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作者:庫卡曲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司馬聃

344年,動蕩不安的東晉迎來了自己的第五個皇帝——晉穆帝司馬聃。司馬聃是晉康帝司馬嶽的長子。344年,晉康帝駕崩,司馬聃即位,朝政由其母皇太後褚蒜子臨朝聽政。晉穆帝司馬聃在位期間,東晉對周邊的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前秦進行了數次的戰争,甚至在356年奪回洛陽,期間還消滅了割據四川的成漢政權。在與各方勢力的戰争中,東晉的版圖有所擴大,或許這就是晉穆帝唯一可以引以為傲的政績了。

晉穆帝司馬聃(343年-361年7月10日),字彭子,東晉第五位皇帝。晉康帝司馬嶽長子,母康獻皇後褚蒜子。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褚蒜子與司馬聃

361年五月,司馬聃在顯陽殿駕崩,時年僅19歲。葬于永平陵,廟号孝宗,谥号穆皇帝。

司馬聃的父親是晉康帝司馬嶽,司馬嶽繼承的是他的哥哥晉成帝司馬衍的帝位,司馬嶽即位後也表示要還政于哥哥一脈。344年司馬嶽病重,專權的庾冰想要立司馬昱為帝,以確定自己的專權地位,但是司馬嶽最終還是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帝。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褚蒜子

為何司馬嶽沒有還政于自己的哥哥一脈,也沒有按照專權的庾冰的意見而立司馬昱呢?

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司馬嶽的私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皇後褚蒜子家族的勢力。褚蒜子出身名門望族,門第高貴。司馬嶽死後,褚蒜子臨朝聽政,任命老臣何充輔政,同時為了讓司馬昱安心,特封司馬昱為撫軍大将軍。褚蒜子聽政後,就着手解決庾冰家族的專權問題。或許是老天幫忙,庾冰、庾翼兄弟先後病死,褚蒜子不費吹灰之力就解體了庾冰集團,但是庾氏集團的其他分支又有了蠢蠢欲動之勢。褚蒜子為了穩定朝局,是以聽取了何充的建議,開始重用桓溫。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桓溫的野心很大,當時桓溫是皇親國戚,又是地方大員,但是桓溫卻表現的異常低調。就是恒溫的低調作風,使得自己騙取了何充以及褚蒜子的信任,恒溫逐漸的掌握了大權。掌權之後,恒溫為了提升自己在朝政以及國家的威望和影響力,于346年帶兵征讨割據四川的成漢政權,成漢滅亡。成漢政權滅亡後,恒溫為了更進一步的擴大的勢力,是以打算北伐。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桓溫北伐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桓溫北伐混戰圖

公元356年,桓溫北伐,并收複了洛陽。桓溫提出還都洛陽的建議,但是偏安江南的皇族與士族,都不願意自己受到危險,是以朝堂否定了恒溫的還都建議。此舉使得恒溫更加的覺得權利的重要性。接下來的時間裡,恒溫一手抓軍事,一手抓朝堂,慢慢的蠶食着東晉王朝的權力。

可歎褚太後雖然瓦解了庾氏集團,使得庾氏集團分崩離析。但是沒想到桓溫的專權比庾氏集團更甚,給國家帶來的傷害更深,更為今後的東晉政權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公元357年,司馬聃開始親政,而褚太後則退居後宮。

此時的朝政被恒溫把持,那麼既然司馬聃親政了,為何不收回朝政大權呢?

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司馬聃已經習慣了安逸奢靡的宮廷生活,根本不想國事。内心很抗拒國事,隻想淫樂,桓溫也樂見其成。

第二: 恒溫控制着朝政大權,或許司馬聃也想收回朝政,但是沒有膽量去行動。

第三:司馬聃或許行動了,但是失敗了,隻能聽之任之了。

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東晉皇帝——晉穆帝司馬聃

不管是何種原因,反正司馬聃是沒有任何的權力,執政的17年裡,除了在後宮夜夜笙歌,縱情淫樂之外,真的是毫無作為。司馬聃完全的繼承了自己父親無能的特點,在位期間,縱情歌舞,淫亂至極,頑劣荒淫,比他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