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作者:梁揚

轉眼到了1962年,體制調整,溝墩改為區,幾個大隊合并為小公社,我二哥也下放到小公社,先是當民調主任,而後當副社長。

當時,傳聞要調外地人來當生産隊會計,老百姓一緻呼聲,不信任外地人,生怕外地人來掌管經濟權,有臨時觀念,會損害本地人利益,他們聯名推薦我當會計。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于是,我當了兩年多的會計,口碑還好。當會計的,都是早期高小畢業生。解放初,考上國中很難,陳坎國小的主要任課老師是何錦餘,帶領我們十幾個學生,最終考上陳洋中學的,就我一個人。

其實,現在想來,我當時上國小也并沒怎麼用功,根本趕不上現在的國小生,隻是智力上比别人好一些而已。

何錦餘老師後來當過豐唐中學的校長,與我共事。過去學制與教程都比較短,沒有六年級,也沒有初三與高三,師生成為同僚是常有的事。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我當生産隊會計,比較輕松,夏秋搞配置設定方案,其他隊的會計要算一個星期的賬,而我花天把時間就弄好了。

但是,我的心思不在會計上,還想出去混。到了1964年,開始大辦農中,縣裡需要教師。二哥将我的名字和學曆報到縣教育部門。

我一心想當一名教師,就找到在縣委宣傳部的同鄉人陳為海,他是我二嫂的三哥。他是個老實人,說隻有你自己去找教育部門,我最多隻能幫你引薦一下。

那天,他正好回家,我就用自行車将他拖到縣裡,請他一起去找教育局。他幫我引薦給教育局的汪秘書。汪秘書倒是很熱情,說正好現在辦農中,缺教師。

但是,他不表态要與不要,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我心裡撲通撲通的等他說話。

好一會,他很嚴肅的對我說,這樣吧,你先寫篇文章給我看看。

随即,他把我帶到他的宿舍,給我紙和筆,讓我圍繞如何當好農中教師寫一篇文章。

這下子我心裡有了底,這些年,我在農村感到前途無望,看到二哥經常寫新聞報道,也跟着他學習寫稿子,在《新華日報》、《鹽阜大衆報》發表了好幾篇小稿子。

我在汪秘書的宿舍裡寫了近一個小時,記得當時字迹寫得特别認真。沒想到,交卷後,汪秘書眼睛掃了一掃,頻頻點頭,随後就到辦公室裡給我開了張介紹信。

他說,看我的水準,暫時不需要到鹽城教育學院學習,可以直接任教。

我當時非常高興,連聲感謝的話都沒說,包括對幫我引薦的陳為海同志。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豐唐中學合影照片。第二排右四為作者,右五為何錦餘校長。

(第一排右一為劉慶霞老師,左三為何錦餘校長夫人,第二排右一為胡少毅老師,右二為倉定邦老師,右六為魏立言老師,左一為司務長楊毅,左路二為會計李孝恩,其他老師恕小編叫不出名字)

但是,不通過鹽城教育學院學習,就不符合資格要求,隻是一個臨時的代課教師。第二年春天,我到鹽城教育學院學習半年,回來後調到三合農中當教師。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六十年代的農村學校場景(外地的,我們大阜甯當時的辦學條件比這好多了)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六十年代的農村中學場景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七十年代的課外活動場景

後來才知道,汪秘書水準很高,書法一流,在當時阜甯教育界很有威望,可惜英年早逝。

我承認,中國曆來是個熟人社會,人脈關系是有用的,但是,那個時候,隻是親戚熟人引薦一下而已,沒有請客送禮的一套,關鍵看你的水準。如果沒有那篇作文,我還不一定能當上教師呢。

梁揚說事:畢業回鄉當會計,一篇作文改變人生路

繼續閱讀