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向來自我标榜多元化,并且在電影之中肆無忌憚地注入自己的價值觀,在全球的電影市場上進行一場文化入侵。
但是,随着資本全球化,以及好萊塢本身的産業更新。
各大影視公司都在忙着找有演技片酬低的演員,自然而然,本土的好萊塢巨星在現在的好萊塢劇組出現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反而是來自其他國度的演員,近幾年來,在好萊塢制作的電影上,頻頻露臉。
甚至,将一直以來在好萊塢本土演員的一些影視資源,搶走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演員。
如果将近二三十年以來,英國演員在好萊塢中的表演總結出來,那就是逆襲!
十年前,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來到好萊塢,但是他們面對的是低片酬、反派配角、變态惡心的角色;
但是十年後,英國演員不僅在好萊塢翻身成主角,并且搶走了好萊塢的大制作電影資源,騎在好萊塢本土演員頭上作威作福。
為什麼好萊塢的資本近年來,越來越喜歡英國演員?
我們不妨從英國演員在好萊塢的經曆開始說起。
長久以來,好萊塢信封的都是白人至上以及本土之上的原則和信條。
好萊塢帶着既有的傲慢,将電影中的反派和配角,丢給了其他國家的演員和其他膚色的演員。
英國演員就是好萊塢的反派專業戶。
自上個世紀70年代起,與環球有過合作經曆的英國老戲骨傑瑞米·艾恩斯(就是在《超人大戰蝙蝠》中蝙蝠俠的管家),率先來到了好萊塢發展。
原本在英國榮譽滿身的傑瑞米,在好萊塢之中,卻屢屢得不到資本的重視。
在《虎膽龍威3》之中出演匪徒西蒙,被主角布魯斯幹掉。
即使是作為配音演員,傑瑞米在《獅子王》中,也沒能落得個好,因為他配的音,正是《獅子王》中的大反派,密謀篡位的刀疤。
由此可見,好萊塢排外是多麼嚴重——即使你不出鏡,是配音演員,也隻配給反派配音!
更别提在英國本土被稱作紳士典範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到了好萊塢就化身食人魔漢尼撥。(後來在《雷神》中出演奧丁)
湯姆哈迪是《黑暗騎士崛起》的反派;
《星際迷航》中那位本應是印度人的智商體能雙高反角可汗,變成了英國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卷福的男人;
就連迷倒了國内萬千迷妹,被稱之為高學曆學霸的抖森,在漫威電影宇宙,也是出演了反派洛基。
在這一時期,英國演員身上的紳士味道,全部成為了反派勢力拿捏态度,和裝腔作勢的堕落象征。
英國演員在好萊塢遭到如此的待遇,自家的媒體看不下去了,直接在媒體上開炮:
“我們廉價的英國演員們漂洋過海去幹髒活,演些惡人、變态狂,甚至是美國壞蛋。”
“與此同時,他們那些貴得要死的天才演員乘着協和式飛機空降到我們這兒來,獅子大開口地搞走我們一大票英雄角色——無論在哪一邊,我們都是輸家。”
言語之中,帶着一種命運不公的委屈和憤懑。
也難免英國影視界憤懑。
由英國人開發出來的遊戲而改編而成的電影《古墓麗影》,主角是一個英國姑娘,但是到了電影中,卻成了美國人安吉麗娜朱莉。
甚至,就連由西方共同的信仰《聖經》改編成的電影,上帝總是好萊塢本土演員,而出賣耶稣的猶大就總是英國人。
但是這一切在如今的好萊塢,全部都被扭轉了。
最典型的就是代表了美國漫畫的兩個超級英雄,超人和蜘蛛俠,如今在好萊塢全部都是由英國人來出演。
亨利卡維爾出演的超人,以及湯姆赫蘭德飾演的蜘蛛俠。
在好萊塢史詩級巨制《指環王》當中,奧蘭多·布魯姆繼續出演精靈王子,伊恩·麥克萊恩繼續演繹最強大的守衛者白袍巫師甘道夫,就足以讓好萊塢對英國演員側目相看。
就連反映了美國曆史變遷的新版《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黛西是英國人凱瑞·穆裡根演的。
原本是美國的性感的火辣女神,瞬間成了英國的大家閨秀和矜持公主。
十年前,英國媒體在憤懑,輪到了美國媒體的憤慨:英國演員就像在蛋糕上揀草莓一樣挑走了美國人的角色!
即使是在電視行業,也難以抵擋英國演員的入侵。
《真愛如血》男一号是英國人史蒂芬·莫耶;
《複仇》男一号是英國人喬舒華·鮑曼;
《混亂之子》男主角是英國人查理·漢納姆;
《行屍走肉》裡那拖着喬治亞腔的第一男主角是英國人人安德魯·林肯;
從電影到電視,好萊塢本土演員已經被英國演員全線擊退了。
為什麼好萊塢資本近年來愈發喜歡英國演員?
不妨從好萊塢之前為什麼讨厭英國演員開始說起。
美國對于英國的不屑和讨厭,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是存在于曆史上的遺留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美國文化是脫胎于英國文化!
但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原本在歐洲闆塊上的紳士文化,橫渡大西洋,到達了北美的土地上之後,就成了牛仔文化,并且還不屑于英國的紳士文化。
是以,作為喉舌的好萊塢,自然是對英國演員沒有什麼好臉色看。
十年前曾經被美國人鄙視的,總是一副受過太多教育、以禮儀為面皮的同時以刻薄為己任、看不出家裡剛結了婚還是剛死了人的英式腔調,在十年後搖身一變,成為秒殺美國佬的利器!
而英國演員本身學院出身、紮實的戲劇基礎、出類拔萃的氣質,讓不少英國演員逆襲好萊塢。
并且,在好萊塢之中,英國演依舊十分廉價。
《複仇者聯盟》中,湯姆·希德勒斯頓片酬墊底。
面對這樣一群喜劇功底紮實,片酬低廉還好用的英國演員,好萊塢資本怎麼會拒絕呢?
不管是從成本控制上來說,還是從影片品質上來說,好萊塢都很難拒絕他們。
好萊塢資本: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不是我主動的!
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并且,在好萊塢資本看來,這群聽話的英國演員,真的逆襲了好萊塢嗎?
因為好萊塢的正面角色不管由誰扮演,依然是一口純正美音。而反面角色,就用你們的冷硬英腔好了。
是以,你以為好萊塢資本在第一層,沒想到它在第五層!
好萊塢啊,老千層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