求,去解決客戶的問題,去提升港口營運效率、海關營運效率,為客戶創造價值”;在智能光伏軍團方面,“希望軍團将核心能力打造到極緻,成為真正的全球的王者”;在資料中心能源軍團方面,要“能夠抓住機會不斷向前,引領公司成為資料中心能源領域的上司者”。

華為為什麼會選擇煤礦、智慧公路、海關與港口、智能光伏、資料中心能源這五大産業來組建軍團呢?

任正非曾表示,煤礦也許會成為華為很重要的一個業務增長點。華為可以通過ict技術與煤炭開采技術的結合,幫助煤炭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作“安全、少人無人、高效”的生産模式,也讓煤礦勞工以後工作可以“穿西裝打領帶”。

馬繼華表示,華為選擇了五個最具有市場價值和自身能力比對度高的領域作為轉型發展的突破口,而且大多與新基建有關,市場價值大、示範效應強,便于集中前後端資源開展一體化營銷,是其多年來銷售攻堅“狼性文化”的一貫作風。

“如果要切入一個産業,首先這個産業是個大産業,其次該産業對智能化的要求比較高、比較迫切,需要通過智能化來建構自身的能力,那麼這對華為來說就是比較好的商業切入點。另外,華為面向行業、面向企業的能力比較強,也會在這些領域尋找切入點。”項立剛表示。

“三十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和資訊産業剛剛開啟之時,華為是代理使用者小交換機,主要的客戶是煤礦、港口這樣的機關使用者。這些工、礦、運輸企業是資訊産業的剛需使用者,對專業的資訊化技術具有迫切需求。如今這些專網使用者的需求轉向了‘無人化’、低碳、人工智能化、5g更新。僅礦山,全國就有5300個待進行更新的。這是巨大的未滿足的剛需,在海外的需求也很大。這不隻是為華為自身尋找技術出口,也是為整個中國資訊産業尋求銷售出路,帶動資訊産業的整體支出。”張利華表示。

華為在這五大産業已開始了相關布局。今年6月,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30億元;今年9月,國家能源集團和華為共同釋出“礦鴻作業系統”,這是鴻蒙面向煤礦産業而推出的物聯網作業系統;今年10月,華為與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簽約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這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

能否拉動營收

10月29日,華為官網釋出了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前三季度公司實作銷售收入4558億元,與去年前三季度6713億元的營收相比,下降了32%。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料,今年三季度國内手機銷量華為排名第六,市場佔有率為8%,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77%,與今年二季度相比減少了18%。

五大軍團的組建能否挽救華為下滑的營收呢?

“華為的業績下降主要是在消費者業務方面,這些新領域肯定會對其業績有一定的彌補,但能否全部補上、或者需要多長時間補上,答案肯定沒有那麼樂觀。畢竟消費者業務曾經占華為總營收超過一半。”項立剛說。

馬繼華表示,華為的轉型發展正在路上,開拓新市場有利于提升營收,但這些行業應用并不足以彌補消費者業務的損失,主要還是從規模經濟到範圍經濟,從to c(面向消費者)到to b(面向企業),充分實作資源共享、知識複用和多方協同。

針對今年三季度經營業績,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to c業務受到較大影響,to b業務表現穩定,并将繼續加強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和人才吸引,不斷提升營運效率,有信心能夠為客戶和社會持續創造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