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訊(餘征 記者 包海多)“老杜啊,最近老下雨,你也不友善出去,我又給你買了點米面油啥的,家裡還缺啥不?”7月19日,哈爾濱市警察局南崗分局革新派出所社群民警楊巍扛着米面,拎着豆油走進了轄區居民盲人老杜的家。

“遛片兒”像走親戚一樣的民警楊巍。
“和楊警官結識有九年了,這九年裡,楊警官隔幾天就會來我家看看我,幫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困難,要是沒有他,我這些年都不知咋過來的。”老杜向記者介紹起了他與楊巍結識的過程。
2009年,楊巍調至南崗分局革新派出所工作,負責光芒街至人和街、永和街片區,在下片區走訪的時候,楊巍了解到了轄區居民老杜的情況。看到老杜和他癱瘓在床的父親,每月靠社保來維持日子,楊巍下片時,都會有意無意常到他家看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幫助他們,還把電話留給了他們,告訴有什麼事情可以到派出所來直接找他。
2012年,全國開始統一換領二代身份證,楊巍突然想起老杜一家人還沒來,他知道老杜和他的父親都不友善行走,就放下手頭工作拿起照相機趕到老杜家中給他們拍了照,并幫他們填好表格,然後拿回所裡辦理二人的二代身份證。幾個月後二代證下來的時候,楊巍又跑了一趟送到他們家裡。
通過下片區,楊巍結識了老杜一家,這一幫就是九個寒暑。而且通過“遛片兒”,楊巍遛熟了轄區,成為了轄區百姓的知心朋友。
“照戶籍背下來那是紙上熟,不算真正的百家熟,真正的熟是你都接觸、都認識、都知道居民的情況。”楊巍告訴記者,他經常利用下班的時間下片兒,因為隻有晚上人最全。群衆跟楊巍熟了,遇到困難最先想到的也是找楊巍幫忙。
2017年6月份的一天,楊巍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用濃重的外地口音很着急的問是不是楊警官,說自己叫紀某山,剛從安徽老家回來,平時在哈爾濱的早市上以賣菜為生,女兒馬上就要參加中考了,可因為沒有居住證報不上名,全家心急如焚。
聽到此情況後,楊巍立刻趕回到了派出所。他翻出了自己積累的關于紀家的檔案,确定符合辦理的條件後,馬上給紀某山打電話讓其趕緊領姑娘來所裡拍攝二代證的照片,随後楊巍又協調相關部門請求特事特辦,為其開通綠色通道。第二天,紀某山就領到了女兒的居住證。那一年,紀某山的女兒考上了重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