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通寶背龍鳳宮錢(正、背)
■乾隆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正、背)
■乾隆通寶背“萬壽無疆”祝壽宮錢(正、背)
■乾隆通寶背龍鳳紋大型宮錢(正、背)
■嘉慶萬年背“十全老人”祝壽宮錢(正、背)
■嘉慶萬年背“壽富康甯”(正、背)
■嘉慶萬年背“國泰民安”祝壽宮錢(正、背)
■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正、背)
■鹹豐通寶背八卦圖上梁錢(正、背)
■鹹豐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正、背)
宮錢,顧名思義為皇家宮廷所用的錢币。清代宮錢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其品種、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其他朝代。從用途上看包括内廷制錢、裝飾、賞賜、上梁、墜帳、挂燈等,其制作工藝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銅質精良,技藝精湛,書體講究,圖案精美。是以,清代宮錢以其特殊的曆史意義及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或成錢币收藏愛好者追捧的熱門品種。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整理
正面年号背面“天下太平”者最為經典
清代的宮錢,大多由寶源局官爐鑄造。在這些宮錢中,正面為年号錢文,背面為“天下太平”者,是最為經典的一種,成為宮中奉先殿帷幕下角的墜錢,也是清代系列宮錢中的龍頭品種。所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各年号均有,存世則以道光、鹹豐為最多,宣統最少。
清代錢币學家鮑康《大錢圖錄》中說:“奉先殿上所用各袱四角皆墜此錢,遇列聖升襯時,則更易建立元所鑄者。”意思是奉先殿裡的帷幕下角都墜着這種錢,每逢老皇帝駕崩,新皇帝即位後,則改鑄新錢并換下舊錢。由于錢币有一定重量,把它墜在帷幕下角能起到壓服作用。在故宮“猗籬館”有關溥儀宮中生活的展覽中,有一件展品正是墜袱宮錢的原物,可知奉先殿大錢的用法也大緻如此。
乾隆時期的祝壽宮錢特别多
年号錢文背八卦圖案者,均為上梁錢,有道光通寶、鹹豐通寶、同治通寶、光緒通寶四種。據《大錢圖錄》記載:“幕文作八卦。案:每遇修茸,各宮殿上梁時安置寶合(盒),合中皆貯此錢。”八卦每一卦爻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
古時,以為房梁上安放八卦錢,有旺财化煞、祛病除邪、趨吉辟兇的功用。
另有些清代宮錢是為慶典而鑄,乾隆時期,所鑄背面為龍鳳紋的宮錢,有大小兩種版式。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龍和鳳代表着吉祥如意,龍鳳一起使用多表示喜慶之事。乾隆皇帝享年89歲,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認為大清帝國“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皆為自己之功績,是以志得意滿,誇耀“十全武功”,并自稱“十全老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70大壽時,工部尚書彭元瑞上了一篇題為《古稀之九頌》的奏折,其中引用了唐朝大詩人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贊頌乾隆皇帝為“古稀天子”,乾隆帝十分欣賞,并自稱“古稀天子”。是以,乾隆時期的祝壽宮錢特别多,有“萬壽無疆”“天子萬年”“福壽同天”等。
乾隆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帝,“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宮中時憲書用乾隆年号。”嘉慶皇帝除“尊高宗太上皇帝”,還要朝夕聽其“訓政”,直到“太上皇帝崩,上始親政。”有一種嘉慶萬年背“十全老人”等吉語類祝壽宮錢,是嘉慶初年專為太上皇帝乾隆所鑄。嘉慶萬年背文較多,有“福壽”“福壽雙全”“壽富康甯”“子孫千億”“重華協帝”“國泰民安”等。有一種寬緣的嘉慶通寶背“天子萬年”,也屬此類宮錢。
以後,又有道光萬年、鹹豐萬年宮錢,顯然也屬于吉語類祝壽宮錢。道光萬年背面圖文有(如意)“吉祥”、(吉慶)“有餘”、(福壽)“雙全”等,且以如意、戟、磬、蝙蝠、壽桃等圖案代替文字,可謂别具一格。鹹豐年間(1851-1861年),外侮日深,加之太平天國起義,大清江山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此時,鑄成豐萬年背“大清一統”,成豐通寶背“一統天下”,也僅僅是虛張聲勢而已。
“萬壽無疆”背“大雅”祝壽宮錢
此錢大型厚重,銅質亦精
同治、光緒時期,鑄有同治通寶背篆書“長命富貴”,光緒通寶背“天子萬年”、光緒通寶背旋讀“福祿财壽”等宮錢。光緒通寶背“聖壽無疆”,正背均有龍鳳圖案;“聖”字系指聖母皇太後慈禧,故而此宮錢顯然不是為光緒皇帝所鑄,而是為慈禧太後所鑄。據《清史稿·穆宗本紀》載:“九月丙戌朔,上母後皇太後徽号曰慈安,聖母皇太後徽号曰慈禧”。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慈禧太後當時已經掌握了最高權力,但祝壽宮錢仍然需用光緒年号,其規格是絕對不能超越封建禮制的。
“萬壽無疆”背“大雅”祝壽宮錢,此錢大型厚重,銅質亦精。“大雅”是清慈禧太後的書齋名,此大錢是為慈禧60大壽之壽慶宮錢,由寶源局特鑄,是清代宮錢中唯一确實可考的帝後齋名錢。與此同樣規制的大型宮錢還有光緒通寶背滿文“寶源”。這兩種大錢,大型厚重,鑄工精美,重量已超過有清一代所知最重之行用錢。另有光緒通寶背雙龍紋大型宮錢,雖然形制略小,但精美程度有過之無不及,兩條龍上下首尾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顯示出活潑生動的氣勢。此類大型錢是為皇宮内所用宮錢,頗具皇家大氣之風範,彌足珍貴。
清代宮錢上所出現的内容多為吉語
清代宮錢上所出現的内容多為吉語類,如“吉祥如意”背“萬壽無疆”,所選用的錢文書體也相當講究,一般都采用法度嚴謹的楷書,以展現皇家的尊貴和威嚴。清代晚期,出現了一類帶特殊含義的篆書體宮錢,如“福壽康甯”單面篆書大型宮錢;而雙面篆書者則極為罕見,如“長命富貴”背“福壽”等中小型宮錢。總之,篆書體錢文的宮錢十分少見,其級别和檔次要比楷書體宮錢高,可謂精品。
(原文選自2018·07第349期《收藏》《清代宮錢》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