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迎春 北京報道
近日,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決定下調國盛金控(002670.sz)及其發行的債券“16國盛金”信用等級,兩者皆由aa+下調至aa-。由此,觸發這隻債券的交易方式調整,自11月10日起,采用協定大宗交易方式,僅有符合規定的合格機構投資者才能買入,持有債券的其他投資者隻能選擇賣出或繼續持有。
此種變化發生的原因,需追溯至10月30日。當天上午9點30分,國盛金控召開董事會,通過了一項議案--《關于解聘公司财務總監的議案》。理由是,财務總監趙岑在公司第三季度财務報表進行異議簽署,且堅持異議簽署。緊接着,當天上午10點15分,國盛金控召開另一場董事會,審計通過了《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和正文》。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被解聘的财務總監趙岑,也是公司9位董事之一,在長達6年多的時間内,她同時擔任這家公司的董秘與财務總監。目前,她依然是上市公司的董事、董秘。10月30日當天接連召開的兩場董事會上,對于解聘與三季報,分别有1位董事投下反對票,均為她本人。
從解聘議案通知董事們的時間與後來正式召開會議的時間來看,令人不禁疑問:老員工趙岑堅持對三季報簽署異議的背後,這家公司的内部管理是何種狀态?這份三季報是如何産生的?
解聘議案與三季報的審議,在董事會這個層面雖然是同一天表決,但兩者對董事們造成的影響顯然不一樣。審議三季報的會議通知早在10月24日就以郵件的形式送達各位董事,然而解聘議案的通知在會議召開前31分鐘才到達諸位董事手中。顯然這與公告中解聘趙岑财務總監一職的表述一緻:“經多次溝通,趙岑女士堅持對該報表繼續保留異議簽署”。
趙岑不妥協的理由,詳細披露于上市公司11月7日的公告。其核心理由為,國盛證券雖然是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但因為證監會于今年7月17日起接管了國盛證券,是以趙岑認為,上市公司不再擁有主導國盛證券相關活動的權力,其行使股東權力的路徑被限制,不能行使控制權,沒有能力對國盛證券施加影響,國盛證券不應計入合并财務報表。
上述結論與會議處理方式,與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完全不一緻。上市公司将國盛證券納入合并報表中。
趙岑主持上市公司的财務工作長達6年有餘,僅在10月30日披露三季報當天被解除财務總監一職,這意味着,這份被她堅持簽署異議的财務報告也應在她主持财務工作下完成。
何以她主持完成的财務報告結論,她本人直至業績報告披露截止時點依然強硬反對?此種異常不得不令人追問,這份報告是如何産生的?對此,記者聯系上市公司董秘辦,要求采訪依然履職董秘的趙岑,董秘辦從業人員稱不知道董秘辦公電話,亦無法轉接。
(編輯:孟慶偉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