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來,由境外輸入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後波及多個省份,給國内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揚州、鄭州等地,由于疫情防控有關部門對一些重點區域采取了閉環管理的模式,那麼這些區域的生活物資供應如何保障,物流配送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距離南京僅100公裡的揚州,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依然很嚴峻。自從7月28日揚州發現第一例确診病例以來,主城區越來越多的區域按下了“暫停鍵”。但這些中高風險區域裡,物流保障卻一刻也不能停歇。
一大早,在揚州這家快遞公司的貨物中轉場,快遞員楊春就開始給貨車和這些即将要運送的快件,認真地洗了一把“消毒澡”。
貨車的車門、車廂入口都是重點消殺區域,每一個包裹無論大小,消殺過程中都不能有遺漏。這些包裹消毒後靜置片刻就被分揀到了快遞車上,即将要送往市區的快遞網點。
為了把快件盡快送到居民的手中,楊春每天要開着車往返中高風險地區好幾趟,核酸檢測就成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
距離揚州700公裡的鄭州,這些日子經曆了暴雨和疫情的輪番侵襲,物流配送業務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社群志願者,鄭州經八路社群配送員常會珍每天認真執勤,大家進出大門掃行程碼、測溫,絲毫不敢馬虎。
這些日子,常會珍除了在社群做志願者,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打理自己這個隻有二十多平米的便利店。為了滿足小區居民買菜、買藥的日常需要,常會珍開始主動為小區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
小區300多戶居民的生活日常,哪家缺什麼生活物資、要訂什麼菜、誰家有快遞要取,她記得清清楚楚。趁着中午取貨的人少,常會珍趕緊視訊聯系居家隔離的住戶,問問需要買點什麼,幫忙采購一些。
采購完之後,常會珍就會把買回來的東西用吊繩傳遞給居家隔離的居民。小區裡面的300多戶居民,早已經和常會珍成為了朋友、家人。她也總是在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
8月6日這天深夜,小區劉奶奶犯了心髒病,家人都在國外的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常會珍。常會珍馬上出門給她買來一盒速效救心丸,等劉奶奶緩回來勁兒才走。
常會珍的丈夫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家裡平常就自己和四歲的女兒。一邊要照顧女兒,一邊她盡可能抽出時間去看看院裡的獨居老人,上門問問家裡的情況,看看廚房還有沒有菜,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就在常會珍還在小區忙着配送工作的時候,五公裡外的金水區恒大名都小區,外賣小哥尚耀宗正在打電話給客人送餐。
随着鄭州疫情形勢的不斷變化,許多餐廳停止了堂食,外賣業務卻增加了。尚耀宗這樣的外賣騎手變得格外忙碌。為了保護好自身的安全,更為了讓顧客放心,尚耀宗每天都要給電動車、送餐箱和自己消毒好幾遍。
前段時間,尚耀宗曾經接到過一個外賣單,留言裡面寫着“孩子紙尿褲急用,抓緊時間送”短短幾個字。
尚耀宗第一時間打了顧客的電話,得知孩子爸媽在外地暫時回不了鄭州,家裡孩子奶粉、紙尿褲用完了,隻有老人在家帶孩子,因為疫情原因不敢出門,也不會用手機操作下單。尚耀宗馬上推掉了其他外賣單,第一時間把紙尿褲、奶粉買好,為老人和孩子解了燃眉之急。
不論是在揚州、鄭州,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為了保障物流的通暢,郵差、外賣小哥、快遞員都在不分晝夜的奔忙着。
【半小時觀察】阻斷疫情 暢通物流
8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釋出會,會上,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國家郵政局先後七次修訂行業疫情防控生産操作規範,要求企業做好從業人員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上半年,全行業疫苗接種率已經超過90%。截至目前,未出現快遞人員和使用者因為接觸快遞包裹而感染疫情的情況,全行業在疫情期間保持了穩定運作和高速增長。
在節目中我們看到,面對新一波疫情,廣大快遞人員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千方百計保持物流暢通。他們的付出,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來源:央視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