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皮日休的詩說
春從野鳥沽,晝仍閑猿酌。
歌手任賢齊唱過
春天花會開,鳥兒自由自在。
總之人間四月天
正是鳥語花香的好季節

▲棕背伯勞
南京山美水美、鳥類資源豐富,你想知道現在的南京有哪些鳥兒在身邊吟唱?有多少種鳥兒在枝頭與我們為伴嗎?
2019年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來了,一起走進自然,來認認我們身邊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400萬“客人”
“愛鳥周”是中國為保護鳥類、維護自然生态平衡而開展的一項活動。江蘇省将每年4月20日-26日定為“愛鳥周”。“關注候鳥遷徙,維護生命共同體”,是今年江蘇省“愛鳥周”的主題。今年“愛鳥周”活動由江蘇省林業局、南京市綠化園林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上海辦事處主辦,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承辦。
▲白額燕鷗
江蘇省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有平原,有山地,有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還有大面積的沿海灘塗和沼澤濕地,鳥類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在江蘇省分布的鳥類,有灰喜鵲、貓頭鷹等農林益鳥,也有丹頂鶴、天鵝、黑嘴鷗等珍稀鳥類,共448種,占全國鳥類種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灰喜鵲
江蘇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調研員鐘育謙介紹,從鳥類的遷徙上說,江蘇近海與海岸濕地已經成為東北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特别是東亞-澳洲候鳥遷徙通道的終點站,為丹頂鶴、黑臉琵鹭等國際瀕危鳥類提供了重要的繁殖地或越冬地。是以對于候鳥的遷飛,江蘇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地點”。無論是冬候鳥還是夏候鳥,對于江蘇來說都是“遠客”。
▲棕頭雅雀
“每年有大概 400 多萬隻候鳥在江蘇過境停歇,第二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資料顯示,這些年來江蘇遷徙的候鳥種類和數量穩重有升,特别是鶴、勺嘴鹬[yù]等明星物種數量在增長。”
為了增強南京市民對鳥類的關愛和保護鳥類的意識,今年愛鳥周期間,主辦方共組織包括“震旦杯”候鳥攝影故事大賽、第三屆“震旦杯”生态講壇、愛鳥周系列科普活動宣傳活動、動物園系列現場活動5大項33場線上線下的活動。
▲大斑啄木鳥
從4月20日開始,愛鳥周的重頭戲第三屆“震旦杯”城市觀鳥大賽即将開賽,市民可以跟着50位專業的“鳥友”觀鳥,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2017 年首屆南京城市觀鳥賽20小時内的賽程内就計記錄了鳥種126 種,國際瀕危鳥種黃胸鹀、在4月南京難得一見的流蘇鹬[yù]、被譽為“鳥中熊貓 ”的震旦鴉雀都被發現和記錄;2018年第二屆“震旦杯”南京城市觀鳥賽共迎來省内專業、非專業鳥友80人,在1天賽程内共記錄鳥種118種,大濱鹬[yù]、白額燕鷗、普通秧雞被評為觀鳥賽至尊鳥種。
▲震旦鴉雀
“考慮到對鳥兒的保護,今年重點在紫金山、六合濕地、魚嘴公園等南京适合公布的觀鳥地點,開展為期24小時的鳥類集中觀察,統計了解南京本地鳥的動态情況。到底南京的鳥類種類有多豐富,南京上空的鳥類有變化嗎?相信通過此次觀鳥大賽,大家會發現更多的驚喜。”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說。
走,看鳥去
觀鳥有什麼樣的樂趣呢?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首屆“震旦杯”城市觀鳥邀請賽評委、南京觀鳥“大咖”辛夷用一句張愛玲對緣分的描述做了回答。
▲流蘇鹬[yù]
自2006年開始觀鳥以來,11年間的1000多個休息日裡,辛夷不是在觀鳥,就是在觀鳥的路上。她的足迹幾乎遍及全國,目前她個人目擊鳥種的記錄達近千種,而在全國,有記錄的鳥種約有1400餘種。
▲紅頭長尾山雀
觀鳥帶來的第一個樂趣,是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故鄉。成為“觀鳥人”後的辛夷剛開始回溧水老家,總有些驚訝:“以前鳥是穿了‘隐身衣’嗎?為什麼它們就在眼前,我卻從來沒有注意過顔色這麼豔麗、鳴叫這麼好聽的它們?”
從觀鳥“菜鳥”到觀鳥“大咖”,辛夷把手中一本《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翻來覆去看,還買來各種國内外出版的圖鑒學習。“白天觀鳥記下來、拍下來,晚上回家就一遍一遍反複看,這是什麼鳥,體貌有什麼特點、叫聲是什麼樣,看過後第二天再出門……反反複複這麼多年,才算是脫離了觀鳥的初級階段。”
▲普通秧雞
到了“進階”階段,辛夷為“加新”,即增加個人目擊鳥類的數量,開始追着鳥兒跑的“閃鳥”曆程。這些年來,她“閃鳥”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每一次追鳥都是在貼近自然,成功了“加新”開心,失敗了看見自然裡的花鳥蟲魚、樹木森林,也開心。
幾年前,在我國東部地區種群分布總量可能不超百隻的卷羽鹈鹕出現在連雲港沿海,從鳥友處得知這種鳥現身,辛夷坐不住了。她乘坐大巴往連雲港趕,但路上車卻抛錨了。
▲卷羽鹈鹕[tí hú]
“卷羽鹈鹕在中國的數量非常少,每年遷徙季節才能見到,如果錯過這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辛夷說。她催着司機臨時幫她找到了車繼續趕往連雲港,再在當地鳥友的幫助下趕到海邊,此時潮水正在逐漸退去,她透過單筒望遠鏡看到的隻是卷羽鹈鹕越漂越遠的“背影”。
“哎呀真是好看,雖然隻是個‘背影’……你一直想看某種鳥,終于看到了的時候,特别幸福!”
▲紅嘴藍鵲
對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觀鳥大軍,辛夷既高興又緊張:“大家要‘觀鳥’,而不是‘關鳥’。”鳥的天性就是要獨立生活,放歸自然。春天時,常會有市民在街頭的大樹下發現雛鳥,這時候先别慌着把它帶走,因為或許它正在學習飛行,它的爸媽就在身邊瞧着。此刻該做的是:多觀察周邊,最好的辦法是把它放回鳥巢裡。如果它真是隻迷途的小鳥,把它帶回家後,千萬别讓它依賴上你,放歸大自然才是救助目的。
如今南京活躍的觀鳥愛好者有數百人,對他們而言,與每隻鳥的相逢都值得珍惜,因為一生中你也許和它隻有一面之緣。
你會看鳥嗎?
對南京的市民來說,春天的天空格外值得期待,100多種候鳥将會在南京的上空上演一場“遷飛大戲”,展現不一樣的精彩。
人們常說燕子是最早飛來的“春的使者”,其實夏候鳥灰頭麥雞才是真正的“先頭部隊”。辛夷介紹這種全球性近危的鳥種比燕子來得還早。
▲燕子
春天,南京會出現很多旅鳥,它們在短暫休息後,很快就繼續前行。比如藍喉歌鸲,這種鳥一般在新疆繁殖,南京隻是它短暫歇腳的地方,此外白眉鴨、紅胸姬鹟等鹟類小鳥也紛紛出現。“因為害怕被捕食,這些鳥兒都是夜間遷徙。”辛夷說,每年春天到來前,候鳥擇偶時,會換上漂亮的婚羽,為繁殖和長距離遷飛進行準備。
▲紅胸姬鹟[wēng]
到了四月,夏候鳥就會紮堆出現,南京常見的有杜鵑、黃鹂、壽帶以及各種鹭類。在這些夏候鳥中,有兩種屬于比較罕見的。提到鳥友們最期待的鳥種,就不得不說到仙八色鸫(又稱八色鳥),它顔色五彩缤紛,在鳥界身份高貴,屬于“全球限量”級的vip了。仙八色鸫已被确定為全球性瀕危鳥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盡管長三角地區都是它的繁殖地,但目前隻是在南京有記錄,曆年來鳥友們僅零星發現過10隻!
▲仙八色鸫[dōng]
另一種比較罕見的是會“淩波微步”之功的水雉。水雉目前數量稀少,是國家二級保育類鳥類。它身形嬌小,體重隻有四兩左右,卻長着一雙大過身子的大腳,這種大腳能減少對水面的壓強,可讓它在浮水植物上自在騰挪。鳥類專家稱它為淡水濕地上姿态最優美的鳥。
▲水雉[zhì]
在南京的夏候鳥中,有一種即将出現的鳥不得不提,那就是杜鵑,雖然是夏候鳥,隻有夏天才能在南京見到,但是杜鵑科種類齊全,其他城市都無法與南京媲美。如果你夏天前往老山、紫金山,可以“聽見”大杜鵑、小杜鵑、中杜鵑、四聲杜鵑、棕腹杜鵑、噪鵑、鷹鵑、紅翅鳳頭鵑。
▲杜鵑
以前的孩子
能在春天時看到燕子歸來
看着它們在屋檐下銜泥築巢
聽到布谷鳥“布谷布谷”
如今和孩子們說這些
在他們心裡也隻能是一種抽象的概念
何不趁此次愛鳥周
帶着孩子去感受一些難得一見的知識呢
▲圖檔來源于《周末》報2019年4/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