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部bbc紀錄片《如何減緩衰老》在網上熱播。
《如何減緩衰老》
片中的主角是一名叫羅津娜整形外科醫生,她的日常工作與皮膚有關,一直令她好奇的是,皮膚是如何變老的?人們該如何預防?于是她離開治療室進入先進的皮膚科學,結果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
如何減緩衰老呢?總結起來就是:注意防曬,抗糖化(減少澱粉的攝入,戒糖),吃顔色鮮豔的食物、富含脂肪的魚類、帶有苦味的食物。
不得不說,在快節奏、壓力大的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和養生。
在日本,上班一族以工作狂著稱,加班是一種常态。然而壓力最大的日本,卻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國民平均壽命常年穩居世界第一。他們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7歲,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1歲。二十多年來,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都穩居世界第一,在日本南部的沖繩島,居民中百歲老人的比例更是全球最高。
為什麼會這樣呢?
背後的秘密可能都蘊含在“ikigai”這個詞當中。《日本人幸福長壽的秘密》(ikigai)為你揭示這種日本特有的生活理念,通過找尋生活的意義,養成良好的日常活動和飲食習慣,培養愛好,積極社交,緩解壓力,讓我們集中精力,充滿熱情地過好每一天,獲得幸福又長壽的人生。
讓我們在書中解鎖更多長壽的姿勢吧~
ikigai就是每個人生活的意義,如何知道自己的ikigai是什麼呢?
大家不妨來仔細思考一個問題:你所熱愛的,你所擅長的,這個世界需要的,能得到報酬的,這四樣東西有沒有重疊的區域呢?實際上,這四個因素重疊的地方,就是你的ikigai。
當然了,有的人可能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ikigai,有些人可能慢慢才會發現。如果你屬于後面這一類,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不懈,畢竟你要尋找的目标,是支撐每天行動的力量源泉。
正因為如此,沖繩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會保持高度的專業精神,而且特别注重細節。比如說,這本書的作者在沖繩的一個畫筆廠裡遇到了一位熟練的工匠,她的工作是用一根一根的毛做成畫筆,而她一輩子都在完善這門手藝,到現在已經可以用出神入化來形容。
想要幸福長壽,ikigai至關重要。如果工作能給你帶來意義,那就不要退休。在日本,雖然政府規定60歲可以退休,但很多老人還會選擇繼續工作。如果一門愛好能讓你的生活充滿快樂和意義,那也千萬不要放棄這個愛好。
沖繩的老人們遵循着這種理念,一直保持着充滿活力的生活。如果不得不退休,他們也不會閑下來,依然會用其他方式來維持積極的狀态,比如做園藝,或者參與社群的其他工作。積極投入的心态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研究表明,沖繩的百歲老人患心髒病和老年癡呆的比例都非常低。
我們都知道,想要過上高品質的生活,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缺一不可。但在現實當中,我們往往會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其實,強大的心靈跟強健的體魄一樣,都是長壽的關鍵。
來問問大家,你平常是不是上班坐着,下班回到家之後還是坐着呢?其實,現代人長期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對身體和情緒都有不良影響,同樣道理,大腦缺乏鍛煉會削弱神經連接配接,也不利于健康。是以,經常動動腦子非常重要。神經科學家什洛莫·布雷斯尼茨甚至認為,上了年紀的人之是以會腦子不靈光,是因為他們陷入了一成不變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不願意嘗試新的活動。
那麼應該如何鍛煉我們的大腦呢?很簡單,隻要是思維類的遊戲都可以,比如下棋或者打牌。如果你不滿足于這些的話,還可以走出家門,參與一些集體活動,多跟别人打交道。對大腦來說,社交是再好不過的鍛煉。
除此之外,長壽的另一個秘訣在于避免壓力。一些研究已經發現,壓力跟過早衰老息息相關,因為壓力會給身體和心理帶來過度的損耗。比如說,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做過一項實驗,他們讓一個有抱負的年輕醫生參加一系列的勞心費力的工作面試,過程中他要解決一堆複雜的數學方程。
研究人員取了這位醫生的血液樣本進行檢查,發現面試帶來的壓力讓他的身體産生了抗體,就好像他被某種病毒或者細菌感染了一樣。如果真的有病原體,這種免疫反應就能保護身體免遭傷害。但問題是,他并沒有真的感染,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帶來的抗體反而會攻擊健康細胞,加速身體的老化。
可是大多數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生活壓力都不小,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壓力呢?不妨試着練習保持正念,比如做做瑜伽呀,花時間去鍛煉身體呀,這些都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更仔細地去觀察和體會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态。
想象一下,假如你最大的愛好是滑雪,現在你正在一條漂亮的雪道上往下滑,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種喜悅和專注的狀态中,就好像可以一直這麼滑下去。實際上,沉浸在一件事情當中可以讓我們更長壽。這是為什麼呢?
上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米哈裡·齊克森米哈裡提出了心流理論,“心流”指的是一種完全專注和享受的狀态,沉浸其中的人會屏蔽掉其他所有的事情,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不管你在做什麼,隻要是主動專注于一件有目标的活動,都能讓我們體驗到心流狀态。心流能給人帶來興奮和充實的感覺,減少憂慮感,對心理健康大有好處,讓我們更加享受生活。
如果你的工作剛好能讓你進入心流狀态,那就是非常理想的情況,要是沒法實作的話,就一定要保證自己有一兩個能帶來心流的興趣愛好。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在追求心流的時候,選擇合适的難度等級非常重要。畢竟,如果你選的任務太簡單,可能很快就會覺得無聊,集中不了注意力,導緻沒法進入狀态。相反,如果你選的任務太難,就有可能會壓力太大,最終選擇放棄。
好比說你想學習一門新語言,一開始隻需要讓自己感覺有一點點挑戰就行。再比如,你可能是個程式設計高手,但已經覺得它沒什麼意思了,這時候,你可以試着拓展知識,學一門新的程式設計語言。這樣一來,用一種全新的方式投入到興趣愛好中,就能再次找回心流的體驗。
多年以來,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一直穩居世界第一,這也讓日本人的飲食方式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跟整個日本相比,沖繩人還要更長壽。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為了解開這個謎題,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琉球大學的心髒病專家鈴木誠就開始研究沖繩人的飲食。下面是他的一些發現:
首先,沖繩人的食譜非常豐富,食物多種多樣。本地人平時常吃的食物可以多達206種,其中包括許多草本植物和香料。比如,他們每天會吃五份水果和蔬菜。為了保證食物足夠多樣,他們還會盡量選擇不同顔色的食物。
跟豐富的蔬菜水果相比,他們的主食非常簡單,基本就是米飯和面條。不僅如此,鹽和糖之類的調料也用得很少。按照全世界的平均标準,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已經算比較健康了,而沖繩人的飲食還要更清淡——他們攝入的鹽隻有其他日本人的一半,而糖隻有40%。
除了食物多樣以外,吃得少也很重要。沖繩人有個習慣,吃飯隻吃八分飽。也就是說,在還有一點點餓的時候,就不再吃了。怎麼做到呢?很簡單,比如不吃飯後甜點,或者減少食物的分量。為了做到分量小,沖繩人吃飯用的盤子和碗一般都比較小,裡面盛着一定量的米飯、蔬菜、味噌湯,還有一份毛豆之類的小菜。
對沖繩人來說,少吃已經成了一種保持健康的本能。而現代科學也證明,減少熱量确實有好處。我們體内有一種促生長的蛋白質,叫做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如果這種蛋白質過多,細胞就會老化得更快。通過減少熱量的攝入,這種蛋白質的含量也會減少。是以,吃得少和長壽之間可以說是有直接聯系的。
總而言之,想要獲得健康、長壽又幸福的人生,不僅要好好吃飯,多多鍛煉,培養愛好,積極社交,還要懂得如何緩解壓力,抗擊焦慮。
然而,這年頭,誰要是沒點焦慮傾向,都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現代人。
如果你倍感壓力山大,飽受失眠焦慮之苦,不妨試試從書中尋找解決方法。這裡,給你推薦一個書單專欄《精選40本焦慮治愈系高分好書》。
路上讀書團隊為你精心挑選40本、10大類涵蓋商業、社會、心理、成長等領域的好書,精心打造全方位擊敗“都市泛焦慮”的兵器庫,精準抗擊十種焦慮:時代焦慮、階層焦慮、經濟焦慮、資訊焦慮、知識焦慮、職場焦慮、生活焦慮、時間焦慮、社交焦慮、自身焦慮。
減輕壓力,抵抗焦慮,為長壽買單,隻需99元。點選專欄,了解更多書單内容,可免費試聽。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