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人物的醜陋:最平庸的總統—哈定

作者:一小時深度閱讀
大人物的醜陋:最平庸的總統—哈定

哈定

庸人當總統,簡直駭人聽聞。然而,這畢竟是事實。

1920年美國大選,曆史上著名的"庸人總統"沃倫·哈定(1865~1923)被推上了總統的寶座。作為一個政治家哈定沒有任何卓越超群的優秀品德與才幹。他之是以能當上總統,最重要的僅僅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地道地道的平庸之輩。

時事造英雄。原本是庸人也會由于某種機運而轉換個人的生活軌道,成為"英雄"的。從外貌看,哈定身材魁梧、面龐俊俏、嗓音洪亮、穿戴不俗,頗有一副"大人物"的風度。遺憾的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在他成為美國總統之前,當過幾年的國會參議員。他在參議院裡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經常缺席各種會議。他對政治明顯地不感什麼興趣,能夠吸引他的倒是打高爾夫球、撲克牌、飲酒以及從事各種社交活動。對他來說,與那幫酒友、牌友厮混的興趣遠遠勝過出席參議院枯燥無味的會議。他還是一個慣于沾花惹草的花花公子。在他擔任參議員期間就曾先後與兩個女人保持着不正當的關系。1917年他勾引比自己小30歲的少女南·布莉吞,在2年後生下一個私生女兒。哈定甚至在他的參議員辦公室裡和這個女人胡搞,因為哈定說他在工作時也想能看見并得到南·布莉吞。在更早的時候,1905年,哈定就已經成了他的好友菲利普的妻子卡麗的情夫。哈定和卡麗的私情至少直維持到1920年大選的時候。為了避免這種關系給他的總統競選引來麻煩,共和黨上司人給了她27000美元的好處,并免費安排她和丈夫去東方旅行。

1920年大選前的國内形勢為哈定的僥幸當選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當時美國大多數選民對前任總統民主黨人威爾遜的雄心勃勃的内外政策極為不滿,他們讨厭由于威爾遜把美國拖入世界大戰而帶來的不安定的生活,渴望新的總統能促進戰後恢複工作和重建正常的社會生活,給國家生活帶來穩定。哈定所在的共和黨正是要适應選民這一要求,希望在本黨内挑選一位無所作為的總統候選人。在共和黨決定本覺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大會上,原來兩位有相當身份的候選人争得僵持不下,于是一些人就把哈定推了出來。作為一匹"黑馬",哈定對自己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喜出望外,為了迎合美國選民的喜好,他提出了一個回到"正常化"的競選口号。他宣稱:"美國目前所需要的不是英雄行為,而是醫治創傷;不是社會改革,而是恢複;不是煽動,而是調整;不是外科手術,而是靜養;不是激動人心,而是心平氣和不是試驗,而是穩定;不是受國際事務的牽累,而是在國内取得成功…,,…·"。這番不太驚人的"宏論"在1920年大選中倒是起到了"驚人"的效果,大多數選民都願意支援這個無所作為的總統侯選人,使他獲得了自1820年來最多的普選票-60.4%的人投了他的票,他以壓倒優勢當選了美國第二十九位總統。這一結果,是對具有典型西方民主的美國的背反,必然把美國政治拖入黑暗時期。

上台後,哈定一再虔誠地表示要當一個好好總統。他說:"我不想成為一個偉大的總統,但是也許我可以成為個最受人愛戴的總統而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可是他很快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挑起總統這付沉重的擔子。他私下裡承認,自己"是個來自小城鎮的能力有限的人",當上總統"是入了監獄,逃不出去",隻好呆在這個位置上活受罪。有一次他對白宮秘書猶德哀歎道:"你受過大學教育,對吧?我不知道怎樣來處理征稅問題,把它交給誰來處理。天下必有一本書講述這個問題,到那裡讀上一讀可以使我心中有個譜。但我不知道這本書在何處。如果我找到它,我也可能看不懂。在我們國土上必能找到這樣一個人,他既能權衡利弊,又能掌握實情。也許他不在這所大學就在那所大學。但我不知道在哪兒可以找到他,也不知道他是誰,怎樣才能與他相識。我的上帝,對于象我這樣的人來說,這兒簡直是地獄。"

登上高位、心情惶恐的哈定決心要完全"展現選民的意志"。他不讓美國陷入歐洲事務太深,不參加"國際聯盟";他也不再象威爾遜那樣大權獨攬,而是把權力交給内閣成員們來自行其是。他一方面讓汽車、石油工業等壟斷資本的代理人占據了自己政府的重要位置,任命美孚石油公司的代理人查爾斯·埃文斯·休斯為國務卿,摩根公司的代理人約翰威克斯為陸軍部長,與摩根電業托拉斯有密切關系的大資本家赫伯特·胡佛為商業部長,美國鋁業托拉斯老闆、金融寡頭安德魯·梅隆為财政部長,在大政方針上極力照顧壟斷資本集團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表示不忘舊交,把自己的一些酒朋牌友拉進了政府中來,如任命艾伯特·福爾為内政部長,哈裡·多爾蒂為司法部長,查爾斯·福布斯為榮民局局長。

作為庸人總統,哈定所搭成的權力班子,自然是任人唯親,吏治不清,腐敗黑暗,危害國民。時過不久,哈定就為自己這種胸無大志的做法而後悔不疊了。他發現自己那些不成器的朋友在得到權力之後,瘋狂地幹起了營私舞弊的勾當,因而相繼成了被調查和起訴的對象。

哈定政府的官員們A錢渎職的案件是令人震驚的,有些在哈定總統在任時就被揭露了出來。榮民局局長福布斯因為侵吞軍事物資、給無政府主義者偷買藥品、在買賣交易中吃回扣而被人指控,被迫辭職,不久被其助手開槍打死;司法部長多爾蒂利用職權侵吞公款、接受賄賂;多爾蒂的私人助手傑西·史密斯則因替美國國外财産主管托馬斯米勒接受賄賂被追究而自殺。哈定總統去世後被揭發出來的内政部長福爾受賄案更是臭不可聞。1922年,福爾利用職權之便,把懷俄明州一塊叫做"茶壺蓋"的石油田非法租讓給猛犸石油公司,從中擷取了30萬美元的賄賂。另外他通過把加利福尼亞埃爾卡山的石油田賣給泛美石油公司而收取了10萬美元的賄賂。後來福爾被最高法院判處10年徒刑,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任職期間被關進監獄的内閣成員。

這些"該天殺的朋友"使哈定總統坐卧不安。為了擺脫由此而來的精神刺激,哈定決定去西部地區旅行。1923年8月,正在旅行途中的哈定總統因大腦出血和心肌梗塞同時發作而突然去世。他的死與其說是因為疾病,還不如說是因為對自己政府中醜聞疊出的憂慮而引起的。

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讓哈定這個完全不稱職的人成為總統,對美國和他本人都是一場悲劇。對于美國來說,哈定的統治導緻了20年代的"道德大崩潰";對于哈定本人來說,二年半的總統任期所帶來的則是緊張、擔驚受怕和早亡。今天在美國,人們已經公認,哈定是美國曆史上45位總統中 "最糟糕的總統"。可說這是美國民主的一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