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作者:極目新聞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淩燕

群眾樂園,一個武漢人都知道的地方。近百年時光裡,它的名字換了又換,模樣也變了又變,但隻要提起它,就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

因為,極少有一個建築能像它,将百年之間的曆史風雲和活色生香的社會圖景濃縮在一起,并伴之以中國近現代戲曲文化的菁華。

“大武漢催生了群眾樂園,群眾樂園也影響了大武漢。”武漢民俗文化研究者、宜昌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武漢群眾樂園故事》作者彭翔華說。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誕生傳奇:一個市井混混的夢想】

“群眾樂園的建立人,最初是個混混。”彭翔華說,這個人叫劉有财,小名貴狗,出生于漢口一個貧民家庭。最初他帶着一幫“流打鬼”幹些敲詐偷盜的事兒,後來做了軍警,因為機敏精明,善于巴結,以緻官運亨通。1907年他42歲時,就當上了長江水師駐湖北巡緝隊總巡官。

“那時候,正逢漢口步入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轉型時期,晚會、賽馬、電影、俱樂部等都開始成為潮流。劉有财常年紮根在商家業主、碼頭店鋪、茶園食館裡,深知不同階層的愛好和需求。他認為漢口需要一個能看新奇、盡情消遣的綜合娛樂場所。”于是,他想仿照上海“新世界”在漢口也修一個“新世界”。劉有财跟政、軍、警界走得近,與工商、實業界也聯系緊密,這些人有實權有财力,他通過他們實作了集資招股,籌到了資金。原拟名“漢口新世界(hankow new world)”,後不想跟上海新世界的名字太相像,根據多數股東意見,改叫“漢口新市場”。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彭翔華說,這個地方過去叫“土蕩”,可通黃孝河,後來水退土出,德商建了個牛皮加工廠,整天臭氣熏天,污水橫流。但不得不說,劉有财真是眼睛‘毒’,偏偏選中了這塊地。事後看來,這裡正好位于租界和華界的交界處,友善不同文化的交流,同時選址在漸趨完善的後城馬路旁邊,交通友善,便于發展經營。而六渡橋、江漢路的商業中心地位正在形成,新市場上下逢源,相當于坐在一個聚寶盆上。”

新市場1918年開始施工,由著名設計師祝康城主持設計,建設速度突飛猛進。而正是躊躇滿志的劉有财,此時卻突然去世了,年僅53歲。關于他的死因說法不一,《武漢市志·人物志》記載,1918年11月劉有财視察新市場工地時意外跌傷,撒手而去。徐明庭在《劉有财與“功狗功人”》中則說,劉有财因肺病而亡。民間也有說法,稱劉有财在工地上踏空摔落是遭人暗算。

總之,劉有财沒能等到新市場為他日進鬥金的那一天。

【經營傳奇:它最會“抓人眼球”】

1919年5月29日,新市場開業了。“它完全可以用閃亮登場來形容。”彭翔華介紹,它既宏偉又新潮,融中外文化于一體,主體建築是呈梯形擡升的圓形大廈,兩翼有對稱的三層樓房,門樓三層各有大廳,四樓有通道直達兩翼的平台。它有裝着氣窗的穹頂,有敞開式塔亭可供人遠眺,它還有電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新市場的經營者很懂得聚人氣。“入園門票隻用24個銅闆,按1929年的一份社會收入調查報告來看,當時作為底層的人力車夫,每個月的收入足夠去100次新市場。是以對一般家庭來說,用24個銅闆開個洋葷,完全可以承受。”彭翔華說,新市場提供吃喝玩樂購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從百貨到飯堂,從理發店到浴池,從戲台到電影院,從哈哈鏡到動物園、彈子房、圖書館,人們各取所需,盡情玩樂。不僅國内最流行的新玩意一應俱全,還常有國外來的異域表演,比如美國航空大家的熱氣球表演就相當轟動。

1919年7月,新市場還推出了自己的報紙《漢口新市場日報》,這是武漢娛樂界第一份專業“戲報”。

據《武漢巷史》一書介紹,新市場總是人潮湧動。“更重要的是,新市場影響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人們對娛樂的接納度明顯提高了。另外,女性也是以獲得了更多的自由,不用再被關在家裡,她們也可以來逛新市場,了解最新時尚。而當時,各種婦女解放、婦女運動的活動宣傳陣地就在新市場。”彭翔華表示,“新市場對武漢的社會風俗,思想文化的影響非常大。”

【舞台傳奇:楚劇正名漢劇興旺之地】

新市場的生存,不可避免要受社會時局的影響,随時代變遷,它多次改名。曾名“漢口新市場、血花世界、中央人民俱樂部、武漢人民俱樂部、漢口國樂園、群眾俱樂部、興記新市場、明記新市場、和記群眾樂園、群眾樂園、人民文化園、新群眾樂園”等,現名“凱德群眾樂園”。

不過對于武漢人來說,群眾樂園是它最好記也最貼切的名字。而老武漢人一說起群眾樂園,必會提到“聽戲”。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群眾樂園是一座民族戲曲的豐碑!”彭翔華說,“它是楚劇的正名與騰飛之地,漢劇的振興之地,平劇的繁盛之地,武漢話劇的興起之地,豫、越、評、黃梅、花鼓、采茶等劇種的荟萃之地,武漢現代雜技魔術的發祥之地,本土曲藝的再生之地,木偶、皮影、電影等各類藝術的綻放之地。”

群眾樂園的平劇表演具有極高水準,程硯秋、梅蘭芳等“四大名旦”都曾在這裡登過台。周信芳、馬連良等大腕,大京班、小京班的諸多名角都先後來此獻過藝。“值得一提的是,與梅蘭芳并稱為‘北梅南歐’的戲劇名家歐陽予倩1927年在群眾樂園演出後,就再也沒有登台唱過平劇。”1962年歐陽予倩去世,田漢悼念他的詩作中,就有“隻憐絕唱驚江漢,從此人間不易聞”的句子。

過去楚劇一度不被官方承認,認為其上不了台面。1927年2月,李之龍将楚劇請進血花世界演出,堂而皇之地為楚劇正名。

群眾樂園與漢劇的關聯就更緊密了。二十世紀出現的三位漢劇大師餘洪元、吳天保、陳伯華掀起的三次漢劇狂潮,都和群眾樂園有關。“餘洪元曾為大舞台破台并在這裡表演了将近2年。吳天保在新舞台搞過漢劇改革。小牡丹花陳伯華與大牡丹花董瑤階在新市場内的同台演出,更是被視為漢劇演出史上的經典。”

“各種戲曲文化在武漢交彙,不同地方的戲種都能在這裡得到展示,這種盛況全國少見。”彭翔華感慨地說,“群眾樂園集齊了南北戲種,相當于一個活體的中國戲曲藝術博物館。”除了戲劇,其他表演形式也依賴于它的土壤,“武漢雜技團、武漢說唱團以前都長期在群眾樂園表演。”

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張明智就曾回憶,小時候除了上學,他就泡在群眾樂園,每天都省下過早的兩毛錢買票看演出,最愛的就是湖北大鼓。久而久之,演員們都認識了這個每次坐在第一排的小鬼,到11歲時,他正式拜陳謙聞為師開始學藝,16歲時加入曲藝隊,從此走上演藝路。

【未來傳奇:期待它的下一次變身】

走入今天的群眾樂園,電動扶梯、落地櫥窗、種種或文藝或奔放的招牌……被王府井、萬達等新商業所包圍的群眾樂園略顯清冷。當年人們聽戲、品茶、看新奇的熱鬧景象,已無痕迹可尋。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這些天來,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了不同年齡段的市民,他們記憶中的群眾樂園則截然不同。老年人眼中,它是最棒的戲迷天地;中年人心中,它是新奇的大世界;年輕人眼裡,它是時髦潮品的大市場……

80後“心樂”(網名)說:“讀大學時我每周末必逛江漢路步行街和群眾樂園,群眾樂園裡有很潮的小商品,發夾、眼鏡、指甲油……”

70年代生的姜骞從小在民權路一帶長大,“我小時候覺得群眾樂園是個大世界,裡面什麼都有。有雜技、魔術、機車飛檐走壁,也有胸口碎大石、紅纓槍頂喉嚨、猴把戲等江湖藝人,每次去都覺得一雙眼睛看不過來。”

60後孫女士說,“以前群眾樂園裡的歌舞廳、電影院都蠻上檔次,是漢口最洋氣的地方。”

這棟99歲的老房子,濃縮了大武漢時代風雲與活色生香

彭翔華兒時的時光是在群眾樂園裡面度過的,“上世紀60年代初,那會還有很多戲上演。但凡家裡來了外地客人,一要帶他們去長江大橋,二要帶他們去群眾樂園聽戲。群眾樂園是武漢人待客的一道大菜,而且非常有武漢特色,無可替代。”如今再跟20歲上下的年輕人講到群眾樂園的往事,他們往往一臉驚訝,“在全國,像群眾樂園這樣的地方并不多,希望有一天能恢複一些從前的痕迹,至少能讓下一代知道,這個百年老建築有多麼傳奇!”

連結:

群眾樂園的曆次更名

1919年5月29日開張營業,“漢口新市場”(hankw new world)

1926年改名“中央人民俱樂部”。

1927年更名“血花世界”。

1928年改名“漢口國樂園”

1928年11月15日改名為“群眾俱樂部”。

1929年5月随市政府變更而改名“漢口特别市群眾俱樂部”。

1931年,“興記新市場”。

1939年3月,更名為“明記新市場”。

1945年抗戰勝利後,改名“和記群眾樂園”。

1949年7月17日,正式确立名字為“群眾樂園”。

1966年8月,改“人民文化園”。

1979年4月26日,恢複“群眾樂園”名稱。

1993年由新加坡公司投資經營,改名為“新群眾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