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童年,你最難忘的事,除了燥熱的蟬鳴,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午休貪玩不睡,下午在課堂上搖頭晃腦,腦袋就像加了杠鈴片,隻想撞向書桌睡它個昏天黑地。

不禁回想當年午後課堂的酣睡,睡的最多的莫過于國文課了。
有些課文的插圖,一看就覺得瞌睡。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必須是被我們睡過才有的感情啊。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知道這些插圖是誰畫的嗎?
倔強的小紅軍 王惟震繪畫
他叫王惟震,出生于1931年。是一位極其高産的畫家,很多經典人物的形象就出自他之手。而決定我們幾代人對這些人物印象的事情,就是他幹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由王惟震繪制的課本插畫有哪些是你睡過的呢?
苦柚 王惟震
六年級上冊的《月光曲》感覺當時真的就像聽着貝多芬的曲子睡着一樣
月光曲 王惟震繪
五年級下冊的《豐碑》還依稀記得課後作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阿西巴,現在才知道,每次背的都是老師喜歡的段落啊。
豐碑 王惟震繪
三年級國文第一課《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節課好像勁唱歌了,睡過的就厲害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讓我們蕩起雙槳 王惟震繪
人教版五年級的第25課,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挑山工》。節選一段給大家回憶,現在讀來是什麼感受…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你慢。你從他們身邊輕快地超越過去,自以為把他們甩在後邊很遠。可是,你在什麼地方飽覽四處雄美的山色,或在道邊誦讀與抄錄鑿刻在石壁上的爬滿青苔的古人的題句,或在喧鬧的溪流邊洗臉濯足,他們就會在你身邊慢吞吞、不聲不響地走過去,悄悄地超過了你。等你發現他走在你的前頭時,會吃一驚,茫然不解,以為他們是像仙人那樣騰雲駕霧趕上來的。
挑山工 育華繪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那時候的諸葛亮可不是王者榮耀裡的中單啊,笑哭.
草船借箭 王炳炎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十裡長街送總理》印象深刻的周總理
十裡長街送總理 王惟震繪
六年級上冊《一夜的工作》辛苦了,周總理。同志們也辛苦了,早點下課吧。
一夜的工作 王惟震繪
四年級的課文《飛過泸定橋》是由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的雷坦繪制的不得不說,畫的真好。
飛奪泸定橋 雷坦
六年級上冊的《少年閏土》,是由旅美畫家黃金祥繪制的,這兩小兄弟的故事還記得嗎?
深藍的天空中挂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将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
少年閏土 黃金祥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為人民服務》。
這是一位稱得起專業畫張思德三十年的畫家,先後創作過多個版本的張思德畫像。
我們熟悉的這一幅是1977年時他專為課文創作的,來一起回顧下你曾經背過的課文。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為人民服務 杜滋齡
三年級上冊的課文《溫暖》,作者是由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盧沉、周思聰合作繪制。
一起回憶下這段:周總理剛要上車,看見遠處有一位清潔勞工正在清掃街道。他走過去,緊緊握住勞工的手,親切地說:“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謝你。”清潔勞工望着敬愛的周總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溫暖 盧沉 周思聰父妻合作畫 原作名《清潔勞工的懷念》
五年級下冊《武松打虎》,是由劉繼卣先生于1954年創作的一部工筆重彩組畫。畫的着實生動,惟妙惟肖。
武松打虎 劉繼卣繪
五年級上冊的《狼牙山五壯士》插圖,很少有人知道這幅印在書上隻有手掌大的畫作,實際尺寸高達2米。
這幅畫是受上級上司之命,畫家詹建俊于1959年為剛成立的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而創作的。
當時一些上司不認同《狼牙山五壯士》這幅畫的構圖,并要求一定要表現戰鬥場面。但最初的畫稿經過反複争論,最後審查通過,這幅畫才得以經久不衰地出現在課本上。
這幅被大家玩壞的杜甫圖,就更是深入人心了。但說起作者卻少有人知。
作者是被稱為20世紀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的蔣兆和,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學生。
《杜甫像》創作于1959年,現藏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蔣兆和論自己的藝術是“一碗苦茶”,杜甫也是心事重重的憂國憂民。畫作者以及被畫者恐怕從沒料到這麼苦大仇深的一幅畫若幹年後會被玩得如此歡脫。
但蔣兆和并不知道古人真的長什麼樣,據說杜甫就是參照自己的樣子繪制的對比起來,相似度真的挺高。
這幅李時珍像也是無從下手,機智的蔣兆和便找來自己的老丈人(也是京城四大名醫之一的蕭龍友)做模特相似度更高啊!
由于蔣先生的塑造能力十分了得,随後他又接下了課本中一堆科學家的活,誰也不曾想到,這些圖一畫,便成了我們這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劉徽、張衡、張仲景、一行和尚、孫思邈、郭守敬。
好啦,今天的課本插畫就分享到這裡,沒想到插圖的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看來被我們睡過的圖都不簡單啊。
時光已逝,年少不再。如今複看,恐怕再難以酣睡。那時候,縱使國文老師讀的有多深情,我們也很難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一覺醒來,人生如夢。
願如今的你,每一天還可以像初次翻開課本時的少年一樣。天真又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