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寶雞文理學院aie研究中心博士馮海濤,在aie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在一個月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先後在《美國化學會志》、nature集團發行的綜合性開源期刊等國際頂級期刊上連發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
馮海濤是寶雞高新區千河鎮人,2007年從虢鎮中學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化學生物學專業學習,直至博士畢業,之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後學位,現為寶雞文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寶雞文理學院aie研究中心負責人。
aie即聚集誘導發光,是一種光實體現象,最早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帶領的團隊在2001年提出。aie材料主要應用于光電材料、環境檢測以及生物等領域。馮海濤師從唐本忠院士,2019年4月回到寶雞繼續從事aie領域研究。近年來,馮海濤相繼在國際高水準期刊上發表論文27篇。僅在今年5月份,馮海濤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先後在《美國化學會志》、nature集團發行的綜合性開源期刊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調節aiegen推拉電子效應提高結腸癌診治效果》《利用推拉電子效應調節有機發光體由熒光向磷光轉化》《基于手性aie分子:手性識别、圓偏振熒光及其應用研究》三篇重量級學術論文。
“我到寶雞從事研究工作,各方面支援力度都很大,工作得非常開心!”馮海濤說,目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開發各種新型aie染料,用于疾病診斷治療、光學成像。以結腸癌為例,aie染料由于具有高靈敏度、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前期的臨床試驗。基于此,馮海濤開發了一種集診斷治療于一體的新型aie診療試劑,用于結腸癌的診治。(寶雞日報)
(w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