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經天下)變異病毒株會讓全球經濟複蘇“脫軌”嗎?
中新社北京8月4日電 (記者 王恩博)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二季度gdp資料正陸續公布。在整體複蘇背景下,部分國家經濟增長出現了不及預期的情況。而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的快速傳播,又帶來更多變數。全球經濟複蘇程序會否是以“脫軌”?
從已經公布的資料看,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均延續複蘇勢頭。中國7月15日公布的經濟半年報顯示,二季度,中國gdp為282857億元人民币,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0.5個百分點。
美國商務部7月29日公布的首次預估資料則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增長6.5%,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8.5%。盡管在新冠疫苗更廣泛接種、美國各州擴大重新開機經濟活動範圍等多重因素刺激下,美國經濟繼續複蘇,但上述增長數字僅略高于一季度的6.3%,與市場預期相差較大。
将目光轉向歐洲。歐盟統計局公布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經季節調整後,歐元區今年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2%,同比增長13.7%;歐盟gdp環比增長1.9%,同比增長13.2%。不過,歐盟傳統經濟強國德國表現不佳。二季度,德國gdp環比增長1.5%,低于經濟學家們此前預計的2%。
此外,俄羅斯經濟發展部資料顯示,二季度俄羅斯gdp同比增長10.1%,與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長1.5%。該部門預計今年俄經濟将增長3.8%,創下2012年以來新高。
亞洲方面,中國經濟率先複蘇亦給鄰國帶來利好。日本尚未公布二季度gdp資料,但已出爐的外貿資料顯示,其今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大增23.2%,超過新冠疫情暴發前2019年上半年的水準。由于中國經濟穩定恢複,今年上半年日本對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7%至8.60萬億日元,中國繼續保持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地位。
另據南韓央行公布的初步核算資料,今年第二季度南韓gdp環比增長0.7%。但能否實作全年增長4%的目标還将取決于第四波疫情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
雖然部分國家表現不及預期,但上半年全球經濟複蘇大趨勢依舊。先鋒領航投資政策及研究部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指出,為有效抗擊疫情,世界各國普遍采取了空前果斷且堅決的措施,為經濟強勁複蘇奠定了牢固基礎。目前,疫苗開發、測試和上市速度遠超預期,各國政府和央行亦當機立斷推出财政和貨币支援政策。
但王黔也直言,不同國家和地區疫苗接種率存在較大差異,各國政府在緩和疫情對經濟沖擊方面的成效也不一。在這兩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下半年及後續全球各地經濟複蘇趨勢将繼續處于不均衡狀态。從全年預測來看,gdp增長要回到疫情前水準仍任重道遠。
更需要警惕的是,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在世界範圍内蔓延,令全球經濟複蘇的不确定性再度上升。
植信投資研究院釋出的報告舉例說,在病毒變異和大規模反彈影響下,7月全球制造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放緩态勢。當月,歐元區制造業增幅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美國為今年1月以來最低;雖然亞洲地區的日本和南韓制造業活動有所增長,但中國擴張程度繼續放緩,東盟跌至13個月以來低位。報告提醒,各國對于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警惕。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分析稱,變異病毒株傳染性非常強,現有疫苗對其有效性亦仍待驗證,這可能拖累部分國家經濟重新開機腳步,進而影響全球複蘇程序。但從積極角度看,在應對病毒過程中各方都已積累了不少經驗,應對措施亦更加成熟,疫苗研發也在不斷推進,每一輪疫情反複對經濟的影響正邊際減少。
“這些因素加總起來,它(變異病毒株)是一個很大的風險,但目前來說還不會使全球複蘇‘脫軌’。”丁爽如是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