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有不少動物為了适應外界環境而選擇冬眠,他們不吃不喝躲在自己的窩裡,一過就是幾個月,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是就是睡鼠,它們的冬眠時間長達9個月,它們的壽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時間裡,它們往往在睡眠中被餓死了。
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睡鼠(長達9個月)地球上的動物千千萬,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主要有14種動物,而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當屬睡鼠了。

這是一種在英國境内的最小最害羞的哺乳動物,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約9個月時間裡,睡鼠都處于冬眠的狀态。它們的壽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時間裡,都在睡覺,更恐怖的是,它們因為在冬眠之前無法攝取足夠的食物,往往在漫長的睡眠中餓死了。
而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裡,它們也是終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間,才出來到處活動,在有刺的樹枝上跳來跳去,覓食它們喜歡的漿果。睡鼠冬眠期,呼吸幾乎停止睡鼠以貪睡得名。它随時都會打盹,即使在嘈雜紛亂的場所,照樣能睡着。睡鼠的冬眠期也很長。有一種分布于歐洲的睡鼠,1年中竟有9個月在冬眠。冬眠中不吃不動,呼吸幾乎停止,身體變得僵硬,外界的任何聲音都不能吵醒它們。
睡鼠長得很像松鼠,個子很小,僅重30—100克,四肢較短,身後拖着一條多毛的長尾巴,趾爪彎曲,善于攀援爬樹。一般生活在樹林、灌木叢等地,以幹果、種子為食。每年夏季為繁育期。睡鼠往往在睡眠中被餓死睡鼠盡管是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卻有一套奇特的逃遁本領。如果它的尾巴被捉住,它就很快将外層皮膚蛻去,使敵人隻得到一點皮毛,而自己則逃之夭夭。
研究人員發現,睡鼠在秋天無法攝取足量的食物,隻好餓着肚子進入冬眠;由于體内缺少足夠的能量,睡鼠往往在漫長的睡眠中饑餓而死,是以造成睡鼠大量死亡,數量快速減少。睡鼠如果外面變冷了,它們就會挖洞躲在地下。或者它們抱成團睡在樹葉下面。在體溫達到臨界點時它們會醒來,做一些“老鼠體操”熱熱身,然後繼續睡到四月。
跟松鼠一樣,睡鼠非常擅長爬樹以及在樹上的跳躍。雖然睡鼠看上去像家鼠,但松鼠是與它們更為臨近的表親。那麼,睡鼠為什麼要在布滿了刺的樹枝間跳來跳去?原因是在布滿刺的樹枝上它們更容易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食物:漿果。
在夏天,食用漿果,是睡鼠們最夢寐以求的事情了。植物的花蕾以及昆蟲也在睡鼠喜愛的食物之列。到了秋天,睡鼠則把覓食的目标轉向堅果和植物的種子。它們異常鋒利的門牙能輕易咬穿堅果硬硬的外殼。
但人們極少見到睡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們幾乎總是在睡覺。在深秋、冬季以及春季大部分的時間裡,睡鼠都處于冬眠的狀态。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季節裡,它們也是終日呼呼大睡。一隻睡鼠的壽命是五年,但在其中四分之三的時間裡,它們都在睡覺。
夏日的夜間裡,睡鼠會到處活動。但當進入秋天以後,它們就會在地上用樹葉、雜草營造一個窩。它們常常把窩隐蔽在盤根錯節的樹根之間或灌木叢裡。在那裡,睡鼠會花掉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來睡眠,睡姿常常是将全身卷成一個小圓球。
睡鼠 共7屬15種,分布較廣,西起英國,東到日本,北自瑞典,南到非洲南部和印度。中國有2屬2種:即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睡鼠别名林睡鼠,體長 8.5~12厘米,體型與姬鼠類相近;耳殼略短圓;尾長7.5~11.5厘米,尾軸覆以鼠灰或深灰褐色密毛,尾側毛較長,向兩側生長;頭部兩側從耳基部經眼到鼻各有1條黑色毛斑,體背和頭頂的毛從黃褐色、赤褐色至暗褐色,體側毛色略灰,腹部毛色乳黃。分布很廣,從意大利和瑞士向東一直分布到中國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