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鼠狼的臭腺到底是什麼?它的臭腺有怎樣的作用?

作者:頭條百科圖文

黃鼬(學名:mustela sibirica):是哺乳綱、鼬科的小型的食肉動物。俗名黃鼠狼。體長28-40厘米,尾長12-25厘米,體重210-1200克。雌性小于雄性1/2-1/3。頭骨為狹長形,頂部較平。體形中等,身體細長。頭細,頸較長。耳殼短而寬,稍突出于毛叢。尾長約為體長之半。冬季尾毛長而蓬松,夏秋毛絨稀薄,尾毛不散開。四肢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銳,趾間有很小的皮膜。肛門腺發達。雄獸的陰莖骨基部膨大成結節狀,端部呈鈎狀。周身皮毛棕黃或橙黃色。

黃鼠狼是食肉目中體型最小的一大類。頭稍圓,頸長,體長而四肢短,能鑽入鼠洞内捕殺老鼠。體細長;頭小而扁平;頸長而柔韌;四肢短,每足5趾,趾上有尖銳彎曲的爪,背部毛色赤褐,嘴周圍白色,胸腹部淡黃褐 色。其中最小的是伶鼬,體長10~15厘米,尾長3~4厘米,體重30~70克。體型較大的是黃鼬和艾鼬,體長30~50厘米,尾長15~20厘米,體重 0.5~1千克。鼬性活躍,膽大,善于捕獲獵物,是典型的機會主義捕食者。鼬在夜間單獨捕食,主要獵物為齧齒動物、魚、蛙和鳥卵,有利于控制齧齒動物的種群數量,是以,它們是對生态系統健康起到關鍵作用的類群。

黃鼠狼的臭腺到底是什麼?它的臭腺有怎樣的作用?

黃鼠狼

臭腺

黃鼬具有肛腺,亦稱肛周腺、臭腺,可釋放出氣霧狀的臭液,以自衛。許多動物體内有臭腺,如放屁蟲肛門附近,椿象和臭蟲後足基部附近。臭腺能分泌具有惡臭的臭液或臭氣,吓退敵害。臭腺最發達的動物當屬美洲的臭鼬。當它遇到襲擊時,會豎起尾巴射出臭液,這種臭液不但奇臭無比而且具有麻痹作用。

這種臭味是由肛門兩側的臭腺形成的,遇到危險時從肛門噴出。具有臭腺也是鼬科動物的一個特點。聞過這種臭氣的人都會知道,很像臭雞蛋味,臭得難聞,非捏鼻子不行。

臭鼬,曾與黃鼬等鼬屬動物同歸入鼬科,但現在它們單獨一科——臭鼬科(mephitidae)。分布在南北美洲大陸,有4屬12種,有大的也有小的。它們放的這種臭氣其實是琥珀色液體,由于盡量使勁地噴出,便形成了細霧。一旦沖入對方眼睛,又辣又疼、流淚不止。有時更厲害些,可以使對方暫時什麼也看不見。  

經過認真研究,确定這種氣體的成分是一種叫丁硫醇的物質。一隻臭鼬每天大約可産1毫升丁硫醇,存儲于肛門腺,一旦需要,臭鼬用前腳倒立,眼睛瞄準,肛門沖着對方将臭氣噴射出去,可以噴到4米左右的地方,可見力量之大。正因為如此,郊狼等迫于它的這種武器,從來也不襲擊臭鼬。可臭鼬并不是為所欲為,常言道:強中更有強中手,照樣有可以制服它的動物。如鷹、鹫等鳥類,可以從空中突然襲擊,臭鼬一時也是無法招架,隻能束手就擒。是以這些鳥類是臭鼬的天敵,護身法寶也起不了作用。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使用者開心1978、秋天愛明天、萬鼎星辰弓彪參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