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優秀軟體測試工程師必備的8個能力

作為一名軟體工程師,需要的能力并不多,但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軟體測試工程師,需要的能力就比較多了,自己整理出來8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會分成很多細小的友善并進行舉例說明。同樣的,文章的思維導圖放在文末,需要原圖直接找我。

文章一共4500字左右,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不廢話,上幹貨!

一、業務分析能力

1.分析整體業務流程

不了解整個公司的業務,根本就沒辦法進行測試

2.分析被測業務資料

了解整個業務裡面所需的資料有哪些?哪些是需要使用者提供的?哪些是自己提供的?有哪些可以是假資料?有哪些必須是真資料?添加資料的時候可以用哪個庫?

明白了整個軟體的資料庫架構,才能知道哪一個資料是從哪一個表裡頭帶出來的,它的邏輯是什麼,有沒有連帶關系。

3.分析被測系統架構

用什麼語言開發的?用的是什麼伺服器?測試它的話需要用什麼樣的環境進行測試?整體的測試環境是什麼樣的?

如果缺少了,需要進行環境搭建,架構搭建。一般去一家新公司之後,架構是搭建好的,了解它即可,熟悉之前的這些老員工們使用什麼樣的架構去做的。

4.分析被測業務子產品

整個軟體有哪些子產品,比如說首頁面、注冊頁面、登入頁面、會員頁面、商品詳情頁面、優惠券頁面等等

明白有多少個子產品需要測試,每個子產品之間的連帶關系,進而怎樣進行人員分工

5.分析測試所需資源

我需要幾台計算機,需要幾部手機,手機需要什麼樣的系統,什麼樣的型号。

比如測一個網站的性能的時候,電腦的配置達不到測試并發5000人的标準,要麼更新電腦的硬體配置,要麼多機聯合,多機聯合時需要幾台電腦,都需要提前籌劃。

6.分析測試完成目标

我的性能目标是什麼樣的?我的功能目标是什麼樣的?我要上線達到的上線标準是什麼樣的?

性能目标,比如我要達到并發5000人的時候,cpu占用率不能高于70%,記憶體占用率不能高于60%,響應時間不能超過5秒

功能目标,比如整體的業務流程都跑通,所有的分支流程都沒有問題,所有的接口都能夠互相調用,整體的ui界面沒有問題,相容性沒有問題等

把這些問題都弄清楚,測試的思路會非常的清晰

二、缺陷洞察能力

1.一般缺陷的發現能力

至少你要滿足一般缺陷的發現能力,這個是最基本的,如果要連最簡單的一般的缺陷都發現不了的話,别說優秀測試工程師了,你說你是測試我都不信

2.隐性問題的發現能力

在軟體的測試過程當中有一些缺陷藏的比較深,有的是性能方面的問題,有的是功能方面的問題,它需要有一些設定特定的條件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比如說買雙鞋必須選擇的是什麼品牌,必須選擇是紅顔色,必須選擇44号,而且必須選擇用特定的支付方式才會出現這樣的bug的時候,那麼這種就屬于特别隐性的bug,對于這樣的問題的發現能力一定要比别人更強,要找到一些别人可能發現不了的bug

3.發現連帶問題的能力

當發現了一個缺陷之後,能夠想到通過這個缺陷可能會引發其他哪個地方出現問題,這就叫做連帶的問題。而不是說發現這一個bug之後提了這一個就算完了,一定要有一個察覺,可能其他地方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4.發現問題隐患的能力

有些軟體裡邊可能有一些操作子產品,或者是代碼寫的接口,表面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它是有隐患的,比如說這個接口寫的不穩定,當他傳的資料有一些問題的時候,可能它最後傳回的結果就是報錯就是報404或者報亂碼。

5.盡早發現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隻能停留在界面級别的話,那你根本就沒有辦法達到盡早發現問題的這個能力

你必須要等到前端人員把每個界面都做好了之後才能進入測試,而我能比你早一個月進入測試了,然後我比你結束測試時間快一個月,而你又比我晚一個月,那麼咱倆的薪資一下就拉開了

6.發現問題根源的能力

需要知道這個缺陷它到底是由什麼原因産生的,是屬于什麼類型的缺陷,是ui前端人員做的問題,還是背景接口人員做的問題?

不僅要找到這個bug,還要知道這個bug産生的原因,這樣的測試人員是非常棒的,而且很是受人尊敬,提bug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

三、團隊協作能力

1.合理進行人員分工

合理的進行人員分工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證

2.協助組員解決問題

比如說測試在趕進度,或者這個軟體項目的品質把控是一個團隊來把控的,協助組員解決問題就顯得尤為關鍵

3.配合完成測試任務

一個團隊裡邊的人員分工,他們的任務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咱們說的配合。你的東西做完了,要輪到我了,我的性能測完了之後該輪到你了,是以整個的一個流程下來之後,大家應該是各司其職,配合得非常緊密的一個過程

4.配合開發重制缺陷

我給你提bug,你改我的bug,咱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讓這個軟體變得更好,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咱們就一定要配合開發

5.督促項目整體進度

既然是一個團隊協作的過程,就一定要互相的去督促對方,包括督促開發去改bug,因為開發人員他們有時候工作很忙,他們不知道要先改哪些問題,要後改哪些問題,但是往往有一些缺陷,它影響了測試的這個時間,影響了測試的進度,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測試員去督促開發人員,讓他盡快的去解決你棘手的問題。這個東西能夠提高咱們的測試效率

6.出現問題勇于承擔

願意背鍋的最後都成為了上司,不願意背鍋的最後依然是員工

四、專業技術能力

1.掌握測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就是根基,根基打好了,你才能夠更有效地往後期發展,也就是為了以後的學習做一個鋪墊。如果根基都沒打好,功能測試不會,就想直接學性能,那性能是做不好的

2.娴熟運用測試工具

熟悉工具和熟練使用工具完全是兩個概念,熟悉工具基本上等同于不會,遇到過很多履歷上寫會使用什麼什麼工具,都沒有實際能力。比如loadrunner隻會一個簡單的錄制,增強一下腳本,覺得會用了,那知識會用了1/5,其他4/5 都不會。

3.了解工具操作原理

它是怎麼樣給伺服器發送請求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發送請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監控的,它的操作原理是什麼樣的,咱們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這樣的話能有助于更好的去使用這些東西。包括一些請求的協定,每個協定代表什麼意思,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4.自主完成測試任務

一定要能夠自己完成一個獨立的内容,獨立的工作,這件事情上司你交給我好了,放心我能給你搞定,要的是這樣的人

5.找出問題出現原因

找出缺陷的時候,不僅要看它的表面,還要看它的本質

6.提供問題解決方案

發現問題不是能力,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才是真的能力

7.提供完整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能夠說明你表達的清不清楚?上司能不能看懂?還有就是能不能夠把你整個測試的過程給它梳理得非常詳細,人家能夠通過你的報告,能夠了解到整個的項目的情況,而不是隻了解一個片面的情況

8.了解相關技術領域

觸類旁通

五、邏輯思考能力

1.判斷邏輯的正确性

面試官也經常會給測試人去出一些邏輯題,邏輯題能夠分析出來你這個人思維有沒有?活躍不活躍?還有他的次元,包括他想的問題的全面性,都能夠判斷得出來。

比如說去買一樣商品,它的裡邊邏輯就會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說它的會員的級别,什麼樣的級别去買什麼樣的商品,它的價格不一樣,什麼情況下會給優惠券,什麼樣的情況下不給優惠券?達到多少錢的情況下才能夠使用優惠券?如果說這裡邊的邏輯出現了問題的話,那麼整個的業務不用再測了

2.對可行性邏輯分析

要去測一個網站的邏輯的時候,一定要先思考這一個業務流程可能會涉及到哪些邏輯,這些邏輯哪些是可行的,有些是正向邏輯,有些是逆向邏輯,都要考慮全面,而不是說隻是把正向的邏輯測試全面了,逆向邏輯不考慮。其實往往更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逆向邏輯

3.思維導圖梳理思路

思維導圖工具能夠起到什麼作用,能夠讓你更有效的進行測試,能夠讓你的思路更清晰

4.站在客觀角度思考

去測試的時候,不要僅僅隻是站在測試人員的角度上去對整個網站進行測試,還更多的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要替使用者考慮

六、問題解決能力

1.技術上的問題

把自己的個人能力提升起來,多跟别人虛心請教,多去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2.工作中的問題

在任何的企業裡邊去工作,肯定會遇到一些工作當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什麼事情都會讓你很順心。是以要去處理工作上的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不要把它帶到你的工作上,或者是你的生活上,盡可能的去跟别人溝通,去解決這個工作上遇到的麻煩

3.同僚間的問題

在工作當中可能會涉及到跟開發人員的溝通,跟産品人員的溝通,跟ui人員的溝通,跟這三方的人員去溝通的時候,就要用不同的溝通方式

4.上司層的問題

如果你覺得你的上司不好,或者說你覺得對你的上司一些建議,不要的去跟同僚之間去說他壞話或者怎麼樣的,上司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制造問題的人

七、溝通表達能力

1.和技術人員的溝通

跟開發人員闡述缺陷時要簡潔明了、清晰易懂。當發現嚴重缺陷時,也不要大驚小怪,要站在開發人員的角度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踩在開發頭上,炫耀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

2.和産品人員的溝通

當對産品提出意見時,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說明自己的想法,而不要主觀認為不好而要求産品進行修改。

3.和上級上司的溝通

跟上司溝通時要有大局觀,不能隻考慮自己部門的情況。并且與上司溝通時,盡量直奔主題,不要拐彎抹角,當與上司意見不一緻時,也不要直接反駁,應該先給予認可,再闡述自己的想法。

4.在集體會議中溝通

在集體會議中不要一味的突出自己的個人能力,不要當話痨,也不要默默無聞。适當的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有助于讓大家更加重視你的存在。切記不要在多人會議中,去指責别人和推卸問題。各個部門的同僚,都要面子~

5.與下級員工的溝通

與下級溝通時不要擺高姿态,不要讓下級産生畏懼感,應該更多的為下級解決問題。服務好部門的同僚,才能更好的産生凝聚力。

八、宏觀把控能力

1.有效控制測試時間

測試周期的時間控制,應當采取多種方法去衡量,例如人員能力,人員數量,項目複雜程度,同類項目的測試經驗等多方面去衡量。

2.有效控制測試成本

測試成本指的是人員成本跟時間成本,不要浪費每個人的時間跟勞動力,要讓每個人充分發揮最大的價值。

3.有效制定測試計劃

測試計劃對于一個項目是核心關鍵,它的存在為了讓測試進行中有依據可查。是以測試計劃,一定要切合實際情況,要經過思考和衡量最後得出計劃安排。

4.有效控制組員情緒

組員的情緒可以直接影響測試進度跟測試的品質,當有組員出現思想問題時,應當及時溝通,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去解決問題。而不能裝看不見。

5.有效進行風險評估

任何項目在進行期間都存在許多潛在的風險,例如,人員離職,生病請假,業務變更,需求變更,伺服器或其他元件故障等。應當提前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6.有效控制測試方向

測試的方向是指測試的目标和測試的範圍,很多項目的測試是有針對性的,例如性能測試,是以在測試中,一定要随時清楚測試的目标和目的是什麼,以免把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業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