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11月17日訊(今日龍口 作者 王東超)

梨椿象=臭大姐
梨椿象是半翅目蝽科昆蟲,是梨樹的主要害蟲。黃縣是長把梨之鄉,梨椿象還是比較常見的,它身體盾狀扁平,呈梨樹皮色,趴在梨樹枝上很難發現。喜歡吸食梨樹幼芽、新葉、嫩梢和果實的汁液,能讓枝條枯死,果實變硬、畸形,如木渣一般,無法食用。是以梨農必欲除之而後快,梨椿象自保的手段除了隐身衣,屁股上還有個臭腺,遇敵會噴油狀液體,沾到手上一時半會洗不幹淨,是以黃縣話稱其為“臭大姐”。“大姐”是形容梨椿象衣着素淡,如質樸的農婦,那感覺非常到位,但是大哥肯定會不高興的。記得國小時學過一篇課文《黃鹂和山雀》,講的是黃鹂捕捉卷葉蟲,山雀捕捉梨椿象的自然常識故事,當時很為山雀難過一陣子。
牛虻=瞎眼兒蠓
牛虻黃縣話叫作“瞎眼兒蠓”,原因是它自恃身強力壯,不像蚊子那樣“斯文”,而是橫沖直撞,忽東忽西,像是眼睛不好使一樣。瞎眼兒蠓是叮咬牛馬的,有時也叮人,特别是夏天下河洗澡的時候,瞎眼兒蠓就在水面上轉圈飛,趁人不備咬上一口。瞎眼兒蠓咬起人來特别疼,這就像給牛注射用的針頭打在人的屁股上,和它比起來,蚊子隻能說是不要太溫柔哦。
七星瓢蟲=花蓋蟲
七星瓢蟲屬鞘翅目瓢蟲科昆蟲,以蚜蟲為食,是著名的農業益蟲。身體呈圓形,背部拱起,像倒扣的小瓢,翅膀上有七個黑色的點點,是以人稱“七星瓢蟲”,黃縣話稱之為“小媳婦兒”,可能是看上去花花的,像穿着花衣服的小媳婦兒,哎,又是讓男士欲哭無淚的名字。也有叫它“花蓋蟲”的,其幼蟲與草蛉的幼蟲長得有點像,也是以蚜蟲為食的。
虮兒=虱子卵
現在的人衛生條件好了,經常洗澡換衣,很多人不知虱子為何物,但在人類的進化史上,虱子是與人類關系最“親密”的昆蟲之一,幾乎成為居家旅行必備。南宋陳善寫了本詩論叫《扪虱新話》,在古人看來,一邊捉着虱子一邊談論詩歌是一件很高雅的事兒。我們國中上生物課,老師弄來台顯微鏡,卻沒有觀察材料,有一個同學自告奮勇,從懷裡摸出隻虱子,我們才得以知道虱子原來是六條腿的。虱子的卵黃縣話叫“虮兒”,虱子已經夠小了,黃縣話有句俗話叫“吃個虱兒争條腿”,以虱子之小反襯争心之切。虮子就更小了,比一粒芝麻還小得多,肉眼幾乎看不見,隻看見白色的一個小點,但很多粒卵密集在一起,衣服的褶縫裡,頭發根上,白花花的一片,看上去讓人心裡發麻。過去家裡除了梳子以外,還會有一把篦子———是用竹子做的,中間有梁兒,兩側有極密的齒。篦子就是專門“篦”頭發裡的虮兒用的。
米象=蚰兒=蛘子
米象,鞘翅目象蟲科昆蟲,也就芝麻大小,是貯藏谷物的主要害蟲,危害米、稻、麥、玉米、高粱等。成蟲的頭部前伸似象鼻,且以米為食,故稱“米象”, 俗稱“蛘子”,黃縣話叫“蚰兒”。糧食貯存久了,就容易招蚰兒,把麥子和玉米蛀出一個個洞,有的甚至隻剩下一層皮。揀個好天兒,把招蟲兒的糧食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工夫,密密麻麻的小黑蟲就蜂擁而出———或許古人看着像奔跑的羊群,是以才以“蛘”名之———尋找陰涼的地方,用腳碾一下,會“嚓嚓”有聲。順帶說一下,黃縣話裡有種蟲子叫“尖蚰”,學名應為隐翅蟲,體型小,屁股尖尖的,鞘翅較短,腹部大部分外露,看上去像沒有翅膀似的,是以叫“隐翅蟲”。夏天在外乘涼,經常會讓它叮一口。落到胳膊上,如果一巴掌拍死,它的體液裡有一種酸性毒素,會燒灼人的皮膚,引起過敏性皮炎,就會起一個個“撇檩”,嚴重的還會起水泡。是以老人形容人“尖就”,就是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會說“你看你和個尖蚰樣兒嘞”。尖蚰也是鞘翅目的,也許在黃縣話裡,帶“蚰”字的昆蟲都有堅硬油亮的外殼吧。
螞蟻=虮蛘
在黃縣話裡,螞蟻叫作“虮蛘”,這實在是很形象的。螞蟻是膜翅目昆蟲,與蜂子是遠親,不管是樣子還是群居的社會生活,二者都比較像。略有不同的是螞蟻有專門的兵蟻,而蜂子是全民皆兵,不專門配置保安部隊。最早的螞蟻應該和蜂子差不多,也是有翅膀的,這從蟻後和雄蟻交配之前都有翅膀可以看出來。因為長期的地栖和洞穴生活,那對翅膀太礙事了,慢慢就退化掉了。掏過螞蟻洞的人都知道,螞蟻特别是很小的那種螞蟻,卵是非常小的,小的就像虮兒一樣,看上去白白的一片,黃縣話叫“虮蛘蛋兒”。虮蛘的“蛘”字說明螞蟻和蛘子比較像,從個頭,從顔色,從成群奔跑的樣子,都有幾分神似。是以虮蛘這個詞是前人抓住虮兒和蛘子的兩個特征組合而成的,“蛘”在這裡輕聲變韻,“iang”讀作“ing”,“白楊”“展揚”都是這麼讀。虮蛘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差不多有9000種,個體大小相差很大,有一種喜歡上樹的大個虮蛘,黃縣話叫“馬虮蛘”,就是古人所說的“蚍蜉”,韓愈在《調張籍》寫道:“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馬虮蛘上樹隻是為了找口吃的,不想卻被人調侃一番,和“螳臂當車”的螳螂成了難兄難弟。
在黃縣還有一個民間禁忌,大人會告誡小孩子,千萬不能對着虮蛘窩撒尿,不然晚上“小雀兒”就會又紅又腫。其實這是有科學道理的,虮蛘會分泌蟻酸,舔過虮蛘屁股的都知道,會有一種酸酸的味道,類似白醋。當虮蛘窩受到水攻的時候,憤怒的虮蛘有可能撅着屁股噴射蟻酸,沾到皮膚上是會引起過敏反應的。大人站得高尿得遠,不會有多大妨礙,小孩子如果低近射擊,便不免有些危險。是以很多看似怪異的禁忌背後,都隐藏着禮儀或是安全方面的考量,但人們一般不喜歡正襟危坐的說教,而喜歡那些神神叨叨的又充滿想象力的忌諱。
責任編輯:小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