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調鼎集》序

作者:劉培國

《調鼎集》,為清代手抄食譜,有清代食譜大觀之謂。數十萬言,系清乾隆嘉慶年間揚州鹽商童嶽薦編撰,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散落民間,後存于北京圖書館善本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被一位叫做張延年的院校老師發現,遂校注刊印部分卷次供教學之用。1986年,經中國畫學科創始者、繼傅抱石之後開創江蘇畫派新貌的畫家董欣賓力薦出版。

讀《調鼎集》序

董欣賓枝蘭梅竹圖

打開《調鼎集》,可以看見三篇序,一是張延年的前言,二是成多祿寫于“1887年3月8日”的序,三是成多祿寫于戊辰(或是1928年)上元于京師十三古槐館的原序。這裡出現了兩個成序,便查閱成多祿詞條。成多祿,吉林人,原名恩齡,字竹山,号澹堪,著名書法家。他精詩文、功書法、詩詞、文稿,墨迹遍及東北三省,馳名全國,被喻為“吉林三傑”之一。民國初年任吉林省第二屆參議院議員,民國教育部稽核處處長,室園名榆廬、澹園、十三古槐館。1905年,成多祿以候選同知擢升首任綏化知府,1907年辭職,随黑龍江原巡撫程德全去江蘇,多祿在江蘇兩年多,遍遊江南,以文會友,留下不少詩詞墨迹,使關東文化流入江南。這或許就是成多祿能夠為《調鼎集》寫序的緣由。

讀《調鼎集》序

成多祿

書中所載成多祿1987年3月8日寫于揚州的序就有抵牾,其一,成多祿生于1864年,病逝于1928年,不可能在1987年寫序;其二,序中所稱,“餘少喜文史,自攻讀研究所學生,則專治畫史、畫論,亦時有論文、論著問世。”看上去,除研究所學生外,與吉林成多祿似吻合,不料之後卻是,“不道天假時機,配置設定至江蘇商專,參與中國烹饪高等教育之籌建工作”,與成多祿生平不符,這就讓人頓生詫異了;其三,若說此成多祿非彼成多祿,而此成多祿署名處又加注為原京師圖書館館長,而彼成多祿确是在1927年被任為中華民國教育部稽核處處長兼圖書館副館長的,有張冠李戴之嫌;其四,《調鼎集》原序既然是成多祿戊辰(1928年)年所寫,何必在“1987年”作古59年後再序一回?如果沒有猜錯,系書籍編纂瑕疵也難免。

讀《調鼎集》序

成多祿書法作品

通讀三序,辯證解讀了“民以食為天”和“君子遠庖廚”的關系。前言認為“君子遠包廚”系封建文化思想,由此障礙了烹饪著作的價值作用,這些著作往往都是珍貴的烹饪藝術寶藏。“君子遠包廚”,旨在用道德教化的力量,靠仁政統一天下,使天下人心歸服。“夫豈惡刍豢”,肉還是要吃的,隻是不忍聽見動物的慘叫。鄭序在了解烹饪文化時境界有所提升,“飲食之道,原為人類一切文明之所本,亦為衡量人類文明水準高低之尺度。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皆深關飲食烹饪。中國烹任,作為人類文化之佼佼者,其高、其深、其厚,堪稱獨絕!古文人有如蘇轼、倪瓒、袁枚輩,無不深谙此道,且有論著留世,為當今研究烹饪之寶貴資料。然不知何時,人們竟生一奇怪思想:視飲食之道為區區俗事,且為君子所不齒。流風至今仍不乏對餘誤入‘歧途,’深表同情者。嗟乎!”這個“誤入歧途”,便是從“專治畫史、畫論”淪為一介“飲食俗人”。

讀《調鼎集》序

淮揚菜

三序之中,到底是成多祿老辣。“是書凡十卷,不著撰者姓名,蓋相傳舊鈔本也。”上則水陸珍錯,下及酒漿醯醬、鹽醢之屬,凡《周官》庖人烹人之所掌,内饔外饔之所司,無不燦然大備于其中。其取物之多,用物之宏,《齊民要術》所載物品飲食之法,尤為詳備。為此書者,殆躬逢太平之世,一時年豐物阜,匕鬯不驚,得以其暇,著為此篇。華而不僭,秩而不亂。《易》曰:‘君子以酒食宴樂’,其斯之謂乎!往者伊尹以割烹要湯,遂開商家六百載之基。高宗之相傅說也日:“若作酒醴,爾為鹽梅。”遂建中興之業。《老子》日:‘治大國若小鮮。’聖王之宰割天下,比物此志也。然則是書也,雖曰食譜,謂之治譜可也。”

讀《調鼎集》序

你看,成多祿寥寥數語,境界為之一開,把吃喝尋常事上升到治國理政層面。《易經》說,有道德的人舉行宴會以酒食為樂。商代名臣伊尹以做飯的身份擔任了商湯的要職,開啟了商朝六百年的基業。殷高宗任命傅說做宰相時說,若做和羹,爾惟鹽梅。鹽鹹梅酸,做羹必不可少,傅說就是國家最需要的人,于是促成了國家中興。“治大國若烹小鮮”,聖王治理一個國家就像烹饪小魚小蝦一樣,要調理得當,從這個意義上說,《調鼎集》一書,說它是部食譜也行,把它稱為一部治理國家的書也行。

話已至此,成多祿意猶未盡:“濟甯鑒齋先生與多祿相知餘二十年,素工賞鑒,博極群書,今以伊、傅之資,當割烹鹽梅之任,則天下之喁喁屬望,歌舞醉飽猶穆然。想見賓筵禮樂之遺,而故人之所期許,要自有遠且大者,又豈僅在尋常匕箸間哉!” 鑒齋先生所希冀的是更大的目标,哪裡是僅僅在飲食之間呢?讀書人家國情懷躍然紙上。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讀《調鼎集》序

本文為劉培國先生原創文字

若需轉載請聯系此公衆号

未經授權轉載者

将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

轉發時切勿删除版權資訊

劉培國

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執行董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