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抗擊法軍 為何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

1883年12月,中法戰争爆發。

當時,參與作戰的清軍數量并不少,如駐紮在山西有7個營,駐紮在北甯有40個營。可是,清軍将帥昏庸無能,士兵毫無鬥志,在法軍的攻勢面前不堪一擊,節節敗退。

唯有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還能夠堅持與法軍作戰,并能在局部地方取得勝利。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抗擊法軍 為何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

劉永福,字淵亭,生于1837年,廣東欽州防城司古森垌小峰鄉(今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鄉小峰村)人。劉永福自幼家庭貧困,遂加入天地會。後來,他将自己率領的一對人馬稱為“黑旗軍”。

1867年,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遭到廣西提督馮子材的進剿,被迫轉移到越南境内。到了越南後,适逢法軍入侵。劉永福幫助越南阮氏王朝多次擊敗法軍,被封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中法戰争爆發前夕,吏部主事唐景嵩代表朝廷來到越南,招撫了黑旗軍。黑旗軍被改編成清軍,加入抗擊法軍的序列。1884年底,劉永福率領黑旗軍配合西線清軍,将占據宣光城的法軍圍困達3個月之久,城中法軍幾乎彈盡糧絕。如果不是法軍援軍趕至,城中法軍将被盡數殲滅。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抗擊法軍 為何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

那時候,上至慈禧太後,下至普通百姓,以及軍機處、總理衙門,都認為黑旗軍正在成為清軍抵抗法軍的中流砥柱。假以時日,還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是以,清朝上下都要求保護劉永福。慈禧太後在指令李鴻章與法國議和的4條密谕裡,最後一條就是專門為了維護劉永福而說。

當然,黑旗軍作為清朝的功臣,自然會成為法軍恨之入骨的對象。法軍一再要求清朝不要把黑旗軍視為官軍。這樣的話,他們就能在清軍退出越南北部後,将黑旗軍當作“土匪”剿辦。

奇怪的是,李鴻章也視黑旗軍為眼中釘,對之深惡痛絕。這是為什麼呢?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抗擊法軍 為何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

原來,李鴻章在中法戰争中一直持主和的态度,不願、不敢與法軍交戰,甚至不惜違抗朝廷派他到廣東指揮作戰的指令。1884年5月11日,李鴻章奉命與法國代表福祿諾進行和議,在天津達成了《李福協定》。

按照這個協定,全部清軍都要撤出越南北部。可是,黑旗軍不像其他清軍那麼聽話,他們對于法軍是一定要抵抗到底的。這樣一來,戰争就不可能停止。于是,黑旗軍就成了李鴻章心目中的搗蛋分子。在李鴻章看來,抵抗法軍事小,破壞和議事大。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抗擊法軍 為何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

李鴻章對黑旗軍充滿輕視,根本就不相信他們能夠抵抗法軍,“法自恃強,豈懇終為劉所阻?”“去冬克山西,黑旗精銳受傷甚多,已受大創。今春劉永福募四千人援北甯,亦不戰而潰,其禦大敵何怯也,華人專采虛聲,佥欲倚以制法,法人固深知其無能為役。”

不僅如此,李鴻章還奏報朝廷,希望解決掉劉永福,避免影響和約:“目下和議已成,法人必無反複,法兵必漸撤減,滇、桂邊防各軍,亦宜及早切實整頓,凡不得力之勇營,應逐漸裁減,汰無用而留有用。聞劉永福所部,冗雜騷擾,與越民為仇,實為邊境後患。拟請旨密饬雲南、廣西督撫,嚴明限制,酌加減汰,預籌安置妥策,俾無生事滋擾,則保全者多矣。”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與法軍浴血奮戰,竟然被李鴻章拿來當作議和的犧牲品?消息傳出,言路大嘩,紛紛指責李鴻章。就連慈禧太後也覺得李鴻章的提議太過荒唐,下旨要他不要對黑旗軍有成見。

劉永福率領黑旗軍抗擊法軍 為何成了李鴻章的眼中釘

黑旗軍這才逃過一劫。

【參考資料:《黑旗軍》《中法戰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