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淩晨,載着一千多名旅客的40次列車從齊齊哈爾抵達唐山。睡夢中的這座城市格外安甯,上下站的乘客并不多。列車停靠了7分鐘,3點30分,列車開動了,他們沿着津山線鐵路以一百公裡的時速快速前行。
馬上就要到終點站北京了,乘務組和乘客們都安心地期盼着天亮。不久後,車頭傳來劇烈的亮光,但這不是天亮,而是火光!
3點42分,唐山爆發了7.8級大地震。剛剛離開市中心僅10分鐘的40次列車被震得脫軌,内燃機車破損起了大火,頃刻間,一千多乘客被困荒野并置身于爆炸的危險中。

但這場危機最終因為人們的無私和互助化解,40次列車不僅脫困,還為災民送去了幫助。
他們究竟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下這場災難中的奇迹。新來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我們繼續往下看。
唐山大地震爆發在淩晨。這個時間點,40次列車正位于唐山站到胥各莊站之間的位置,周圍是一片荒野,人迹罕至。
淩晨時分,這一帶格外安靜,隻有火車的奔馳聲回響。車上的旅客大多是來自東北的解放軍和大慶的石油勞工,這些年輕力壯的乘客已經疲憊得入睡。乘務組的大多數從業人員也在車廂中休息。災難爆發的那一瞬,強烈的震動把所有人都驚醒了。
地震的沖擊使鐵軌變形,高速前進的40次列車有7節車廂脫軌,1節行李車被完全颠覆。許多乘客被颠翻在地,行李掉落,車廂變形,乘客們不安的死死抓住餐桌和把手。乘務組休息的車廂裡,列車長張林從下鋪滾落在地,他試圖站起來,但又一個颠簸讓他再次摔倒。
這時,列車的緊急刹車閘啟動了。列車終于停止了前行,人們面面相觑,都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來不及去想原因了,列車停在軌道上是非常危險的事。乘務組立刻行動起來。張林指令兩個乘務員趕緊到距車頭車尾50米遠的地方設定信标燈,示警可能開來的列車,再看看外面是什麼情況。
車外下着濛濛細雨,能見度非常差,下車的乘務員什麼也沒看清楚。車内,另一名列車長何慶祝帶着乘務員挨個檢查車廂,清點受傷人員。
就在這時,機車組突然爆發了熊熊大火。牽引40次列車的是兩台東風11型内燃機車,油箱裡裝着7噸柴油。為首的一輛油箱在劇變中破損了,柴油沿着機身洩露在鐵軌上,緊急制動時,輪胎與鐵軌摩擦出的火星引燃了油箱,頃刻間,大火竄得飛高。
乘務組心驚膽戰,火再燃下去,勢必會引起爆炸。他們立刻轉身沖到車頭救火。滅火器起不了作用,他們就從車外的泥巴溝裡運水撲火,手中沒有容器,就隻好用餐車裡的鍋碗瓢盆運水。乘客們也操起手裡的飯盆、茶杯,用一切手段運水救火。
但這點水對柴油起的火根本沒有效果,乘務組沒有放棄,他們用濕被褥標頭防火,就這樣沖進火場用泥巴往機車上填砂滅火。這些乘務員近乎于敢死隊,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爆炸吞沒。火星點飛濺到他們身上時,後面的乘客就立即用泥水潑滅。在乘務組和乘客們的齊心協力下,這場大火終于漸漸熄滅。列車員馮佳春已經暈倒,好幾名乘務員在救火中受傷。
但他們的努力換回了一千多乘客的平安。
此時,天光微亮。大家終于能看清外邊的情況了。但眼前的景象讓衆人頭皮發麻。唐山市的豐南區已經是一片廢墟,原來高聳的工廠已經變成平地。
直到這時,大家才意識到,唐山發生了嚴重的大地震。
40次列車衆人本來還在期待唐山的救援,沒想到,他們竟然成了距離唐山震中區最近的一個尚未遭到破壞的集體。車廂雖然損壞了,但還可以讓大家躲避風雨,人員雖然有受傷的,但看着城區的一片廢墟,傷者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擺在40次列車衆人面前最大的難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通知外界40次列車受困的消息。二是如何解決一千多人的飲食問題。
按照原本的計劃,40次列車在早晨就能抵達終點站北京,是以也不需要準備早餐。列車經過唐山時并未補充食材,餐車裡隻有晚餐剩下的30斤大米。這都不夠一千人吃一頓飯。
可看看地震的受災情況,列車長何慶祝預估他們将會被困很長時間。他們先派出一個乘務員沿鐵軌向津京方向徒步出發,要把40次列車的情況彙報出去。但吃飯的問題還不好解決。
乘客們首先拿出了自己攜帶的幹糧。高粱米、玉米碴子、各色豆子,五花八門的雜糧堆在了一起,但這仍然不夠,于是又有人從附近的田裡扒來一些洋芋。
為了煮飯,人們又從餐車裡扒出大鍋,車上的竈具已經不能用了,乘務員隻好用鐵道旁的舊枕木生火。這時出現了一個難題。當天下的雨淋濕了木頭,火怎麼也燃不起來。那些身強力壯的石油勞工和解放軍站了出來,他們出了個主意,用嘴吹,大家輪流吹。救火隊剛剛歇下來,40次列車又有了吹火隊,乘客排着長隊挨個來吹火。兩個小時後,火堆終于燃起來了。
這個看起來最笨的辦法救了所有人。
乘務員們架起鍋熬起粥來。粥裡什麼雜糧都有,乘客們戲稱是臘八粥,但這粥其實很稀,每人隻能分到兩勺,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
這時,車廂裡傳出嬰兒的哭聲。何慶祝一問才知,嬰兒媽媽從晚飯後就沒吃過東西,這點稀粥也不頂餓,也就斷了奶水,嬰兒吃不到奶餓得哭起來了。
何慶祝立刻讓餐車乘務員再找點吃食出來,最終給這名媽媽端出了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面。乘客們圍在這名媽媽身邊,大家都餓着、看着,沒有人和她争搶。這名媽媽不好意思吃,一再推讓,一個乘客說話了:“你吃不下,為了孩子也得吃啊。你不吃,都對不起乘客。”這名媽媽才含着淚水吃下了面條。到下午時,她終于讓孩子吃上了奶。小生命的安全讓周圍人都松了一口氣。
此時,荒郊野外的40次列車俨然被災難隔離成了一個小世界。列車長張林宣布成立一個臨時黨支部,他要求乘務員必須繼續為乘客服務,乘客不能擅自脫離集體。為了大家的共同安全,要齊心協力渡過難關。
張林派出一隊人沿着鐵路前進。前方一個橋口有座像倉庫的建築,可以到那裡去找糧食。然後他又組織了一批搶救隊,到最近的豐南縣救災。五六十個年輕小夥争着報名。等他們抵達縣城時,眼前是一片平地,除了警察崗樓,豐南縣的房屋全化廢棄墟了。搶救隊立刻開始搶救災民。
許多人被埋在廢墟下,搶救隊徒手挖出好些人,其中還有豐南縣的副縣長。搶險出來的人,就幫助他們到列車那去。
列車上已經準備好了給災民施粥,還有些解放軍懂急救知識,能幫災民治下傷口。列車内外都在井然有序地工作着。
等到入夜,搶救隊回到列車上時,他們吃上了一份濃稠的臘八粥。原來去倉庫的那隊人從廢墟下挖出了幹糧,他們手裡沒有口袋,就用褲管打結裝了回來,這才解決了大家的第二頓飯。為了節約,這段粥本來也熬得很稀,隻是留守的乘客們都把底下最稠的部分留給了搶救隊。
盛夏夜晚的蚊子奇毒,乘客們不得不躲進車廂緊閉門窗。悶熱的天氣下,車廂裡像蒸籠似的。好在乘務組在不遠處發現了一個小水洞,用棉被圍出一個小澡堂,張林立即組織男女分批去水洞洗澡。
剩餘的一輛機車還能為車廂供電,張林就用廣播一直下達訓示。
首先乘客們按車廂分組登名造冊,全員實行軍事化管理,一個車廂就是一個排,排長就由乘客中的解放軍擔任。吃飯、睡覺、洗澡都按分組進行,從制度上保證了乘客們不争不搶。但其實40次列車的乘客們都非常無私,他們一直都以人為先,吃飯時還要互相謙讓。
在這樣嚴重的天災下,40次列車始終保持着人性的高尚。
被困3天後,外出報信的乘務員帶回了48輛大客車。這些大客車是從天津鐵路分局聯系到的,當乘務員向他們報告情況時,他們都以為40次列車一定會過得非常艱難,沒想到,現場的一千多乘客始終井然有序,上車時還按分組挨個排隊出發。
大巴車送走乘客後,乘務組留在了40次列車上,他們還要堅守崗位,和列車同進退。這天晚上,又一隊人趕到了40次列車脫軌點。他們竟然是從齊齊哈爾鐵路分局趕來的,火車走到山海關就斷了路,他們步行了200公裡趕到胥各莊搜救。
領隊的葛副處長手裡拎着一瓶白酒,包裡裝着一疊錢,酒是準備來祭奠死難者的,錢是用來安葬的。葛副處長對乘務組說,當時他聽到地震消息時,就以為40次列車一定遭了大難,他根本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奇迹出現。
乘務員們哈哈大笑,和他一起分了那瓶白酒。
8月8日,唐山大地震一周後,40次列車乘務組乘着維修好的列車踏上了回齊齊哈爾的路。他們始終堅守在崗位上,這才鑄就了地震中的奇迹。
喜歡本期内容的話,記得關注點贊和轉發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