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鼠狼的臭腺到底是什么?它的臭腺有怎样的作用?

黄鼬(学名:mustela sibirica):是哺乳纲、鼬科的小型的食肉动物。俗名黄鼠狼。体长28-40厘米,尾长12-25厘米,体重210-1200克。雌性小于雄性1/2-1/3。头骨为狭长形,顶部较平。体形中等,身体细长。头细,颈较长。耳壳短而宽,稍突出于毛丛。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尾毛不散开。四肢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锐,趾间有很小的皮膜。肛门腺发达。雄兽的阴茎骨基部膨大成结节状,端部呈钩状。周身皮毛棕黄或橙黄色。

黄鼠狼是食肉目中体型最小的一大类。头稍圆,颈长,体长而四肢短,能钻入鼠洞内捕杀老鼠。体细长;头小而扁平;颈长而柔韧;四肢短,每足5趾,趾上有尖锐弯曲的爪,背部毛色赤褐,嘴周围白色,胸腹部淡黄褐 色。其中最小的是伶鼬,体长10~15厘米,尾长3~4厘米,体重30~70克。体型较大的是黄鼬和艾鼬,体长30~50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 0.5~1千克。鼬性活跃,胆大,善于捕获猎物,是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鼬在夜间单独捕食,主要猎物为啮齿动物、鱼、蛙和鸟卵,有利于控制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因此,它们是对生态系统健康起到关键作用的类群。

黄鼠狼的臭腺到底是什么?它的臭腺有怎样的作用?

黄鼠狼

臭腺

黄鼬具有肛腺,亦称肛周腺、臭腺,可释放出气雾状的臭液,以自卫。许多动物体内有臭腺,如放屁虫肛门附近,椿象和臭虫后足基部附近。臭腺能分泌具有恶臭的臭液或臭气,吓退敌害。臭腺最发达的动物当属美洲的臭鼬。当它遇到袭击时,会竖起尾巴射出臭液,这种臭液不但奇臭无比而且具有麻痹作用。

这种臭味是由肛门两侧的臭腺形成的,遇到危险时从肛门喷出。具有臭腺也是鼬科动物的一个特点。闻过这种臭气的人都会知道,很像臭鸡蛋味,臭得难闻,非捏鼻子不行。

臭鼬,曾与黄鼬等鼬属动物同归入鼬科,但现在它们单独一科——臭鼬科(mephitidae)。分布在南北美洲大陆,有4属12种,有大的也有小的。它们放的这种臭气其实是琥珀色液体,由于尽量使劲地喷出,便形成了细雾。一旦冲入对方眼睛,又辣又疼、流泪不止。有时更厉害些,可以使对方暂时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认真研究,确定这种气体的成分是一种叫丁硫醇的物质。一只臭鼬每天大约可产1毫升丁硫醇,存储于肛门腺,一旦需要,臭鼬用前脚倒立,眼睛瞄准,肛门冲着对方将臭气喷射出去,可以喷到4米左右的地方,可见力量之大。正因为如此,郊狼等迫于它的这种武器,从来也不袭击臭鼬。可臭鼬并不是为所欲为,常言道:强中更有强中手,照样有可以制服它的动物。如鹰、鹫等鸟类,可以从空中突然袭击,臭鼬一时也是无法招架,只能束手就擒。所以这些鸟类是臭鼬的天敌,护身法宝也起不了作用。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开心1978、秋天爱明天、万鼎星辰弓彪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