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永登縣疫情防控第一線,活躍着由1000多名退役軍人組成的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小分隊。他們身穿紅馬甲,心系防疫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上司和統一指揮下,在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帶領下,在科學有序的戰鬥中無怨無悔,奉獻至誠,争當先鋒。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用“招之即來,戰之能勝”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防疫顯本色”的時代壯歌,成為永登人民心目中的一抹紅,疫情防控的急先鋒。
特種兵馬德才:“為國盡忠,算我一份。”
家住連城鎮連城村五社的馬德才是瘦高個,26歲,未婚,和人說話帶着幾分腼腆。今年5月,馬德才因父親出車禍身亡,從部隊退役回鄉後,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0月20日,他看到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的倡議書後,一大早便辭别年老多病的母親,來到縣城,投入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中。服務隊安排他的任務是清點登記各類食物,每天送餐400多份。他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10點多,才回到自己租住房間。他說,“我是一名榮民,為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出點綿薄之力太應該了!”
士官張得祥:主動請纓,排程有方
張得祥,永登國樂人,中共黨員,待安置四級軍士長。退役後,義務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協助文秘工作,辦事幹練細心,能文能武。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第一時間和戰友劉江、羅映龍主動請纓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并迅速發動自己的戰友們報名參戰。他看到排程工作任務繁重,就毛遂自薦擔任了後勤保障送餐總排程,每天負責排程20多輛配餐車和100餘名送餐的退役軍人志願者。連日來,他加班加點,多方統籌,平均每天完成3000餘份的送餐任務,安全、高效、精準的保障了一線從業人員按時用餐,讓一線防疫人員吃上了一口熱乎的工作餐。同時,他還負責高速路口執勤、小區樓院值班值守、核酸檢測點秩序維穩、防疫物資搬運發放排程等上級安排的緊急任務,除了這些工作他還要抽時間編輯報送每天的防疫動态。忙碌時,他常顧不上吃飯喝水。他時常在工作群裡為一線從業人員加油鼓勁。他說,“我的這點本領,是在部隊學到的。回到家鄉,就要用出來,幹得更好!”

參戰老兵火高崇:組隊參戰,争當先鋒
63歲的火高崇,大高個、熱心腸,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立下三等功。從縣汽車運輸公司退休後的他經營着一家小企業。疫情發生後,他動員戰友及家屬、公司員工,組成了20人的應急小分隊,還動員外甥、侄兒開着兩輛車參加應急小分隊。他們多次出色完成了配餐和搬運防疫物資的艱巨任務。11月1日,永登縣城大雪紛飛,他帶着小分隊從公司向隔離點搬運物資。童玉霞、趙玉蓮等5名老兵家屬也不甘落後,和隊員們一道奮鬥在防疫一線。“面對疫情,我們責無旁貸!”小分隊每天接受的任務不一樣,接到任務後,火高崇憑着當兵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智慧,給小分隊分解任務,安排路線,火速行動,圓滿完成了各項防疫工作。
突擊隊:“二虎”上陣,逢戰必勝
張文虎、吳恭虎兩位退役軍人并稱“二虎”,是永登縣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的主力隊員。連日來,他們多次完成了向隔離點轉運物資,向防控點送餐,接送醫護人員等任務。10月30日,他們在隔離點,扛着門窗沿十一層樓梯攀援而上,奮戰四個小時,圓滿完成了搬運安裝任務。張文虎早上6點到崗,夜裡2點還在接送醫護人員。吳恭虎租住民房學車,疫情發生後,立即投入戰鬥。他們說,“疫情就是戰情,防控就是召喚,作為退役軍人,我們有理由站在第一列。”
何繼平:點位服務,有我必行。
何繼平,退役軍人,30出頭,自信陽光,機智能幹,打過工,當過老闆。疫情來襲,他主動擔任了配餐點負責人。晚上,他和在執法隊上班的妻子一商量,每人帶一個孩子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配餐任務重,點位分散,何繼平統籌安排,確定送餐精準到位。時間一長,上國小二年級的小女兒不願一個人在家,他就給小女兒做好防護,帶她到酒店的角落裡寫作業。每天近千份餐,最難送的地方,總有他的身影。每天臨時改派的任務,他總是沖在最前面。他說,我是一名退役軍人,一名共産黨員,家裡的事能克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丢!
精銳出戰,精準服務。逢戰必出,戰之能勝。以上事迹隻是永登縣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隊員的縮影,更多的事迹寫在永登大地,刻在百姓心裡!
特約記者 滿自文 祁生丁 趙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