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幺蛾子”特别能飛,成蛾每晚可飛行100公裡,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它們還擅長群體作戰,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後列隊遷移到下一片地,外号“行軍蟲”。
草地貪夜蛾幼蟲
“幺蛾子”是外來入侵物種,名為草地貪夜蛾,系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去年5月,四川省在涼山州西昌市禮州鎮首次确認發現草地貪夜蛾,當地36個鄉鎮的玉米地深受其害。今年,“幺蛾子”卷土重來,出蛾的時間更早,危害較去年提前。目前,西昌已經打響了阻擊草地貪夜蛾的防控戰役,“蟲口奪糧”。
誘捕草地貪夜蛾
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消息,今年四川省草地貪夜蛾見蟲時間早,擴充蔓延較快,預計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000萬畝次。今年1月1日在攀西地區首次查見幼蟲為害,比去年首次見蟲提早了4個月。
【蟲害】
每晚能飛100公裡
繁殖快,喜食玉米高粱等
6月10日上午,在西昌市禮州鎮街村村七組,這裡的幾塊玉米地都裝上了誘捕器,這裡是西昌的“幺蛾子”監測點之一,也是四川省最早發現草地貪夜蛾的地方。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誘捕器中已經捕捉到了一些飛蛾。
草地貪夜蛾
紅星新聞記者從西昌農業農村局獲悉,2019年5月9日,草地貪夜蛾在西昌市發現并确認後,累計在該市36個鄉鎮發生,累計發生41901畝。2020年,西昌市春夏玉米播種面積預計在7萬畝左右。目前,全市設立了40個監測點并配合高空測報燈,不定期在田間普查,對蟲情進行持續監測。
西昌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植保專家聶珍表示,草地貪夜蛾是一種特别能飛、繁殖快的害蟲,成蛾每晚可飛行100公裡,這種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具有适生區域廣、遷飛能力強、繁殖倍數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的特點。
據悉,草地貪夜蛾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屬外來入侵物種,原産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雜食性害蟲,是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它具有“能吃、能生、能飛”三大特點,喜食玉米、高粱等80餘種農作物,一般造成作物減産20%~30%,嚴重時造成絕收,屬暴食性害蟲。
西昌農業農村局從業人員在玉米地檢視情況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2019年12月至今,草地貪夜蛾在涼山州金沙江、安甯河、雅砻江流域的甯南、會東、會理、德昌、鹽源等縣海拔1500米以下的冬玉米種植區域定殖并周年為害。
【防控】
一定要抓早、抓小
主要靠藥劑和殺蟲燈誘殺
草地貪夜蛾在涼山定殖,逐漸“本土化”。加之今年3月底開始,涼山州大部“幹暖”天氣的維持,更有利于境外草地貪夜蛾蟲源遷入西昌,并向北遷飛。
“今年草地貪夜蛾越冬蟲量更大,不僅有境外遷飛來的,還有臨近省份及涼山州多個縣越冬的。”聶珍說,去年,草地貪夜蛾剛入侵時,根據氣候條件和風力條件進行遷飛模拟,預測其可以到達冕甯縣甚至更遠。但根據實際發生情況統計,2019年草地貪夜蛾最遠隻擴散到西昌禮州,由于及時防控,草地貪夜蛾蟲量降低,減緩了擴散速度。
監測草地貪夜蛾
據介紹,草地貪夜蛾防控主要技術措施有兩種,一是利用性誘劑或殺蟲燈誘殺成蟲;二是藥劑防治,選用國家農業農村部推薦的25種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藥劑,在幼蟲三齡前開展藥劑防治,四齡以後防治難度将增大。
監測玉米地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連日來,西昌市農業農村局專家都在各鄉鎮的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正确用藥,防治草地貪夜蛾。今年,西昌主要采取提前防控、設定監測點、安裝高空測報燈,力求将害蟲消滅在萌芽狀态。
殺蟲燈
“草地貪夜蛾一定要抓早、抓小,将草地貪夜蛾阻擊在初期和低齡階段;同時,噴灑農藥的時間一定要是早上或是傍晚,因為草地貪夜蛾有晝伏夜出的習慣,中午噴灑的作用并不大。”聶珍介紹,貪夜蛾幼蟲抗藥性弱,從防治角度來看,今年的草地貪夜蛾危害時間雖然提前了,但仍處于可控階段。不過,為了保衛作物安全,需要全民的參與,積極打擊貪夜蛾。
西昌裕隆回族鄉星宿村村民陳偉表示,去年,在植保站從業人員的指導下,知道了草地貪夜蛾的危害。今年,家裡的玉米剛剛進入“苗期”,就抓緊時間打藥,提前預防。“5月初開始,每半個月打一次藥,預防的效果達到了,家裡6畝多玉米都沒有受到影響”。
【分析】
四川今年見蟲時間早
比去年首次見蟲提前4個月
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消息,今年5月25日,該廳組織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農業氣象中心和部分市(州)相關專家,對2020年大春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了會商分析。
根據全省大春農作物品種布局、目前病蟲基數以及未來氣候趨勢,結合曆年病蟲發生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20年全省大春作物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面積超過9000萬畝次,其中蟲害重于病害,主要包括水稻螟蟲、稻飛虱、草地貪夜蛾等。
對于今年蟲害偏重的原因,專家解釋,除四川農作物品種抗性水準不高外,還與氣候有關。監測顯示,去冬以來,四川省持續高溫少雨,病蟲大部分過冬風險較低。根據預測,今年大春農作物生長期的6月~8月,全省主要農産區降雨較往年偏多,有利于農作物病蟲害的遷入和發生。
草地貪夜蛾測報燈
會議透露,今年四川省草地貪夜蛾見蟲時間早,擴充蔓延較快,預計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000萬畝次。今年1月1日在攀西地區首次查見幼蟲為害,比去年首次見蟲提早了4個月。4月29日和4月30日,達州市達川區和泸州市古蔺縣相繼在玉米上發現草地貪夜蛾危害,比去年盆地内最早見蟲時間提前了10天。目前已在9個市(州)35個縣(市、區)查見幼蟲為害,田間累計發生面積比上年同期增加91.7%。
據全國農技中心統計,截至5月28日,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17個省份的720個縣發生268萬畝,累計防治387萬畝次。田間發生仍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為主,雲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江西等地占總發生縣數89.6%。5月下旬以來,境外成蟲仍在不斷遷入,境内西南、華南也進入成蟲盛發期,預計6月随氣流遷入長江中下遊、黃淮等地的可能性較大。
江瑩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
編輯 張莉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