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郝立新:增強理論自信 推進理論創新

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之際,如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是一個十分迫切而重大的課題。在省部級主要上司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讨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鬥争、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作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這些重要論斷為我們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和黨的理論建設指明了方向。增強理論自信,推進理論創新,既是我們黨理論建設的特色話語和顯著特征,也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繼續前行的重要任務和理論優勢。我們應當認真總結我們黨在堅持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方面所取得的經驗和成就,認真思考和謀劃如何在新時期進一步增強理論自信和推進理論創新。

郝立新:增強理論自信 推進理論創新

郝立新

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是

我們黨理論建設的重要特色

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一個寶貴經驗,就是始終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一傳統更加得到發揚光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明确提出在推進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堅持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進一步彰顯了我們黨的理論優勢。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建設的重要貢獻。

理論自信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堅守笃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高度認同。理論自信不是憑空産生的,它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力量和當代價值,來自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程序和偉大成果,來自于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成功經驗。理論自信的基礎是理論自覺。理論自覺就是自覺地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相結合,自覺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論自信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鋒、社會思潮多樣多變的形勢下,面對一些錯誤思潮傳播滲透、腐朽思想沉渣泛起的情況,尤其需要我們加強思想理論的定力,樹立對正确思想和科學理論的信念。理論自信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堅持主導性與包容性相統一的自信,既包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自信,也包括充分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和借鑒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沒有理論思維和創新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當代中國,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和創新意識。否則,我們就難以經受住曆史考驗、擔負起曆史使命、完成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偉業。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到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産生毛澤東思想;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改革開放實踐相結合産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到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在進行偉大鬥争、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作偉大夢想實踐中形成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成就都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

重視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是

我們黨思想成熟的重要表現

重視理論思維和理論建設是執政黨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執政黨的理論自信與自覺是執政得以成功的思想前提。列甯有一句名言:“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同樣,沒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國道路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我們把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和指導中國實踐,進而保證我們黨始終成為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上司力量。要使我們黨成為上司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核心力量,成為上司中國人民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核心力量,如果沒有對科學理論的自信、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那是不可想象的。

理論自信與理論創新是密切聯系的。理論自信是理論創新的精神基礎,理論創新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礎上的創新。沒有理論自信,理論創新就會失去科學理論的根基,就容易陷入盲目的“标新立異”。沒有理論創新,理論自信就容易迷戀守成、囿于教條。是以,理論自信實質上内在地包含了對理論創新成果的自信和認同。我們黨之是以能夠曆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于保持對理論建設的高度重視和高度自信,不斷在實踐創新基礎上推進理論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多次強調要堅持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而且成為自覺踐行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的典範,主要展現在:一是要求黨員和幹部把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作“看家本領”,多次組織政治局集體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并對如何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認識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表了深刻的見解;二是要求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要以人民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創新;三是堅持運用辯證思維、曆史思維、整體思維、戰略思維、底線思維等觀察形勢、分析問題、預測發展,在科學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産黨執政規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四是高度重視思想理論建設和意識形态工作,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意識形态安全,建設文化強國等。這些理論創新成果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世界意義。它們既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也是對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理論的新貢獻。

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永遠在路上

理論自信永不削弱,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這是在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執政黨建設規律的基礎上,我們黨基于實踐經驗的總結而不懈追求的理論品質。我們正處于新的曆史起點上,正置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理應對理論自信和理論創新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要繼續增強理論自信,把理論自信提高到新的境界。要充分重視我們已經取得的理論創新成果,特别是要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執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并在理論上作進一步的總結、提煉、概括和發展。要自覺做到兩個結合:一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機統一起來。就理論反映的内容而言,理論自信包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制度和文化等理論的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一定意義上往往通過理論自信表現出來。二是要在增強理論自信的過程中,把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同借鑒外來文明有益成果和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結合起來。這種自信既是對科學真理的執着堅守,又是對世界文明和傳統文化采取開放包容和辯證吸收的正确态度。

第二,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進行新的理論創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境界。我們要緊随時代步伐,關注社會實踐的新變化,及時總結和概括新經驗。目前,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理論創新面臨的新課題。我們要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和認識世情、國情和黨情,辯證地、曆史地、實踐地看問題,既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又要根據變化發展的實際作出新的概括。要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思考”的原則,即從曆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内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曆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準确把握時代特征,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的特點,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實踐性很強的理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運用、不斷檢驗。廣大理論工作者應該自覺把創新意識同實踐意識和問題意識結合起來,在理論創新上有所作為,以新的精神狀态和奮鬥姿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