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台灣“行政院”又一次“改組”,其“行政院發言人”也換了人,從前“真有幹淨煤”的徐國勇高升為“内政部長”,而新上來的“行政院發言人”則是來自台灣少數民族“阿美族”的“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
這位女士聽到自己“升官”自然很高興,但是隔天,就有人指出來,她不僅曾經酒後駕車被判過刑,而且她的“台獨”以及強烈的親日情結讓很多人吃驚,據說她強烈反對用中文标記她的名字,要求必須用拉丁字母。
隻是可能自己從未想到,她時時刻刻頗為自豪的、日本人統治台灣時,賜給她祖先的姓氏,翻成中文後,竟然是“娼妓”的意思。

現在這個自稱“台灣光複,就是痛苦的開始”的台灣少數民族女士,已經上任了。
但是從她的表現來看,其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顯然還沒有痊愈。其實,她稍微翻翻曆史,就會發現,她的做法,不僅不是給“給原住民争光”,反倒是給那些曾經數百年來反抗外地入侵,義無反顧抗争的台灣少數民族先輩铮铮鐵骨的一種羞辱。
大陸對于台灣的少數民族一般都是以“山胞”稱呼。這個名稱是一九四五年抗日戰争勝利後,中國政府對于台灣省少數民族的總稱。
但是按照語言習慣以及聚居區域等不同,山胞其實包括很多族群。
截止二零零八年八月,台灣當局的“行政院”共識别認可出十四個族群,包括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台灣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脈和東南部的島嶼上,他們有自己的語言,雖然沒有文字,但是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傳世。
台灣的山胞素來以性情豪放、熱情好客著稱,千百年來與移居台灣的漢族居住在一起,不僅開辟富饒的寶島,也在反抗外來的侵略。
一五六三年,騷擾中國東南沿海的倭寇就曾經大股侵入台灣,在基隆一帶焚燒掠奪山胞居住地,當時這些山胞百姓用最原始的弓箭和标槍,向擁有精良火铳的倭寇展開殊死搏鬥,給來犯者有力的回擊。
三十年後,一五九三年日本的豐臣秀吉緻書山胞,誘逼山胞百姓向日本朝貢,也遭到山胞的堅決抗拒。但是随後,倭寇占據台灣,一六零三年,明朝建都司沈有容防守金門,計劃全部殲滅他們,便帶了二十一條船出海,遇到台風,隻生存下十四條船。經過澎湖時與倭寇相遇,沈有容指揮士兵攻擊倭寇,打死敵人數人,然後放火燒沉倭寇的六條船,接着斬首十五個敵人的首級,奪回男、女三百七十多人。
倭寇無力繼續對抗,隻得逃離台灣,是以台海海上安定了十年。當沈有容在勝利登陸時,山胞百姓歡欣鼓舞,扶老攜幼,以壺漿生鹿熱情犒勞來自大陸的軍隊。
十七世紀初,荷蘭殖民者開始向東方擴張,于一六零三年和一六二二年先後兩次侵犯澎湖,一六二四年,被明軍趕出澎湖後,開始又轉而占據台南。
兩年後,西班牙殖民者也跟着竄入台灣北部,侵占了基隆和淡水,後于一六二四年被荷蘭殖民者戰敗退出台灣。
從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侵略台灣的第一天開始,就不斷地受到台灣山胞以及漢族的反抗。
一六三二年,西班牙殖民者妄圖占領宜蘭以擴大其占領區,但由于當地山胞百姓的頑強反抗,最後始終未能得逞。
荷蘭殖民者占據台灣後,在占領區實行殘酷的的殖民統治,也激起了台灣各族百姓的無數次起義。
一六五二年,郭懷一上司的反抗荷蘭起義,就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中,山胞和漢族百姓同仇敵忾,給荷蘭侵略者沉重打擊。這次起義雖然最後失敗,但是,反抗荷蘭殖民者的情緒更加高漲。
十年後,鄭成功親自率領二萬五千名将士進軍台灣,在漢族和山胞的支援下,在第二年二月,終于驅逐了荷蘭人,收複了台灣。
從此,台灣結束了荷蘭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
鴉片戰争發生後,中國更加衰落,世界上隻要有點軍事實力的國家,都可以跑到這片土地上渾水摸魚。
一八六七年的三月,美國才結束南北戰争剛剛兩年,他的商船“羅佛号”在航經台灣南端七星岩海面時觸礁沉沒,船長亨特夫婦以及水手十四人,乘小艇在恒春的傀仔角登陸,被當地的山胞全部殺死,美國便以此為借口,開始準備染指台灣。就在這一年的四月,美國駐廈門的領事,李仙得竟然率軍艦“阿樹羅号”直接入侵恒春,可是遭到了山胞百姓的頑強抵抗最後敗走。
兩個月後,又由海軍上将貝爾率領美國軍隊在恒春地方登陸進行偷襲,仍然被山胞頑強阻擊,甚至他的副艦長馬凱基也被當場打死。九月,李仙得竟然脅迫清朝政府派兵護送他到恒春,企圖利用清廷軟弱,再一次對山胞進行鎮壓,可是,當地傀仔角十八社的山胞百姓,在頭領卓其笃的帶領下,組成了一支二千人的武裝部隊嚴陣以待,并且得到了當地漢族的支援,李仙得看到無法讨到便宜,隻能坐下來談判。
十月,卓其笃帶領二百餘人與李仙得進行談判,談判中,卓其笃斷然拒絕了李仙得在台灣修建炮台的要求,并且正告李仙得:這是中國的領土,你們要和平,我們就和你們談和平,你們要戰争,我們就和你們戰鬥,你們以後來往的美國艦船,凡需要上岸補充給養,必須要先挂紅旗,未見到岸上有紅旗的回答,則絕不允許登陸上岸!
美國雖然未能侵占台灣,但是緊接着,日本在美國的支援下,于一八七四年,發動了對台灣的武裝侵略。
日本政府出動軍隊三千六百人,美國則派遣了軍官直接參與指揮,而且供給日本軍火和船隻,美國的郵船“紐約号”,也來替日本運兵。同年五月八日,日本軍隊在恒春強行登陸,兵分三路對山胞村莊發動攻擊,在進攻龜山時,牡丹社山胞百姓,利用地理優勢,巧妙截擊敵人,使得日軍節節敗退。在反抗過程中,山胞人用原始的武器,甚至用石頭、木棍來抵禦日軍,在保衛石門要塞時,牡丹社山胞首領阿碌父子以及部衆三十餘人壯烈犧牲。在山胞頑強的反擊下,日軍死傷五百六十餘人,最後被迫退兵。
中日甲午戰争結束,中國慘敗,清廷割讓台灣本島以及各附屬島嶼給日本,從此台灣被日本殖民五十年。
割讓台灣的消息傳遍中華大地,台灣山胞強烈不滿,大聲疾呼:“甯願人人戰死,也決不當亡國奴”。
當日軍派出以北白川能久親王為師團長的近衛師團登陸台灣後,台灣的山胞與漢族随即組織軍隊抵抗日軍。僅僅一個台灣中部内山地區,就有萬餘名的山胞勇士投效軍營。在曾文溪戰鬥中,七百名山胞勇士配合義軍堅守陣地,最後統統殉國。在五個月的反抗日軍中,日軍死傷人數高達三萬二千多人,主力的近衛師團被殲滅了近一半,甚至連統率北白川能久也身受重傷死在台灣。
日據時期的高雄港
一九三零年,位于南投的霧社發生著名的“霧社起義”,這是台灣山胞在日本統治台灣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抗日武裝起義。
當時日本殖民者霧社設立了十八個警察駐在所,對山胞百姓進行殘酷的壓榨和奴役,霧社山胞不堪忍受壓榨淩辱,在摩那·羅達奧的上司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摩那·羅達奧聯絡霧社和附近各社的山胞群衆,秘密組織一支三百多人的武裝隊伍,他們夜襲日本警察所,搶奪了一百八十多支槍和兩萬發子彈,武裝人數增加了到了一千五百人。
就在十月二十七日,日本人為了慶祝占領台灣的勝利,在霧社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運動會剛剛開幕,日本人正在興高采烈之時,埋伏在運動場四周的起義軍,突然從四面八方一起攻入運動場,經過三天的激烈戰鬥,盤踞在霧社的日軍被山胞全部消滅。
日本高層急忙将駐守台灣的精銳部隊全部調來,并且用飛機大炮,對山胞進行大屠殺,起義軍在堅持反抗的半年之後,最後彈盡糧絕失敗,而首領,摩那·羅達奧等等戰士,則在布卡薩溪全部壯烈犧牲。
幾百年來,台灣的山胞在保衛中國的領土上,從來都沒有缺席,他們的英勇、他們的功績,也将會長長久久的留在曆史當中,再過千百年後,打開史書,重新看待他們的過往,依舊會讓後人感到震撼。
而那些因為被侵略,就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患病者,所有的言行也會留在曆史當中,同樣也會讓後人“震撼”,隻是這“震撼”當中,不同的可不僅僅是史籍當中簡單的文字,而是背後隐含着的完全大不一樣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