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的文藝片中,一部名叫親愛的殺手的我最喜歡。

想做殺手需要三個條件:一個委托,一個目标,一個報酬。單親少女認為人活着也需要三個理由,但活的很累,既要照顧媽媽,還要看店養家,甚至還被迫出賣身體。鄭人碩缺乏自信,和父親相依為命,渴望得到異性的溫柔,但連召妓也被嫌棄,隻能躲在廁所自慰。都是天涯淪落人,可否相濡以沫?這部親愛的殺手,能否殺掉痛苦根源呢?童星出身的邱偲琹,是個好演員,演活悲慘人物。近年來挑戰不同角色的鄭人碩,這次演下肢癱瘓的弱勢力量,再顯演技實力。
鄭人碩是好演員,題材尺度還是挺大的。鄭的表演極為自然,女主也犧牲了不少,掙紮在底層的弱勢群體之間互相撫慰,慘是肯定慘了,但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還不夠。邊緣人的愛情故事,尺度沒想象的大。
結尾鄭人碩親爹釋然的微笑絕了,真實又殘酷。活下去的三個理由,一個明天、一個期待、一個依靠。這句話在電影裡換個表達可能是,人活下去的理由,愛和性。這是來自作者單一且粗暴的表達。
顯然大部分人不同意。但不是主流觀點,是不是就意味着錯誤?電影是不是就應該偶爾照亮一些不那麼陽光普照的角落呢?
這是一部後勁極強的台灣電影,短短一個多小時,卻道出許多台灣社會上的黑暗議題,像是霸淩、殘障人士士,性暴力、的歧視污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