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一支無敵雄獅,為攻一小國派出八十萬鐵騎,敗後下令永不開戰

作者:正觀曆史

成吉思汗的鐵騎肆虐歐亞,所到之處皆為之征服,黃金家族的流傳成為曆史那段雪與火記憶的見證。然而,在蒙古帝國的曆史上,曾有三次出征最後仍然徒勞無功的記錄。是什麼國家能夠讓上帝之鞭到此折戟,是什麼因素使所向無前的擴張之路到此終結,千年之後 的他們又在演繹着怎樣的一段傳奇呢?

如果探尋靠近今天中國廣西南部的東南亞一帶,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熱帶叢林裡,戰争的遺迹随處可見,時不時可見找到當年炮彈的殼子失去炮管之後,孤獨的身影。這就是當年的越南戰争留下的痕迹。

中國一支無敵雄獅,為攻一小國派出八十萬鐵騎,敗後下令永不開戰

以芥彌小國而抗世界強國,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可以想見當年越南軍民抗擊美國軍隊時的英勇之景。但是早就在近八百年前,越南就留下了獨抗天下精銳80萬衆的骁勇事迹。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越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歸屬于中國王朝管轄,比如東漢時期伏波将軍馬援就平定此地叛亂,設立了交州,而随着民族的分化和語言的分離。越南漸漸獨立出去。公元939年,越南當地的貴族吳權占據交州,自立為節度使,并随後建立越南曆史上的吳朝政權。之後盡管曆經多次改朝換代,越南的獨立仍然是十分穩固的。

中國一支無敵雄獅,為攻一小國派出八十萬鐵騎,敗後下令永不開戰

1257年,從大理得勝歸來的蒙古軍隊首次進軍越南,此時的越南被陳朝所統治,四個月就首都被占領。但是兵力有限的蒙古軍主動撤離了越南,失而複得的領土讓陳太宗大喜過望同時冷汗直冒,敵一次可勢如破竹,再一次也不是什麼難事。好在自己的北方還有一個龐然大物一般的宋朝,尚可為一時之安。

1276年,陸秀夫背着小皇帝在崖山跳下波濤洶湧的大海,南宋宣告滅亡。1284年,陳朝邊境線上出現了不計其數的軍隊,元朝派人和邊将說是要借道,去南方攻打其他國家。此言一出,自然知道這是什麼想法。

中國一支無敵雄獅,為攻一小國派出八十萬鐵騎,敗後下令永不開戰

​于是等待多年的陳朝此時倒也松了口氣,到底是,該來的還是來了。

越南拒絕了之後,馬上進入作戰狀态。國王陳仁宗親自練兵,并且讓将軍到全國各個地方挑選人員。大敵目前自然人人奮勇,一時間經過擴招的陳朝軍隊可以達到20萬衆。元軍不是拼命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敵人,數月交戰,越南就潰不成軍,全境被占領。

但是,元軍的殘酷作風和殺俘行為引起了越南人的強烈反感,抗争與反抗在各個地方進行着。元軍雖強卻也疲于奔命,不勝其擾。戰争的延續使元軍也遭遇數百年之後美軍受到的困擾,疾病和氣候讓出身北方的元軍大量減員。無奈之下,隻得暫時撤出戰場,以圖再戰。

中國一支無敵雄獅,為攻一小國派出八十萬鐵騎,敗後下令永不開戰

1286年,元軍再侵越南陳朝。對于這個老對手陳朝軍隊已經有了更多經驗,隻要能将戰局拖入雨季,元軍就不得不退兵。于是打定主意的陳朝軍隊利用熟悉地形與元朝大軍相周旋。連續作戰的元軍失去了廣闊的草原,就沒了騎兵優勢,加上雨林氣候的侵擾,是以,此時的元朝軍隊銳氣已失。而越南軍連續侵擾敵人,士氣上漲。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缟。

這一起一落正可決定戰局勝負,越南反攻之下,一連打了多個勝戰,拿得起放得下的忽必烈倒也英雄,自己吐下這個苦果,下令撤軍。據史料記載,三次蒙古出動的軍事人數超過了80萬人。蒙古帝國的侵略步伐也由此止步,長達百年的征服,屠滅了無數名城的軍隊開始自己的衰落史,究其源頭還是低估了對手,卻被自己打敗。1294成宗登基後,為緩和雙方關系,下達了一道“永不開戰”的指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