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仍然是個謎!鴨嘴獸皮毛能發光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可感應電流的喙、有毒的跟骨骨刺以及通過生蛋繁衍後代,鴨嘴獸可謂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之一。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一“怪物”還有另外一個出人意料的特征:其皮毛在紫外線照射下會發出熒光。

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11月7日報道,鴨嘴獸濃密、防水的皮毛吸收紫外光後發出藍綠的熒光,哺乳動物學家保拉·斯佩思·阿尼什及其同僚在偶然情況下發現了這一現象。

報道稱,在野外看到一隻帶有熒光的飛鼠後,研究人員決定對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進行研究。在研究了該博物館儲存的飛鼠皮毛,并發現至少有三種飛鼠能發出熒光後,該團隊決定再研究一下有袋哺乳動物的皮毛,因為那是之前唯一知道皮毛可以發出熒光的哺乳動物。碰巧,單孔目動物——哺乳動物的早期分支,現僅存鴨嘴獸和針鼹兩種動物——的抽屜就在有袋動物的下面。

“我很好奇,”威斯康星州阿什蘭北地學院的阿尼什說,“是以,我拉開了單孔目動物的抽屜,然後用紫外光照射了鴨嘴獸的皮毛。這些皮毛令人難以置信地呈現出了藍綠色的熒光。”

據報道,為了確定這些熒光不是因為菲爾德自然曆史博物館儲存的皮毛非同尋常才出現,該團隊又研究了位于林肯的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學博物館的鴨嘴獸标本。果然,它也能發出熒光。研究人員于10月15日發表了這一研究報告。

阿尼什充滿信心地認為,熒光并不是諸如防腐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因為有好幾種飛鼠的标本和針鼹的皮毛并沒有發出熒光。活物很可能像它們的皮毛一樣也會發光,因為所有其他已知可發出熒光的哺乳動物就是這樣。

報道指出,鴨嘴獸發出這種藍綠熒光的目的仍然是個謎。阿尼什的直覺是,發光可使基本上夜間出行的鴨嘴獸不被可以看到紫外線的夜間捕食者發現,因為鴨嘴獸會吸收一些紫外線,進而減少反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