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點選此處輸入圖檔
描述
萬株楊柳,曉風殘月,四彎橋拱,一江春水徜徉,牛欄江源頭嘉麗澤也【1】。東山羅良巍峨,西川梁王逶迤,北卧瑤峰青雲,南眠石羊螺丘。【2】
嵩明壩子,其東南角方圓二十公裡為嘉麗澤,夏秋萬川雨水奔瀉于此。上古時為湖,次之乃海,再次之曰澤,後來叫田。嘉麗者,美名也,由來久矣。
莊蹻入滇,東湖泛琉璃波,秋水涵長空一色【3】;諸葛南征,孤峰藏洗甲池,奇謀囊乾坤一線【4】。蘭公橫渡,隻留下和光道人成仙的傳說【5】;四渡赤水,看不清佯攻昆明定奪之要意【6】。
奇峰秀水,彈丸之地,有多少風流人物留譽過?幾行陳迹。
古鎮楊林,嘉麗澤水清産蝦醬【7】。蘭公入美景而感興作詩,其《楊林八景詩》瑤峰日影、澄海月華、螺埠堆蘭、金馬秋風、石羊春雨、蓼汀唱晚皆寫此海。煙波浩渺之地早已桑田,然《螺埠堆蘭》中黑山村水牛、土主山黃牛二山猶存,巍巍聳翠螺;石羊春雨,乃楊林監獄飲水之淵源也。
雍正年間,嘉麗澤水溢為民患。滇督鄂爾泰屢奏清廷,懇請撥銀治理衍塞未獲準允,抵大鼎山海潮岸邊望洋興歎,有詩存焉:
東土由來隻彈丸,西歸刹那住蹒跚。
多情水惹雲千疊,有節秋閑竹萬竿。
國畫天然臨碧海,叢林自在倚青巒。
塵勞暫憩翻知悔,不作貍奴白首看。
民國二年,将軍蔡锷到此視察水利,打通牛欄江,沼澤水涸為田。秋洪暴漲之時,為民生大計料理奔忙,忘卻故人之約而歸,有松坡詩為證:
孤舟山水雪晴時,看到梅花一萬枝。
東崦題詩西崦碑,等閑忘卻故人期。
曾經滄海,詩詞雅句呤唱。非僅隻嘉麗澤風姿折服墨客英雄,為其厚重者,上善若水之德澤也。造福後代之美德,若為湖、海,則造福一方;若為澤、田,則利在千秋。亘古不變之美,水為利則共享之;水為患則治理之。若此,美之幻化則無窮匮矣。
注釋:
【1】嘉麗澤有獨特的楊柳田園、柳堤風曉,殘月倒映等自然風光。四彎橋拱特指民國三十五年為紀念沿澤六鄉人民共同治理嘉麗澤水利的功績修築的“六鄉橋”,為紀念縣長李和聲積極支援治理嘉麗澤水利的功績在大海口“放馬橋”處建起“雞鳴橋”的木橋,為紀念劉澗任副局長治理嘉麗澤水患的功績在大海口下段建起“劉公渡”木橋,民國三十八年為紀念雲南都督蔡锷(字松坡)視察水利,下令成立嵩明縣水利局,并責成縣長積極支援治理嘉麗澤水患的事迹修築的“松坡橋”。一江春水者,牛欄江源頭嘉麗澤也。
【2】寫嘉麗澤四周的地貌:東山羅良山峻拔,西川梁王山綿延,北邊的瑤玲山脈青雲靜卧,南面楊林古鎮的石羊山蜷縮為螺丘而眠。
【3】戰國時莊蹻入滇,嘉麗澤這個地方叫東湖,波紋如琉璃翡翠,四面青山環抱此聖湖形成秋水共長天一色。
【4】三國時諸葛亮第七次擒孟獲于嘉麗澤海畔的瑤玲山,相傳南王紮寨易守難攻的瑤玲孤峰,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現存三塊平地,為史料推斷的南王洗甲池。南王占據地利險要,卻難逃諸葛錦囊奇謀。
【5】明代醫聖蘭茂扁舟橫渡、采藥行醫,此海是必經之地;蘭公道号和光道人,傳說被八仙之漢鐘離點化成仙。
【6】長征時,毛主席上司紅二、六方面軍四渡赤水後,從嘉麗澤攻打楊林兵站,造成佯攻昆明之勢,旋即又揮師西去。
【7】嘉麗澤水好,楊林盛産漁民打撈的細蝦特制為楊林蝦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